“三字诀”,酿造前塘特色风味
2021-12-30 11:0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钟潇潇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前塘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打造优秀村集体、塑造先进典型个体、打造优质干部群体”的全域建优思路,通过“党建联盟、红色卡点、文明创建”三大特色场景,酿造出有“聚味”“红味”“美味”的乡村味道。

  “联”字为主,酿出“党建联盟”聚味

  围绕“村党委”一个中心,编辑重组“点上融通、线上融链、面上融域”红色雁阵,汇聚多动能于一体的党建联盟共同体,与18家单位签订了党建结对协议。

  联学互惠,共办活动。紧抓建党百年契机,联合临湖镇卫生院党支部开展惠民义诊系列活动23场;联合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临湖一中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交流活动6场。联行互动,共谋发展。互补资源优势,与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第一党支部、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建“500亩中农大水稻生态农场、150亩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稻蟹、稻蛭综合种养模式培育”三大项目;与中石油江苏苏州销售分公司吴江党支部推出“一号”实事项目,即对前塘村民实施中国石油油卡充值享九五折优惠。联享互助,共创文明。加强村企互动,与荻马公司党支部党建结对共办文艺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家庭185户。依托“众村抱团”模式,解决特殊人员就业203人。聚焦小区民生实事,修复小区破损设施306处,清除楼道卫生119处,整治随意晾晒、停车等不文明现象392次,疏通文明创建堵点。

  “民”字为功,酿成“红色卡点”红味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创新拓展“红色卡点”。在为民服务、社会治理、乡村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让“红色卡点”更实、更暖、更红。

  立足“问需于民”,汇聚人人参与。结合“1+1+3”村民自治模式,再创“3个1工作法”,每周一坐班、每月一次村民意见征求会、每季度一次村务监督会。收集村民意见、建议127条,处理纠纷25起;突出“实事利民”,织密五步自治。通过“搜集-征求-实施-监督-反馈”信息收集,完成“登记-调查-处理-回访-归档”闭环处理,有效解决村民诉求63起;把握“服务为民”,包容全龄关怀。聚焦“一老一小”,划分老年、儿童阅览空间,按需换购图书;增添“便民拾惠”10件生活小工具、制定便民共享通讯录,进一步做实服务内涵。助推“活动惠民”,共创融合共享。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设亲子活动16场、乐享童年活动12场、节日节庆活动8场。展现“乡风有民”,激发文明风尚。寻找身边的“乡村三美”,制定卫生考评机制。目前,各自然村选出最美家庭、最美劳动者、最美老党员共23人,卫生清洁户22户,健康卫生家庭10户。

  此外,以“支部建在卡点,资源聚在卡点,服务下沉卡点”为目标,以网格化、精准化为手段,将文明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安全攻坚等重点工作纳入卡点“一张网”,下准村庄治理“一盘棋”。

  “和”字为标,酿好“文明创建”美味

  全面打好“文明牌”,积极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从“外治”到“内修”,步步发力,绣出一幅美丽生动的文明绣。

  勠力同心去“斑”。持续做优人居环境,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1504人,清理各类垃圾2200吨,清除乱堆乱放、乱涂乱贴292处,整治村庄秩序284处,疏通沟渠80000余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926.1平,再现靓白无暇的原乡“底子”。精雕细琢强 “质”。在原有1500米“法制一条路”上,基础改造再提升,打造党史文化长廊4.3米,设置法制旗杆、文化浮雕、宣传栏52个,党史文化、党风廉政、精神文明串联成线;新建南柳路共享小游园1500平,集健身、休闲、文娱为一体;村内基础设施“微改造”、河道疏浚“微改善”、道路修复“微更新”,文化墙面“微美化”,一道道“文明建设大餐”送到了百姓家门口。文明新风铸 “魂”。由散变聚,建强活动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等功能站点相继推出;由老及少,搭建生活乐园。精准施策“四有”为老服务,提振老人精气神;通过趣味阅读、手工制作、暑托班等形式,为青少年茁壮成长保驾护航;由个到群,擦亮服务窗口。提供“党建、志愿、文体”一站式服务窗口,涵盖党员生活、扶贫帮困、科普文教等13项具体内容,实现党群服务“连心”又“零距”。

  红色、宜居、和美等元素与便民惠民交相辉映,前塘村将继续发力,筑牢“党建创新、惠民服务、文明宜居”三块根基,品出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的乡村美酒。

  (钟潇潇)

标签:党建;文明创建;党支部
责编: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