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中心小学 百年老校建筑讲述隽永校史
2021-12-13 18:4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邹群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校史文化对学校而言有着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不仅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史,承载着学校的办学传统,更是一个学校宝贵的文化与财富。

  苏州市大儒中心小学校坐落于苏州古城平江河畔,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校园内楼宇回廊,泮池古杏,一石一树,一花一草……每一处角落都彰显着深厚隽永的学校文化。校园内有一棵树龄640年的古银杏树,是苏州市区第二长寿的银杏树。它的树形挺拔高大,雄姿勃发,春夏时节,绿意盎然,浓荫密布,深秋时节,又是满树金黄,象征着百年大儒人才辈出、欣欣向荣。

  “行知园”原为“徐氏春晖义庄”,清宣统元年(1909年)旌表孝女徐淑英承其父徐佩藻遗志创建,是一个鸳鸯厅。“行知园”厅堂原为义庄的东路,厅内有《徐孝女七十年事实》等石刻。2003年,徐氏春晖义庄被列入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现为学校陶行知纪念和研究基地,同时也具有校史展示的功能。

  园内求真亭中石碑,是1926年学校20周年时校友所立纪念碑。在百年峥嵘岁月中,大儒培养出了一批批杰出人才,其中不乏闻名海内外的学者、专家。香港实业家、慈善家,香港南联教育基金主席,香港苏浙沪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周氏基金会主要成员之一的校友周忠继先生,投资建造了纵横廊。纵横廊“作之师”文化碑,仿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之意,弘扬历史上对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苏州名贤大儒的精神。2014年,1978届校友感念母校,怀念已故恩师——“全国模范班主任”魏珠老师,专门在学校树立起一块“爱的教育”书形纪念碑,铭记师生情。“儒墙”,以《论语》名句为主题,镶嵌各种字体造型“儒”字。

  昆曲艺术是学校传承了20多年的品牌特色,大儒“小昆班”颇具盛名,学校的行知艺术团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在昆曲专家顾笃璜老先生的亲切指导下,学校老师自己编写专门介绍昆曲知识的校本教材《昆缘》,在与中国昆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校园昆曲节上举行了《昆缘》的发行仪式,印制了昆曲宣传折页,全校师生人手一份。学校还建立了校园昆曲博物馆,使大儒学生更好地了解吴文化。

  百年精神振当代,校史文化远流长。在校园里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学生就能对校史和文化底蕴有更深入的了解。邹群

标签:学校;大儒;昆曲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