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声”:当初任选调生遇上人大换届
——对做好阶段性大项工作的体会
2022-01-25 10:4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梁一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这是我作为一名选调生刚刚到任,即碰到阶段性大项工作的一点体会,拿来与大家共享。

  掐指算来,自去年8月底到”苏北最美乡村“——泗洪县石集乡工作至今,已经150多个日日夜夜。我的岗位是”一兵多用”“一专多能”——担任的是石集居党委副书记,类似但不等同于大学生村官;同时,还是乡党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承担文件拟定、发文收文、政务公开、信息写作、材料起草、领导讲话、计划总结以及不少“鸡零狗碎”的工作。还记得初来乍到时,内心还曾沾沾自喜,自诩为“充实”:跑跑腿、倒倒茶、喊喊人、发发文、写写稿、送送报纸、接接电话,开始觉得比孙悟空还“三头六臂”,到后来却发现比红孩儿还“分身乏术”。

  要是日子就这么过,也还是能凑合的,反正我年轻,无论怎么累,睡了一个囫囵觉,哪怕不是“自然醒”,也可以完全恢复过来。

  “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很骨感”。咱们选调生被认为是“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新来的年轻人就是“小字辈”,就要压重担,有事你不干谁干?果然,才上班两个多礼拜,三套班子的“头头脑脑”还没有完全认清的情况下,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开始了!五年一次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非常重要,我被领导“委以重任”,给我封了个“弼马温”的临时头衔——泗洪县石集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联络员。联络员是什么官?乡里没有专设的人大办,如果有,我干的就是人大办主任,隶属于人大主席直接管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人大工作,人大工作堪称“齐天”,咱这“弼马温”也算勉强做了一把“齐天大圣”。

  如此重要的工作,说明组织的重用,领导的器重。虽然有人在耳畔唠叨:人大工作不好干,干得好了没人夸奖,干差了马上被责问,虽然有个联络员的名号,但是手里没有一点权!我想,咱又不是为了权,再说权力意味着责任,只要把事情干好,又不是当官做老爷!事非经过不知难——当初任的选调生被人大换届工作“撞了一下腰”,当懵懂选调生“官之初”遭遇阶段性大项任务,这其中的苦辣酸甜“不足为外人道也!”

  苦——9月15日接手此项工作,至1月3日乡新一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顺利闭幕,这110天的时间里,从参与准备、宣传发动与选民登记、推荐确定和介绍候选人、投票选举人大代表、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工作收尾总结一共六个工作阶段,我是全过程参与的为数不多人员之一。我对这段时间的评价:一路走来一路累,确实蛮辛苦的。由于石集乡下辖的九个村居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大家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自然他们找到我这个“弼马温”问询。那一段日子里,我的办公电话每天都在响铃中度过,我的手机都在来信提示的声音中度过,那个时候我甚至想过把手机扔到汴河,到芦苇荡藏起来“失踪”一会儿。当然,工作的累和苦不仅仅这些,还有加班加点。有一次累得病了周日上午在挂水,领导喊我下午就来加班,我诉苦说:来了4个多月时间,除了在省委党校参加初任培训、除了国庆节放假,我没有回过一趟家,周末休息的时间也不能停歇,随时准备着工作的“召唤”。持续的高压,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紧张,实在是让我感受到了苦涩之味。

  辣——初到新地,在周围人员都没认识甚至还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开展工作,而且是阶段性中心工作的主要操办人,难度可想而知!更别提下辖的九个村居的人员了。人头不熟,没法工作!由于人大代表要从各个小选区被选举出来,而小选区又是基于各个村居进行划分,所以人大换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绕不开与村居的联络沟通。我一个新人,对于石集乡的总体情况了解不清,人员构成也不清楚,并且方言差异也影响沟通。村居工作人员觉得:我们哪敢拍板?你要给我们个准确的说法。但其实我也只是一个“小学生”,一边干着、一边问着、一边学着,而且我一个“小字辈”,虽然冠着联络员的名号,但是也不过就是一个跑堂的“店小二”,对于村居的“发号施令”时不时得假借一下领导的“威”。除了应接不暇地对“下”,还有汇报请示地对“上”。每天我都要跟县人大协调,各个阶段的表格填报、请示报批、工作总结都要由我汇总,跟县人大进行对接。每当被村居各种各样问题搞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每当因表格填写有误被县里“熊”得狗血淋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工作的辛辣味。

  酸——联络员是连接村、乡、县的中枢点,我必须弄清县人大的工作要求,与乡选举委员会领导及时进行研究沟通,还要迅速召集村居进行部署和训练,这不需要盲目地干活,而是动脑筋做事。这就需要我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明确的工作思路,如果照搬照办,没有理顺思路,必然导致村居工作困难,出力不讨好,忙死也没人知道!甚至有人不明就里,在旁边说说风凉话,给你的感觉,就是三个字——酸溜溜。因此,我认真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论述,确保吃透“上情”。在此基础上,按照人大换届选举手册的要求,研究表格填报,理顺换届时间节点,厘清阶段划分,精准做好每个工作阶段总结,搞好工作台账。这期间,我编印10期宣传小报,撰写了4篇工作总结,在4家中央和省主流媒体发表新闻稿件,记录了21篇工作记录,制作了4本培训手册,填报了80余个换届相关表格或文件,撰写了4个乡代表议案和1个县代表议案,换届工作过程中拨打了300余个电话,往返县人大16次。

  甜——人大换届工作对一个新人来说,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困难,所受的苦、辣、酸,确实不少,当然最终都是甜。我在应对纷繁芜杂、应对各类群众、应对各种难题的过程中,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说实话,这样的大项任务特别锻炼人!这是在大学的校园里、在正规的教室里所学不到的“无字之书”。人大换届是全体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宣传自然不可小觑,作为“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必须积极主动突击,我发挥在大学里文史哲兼修的优势,发挥在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担负宣传工作的优势,发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实习的优势,制作了10期《石集选举动态》小报,跟踪跟进报道换届工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冯同军来乡考察时给予充分肯定,开心得询问我制作小报的细节,并将小报带回供县人大与其他乡镇参看。好事还不只这一桩!撰写的《泗洪县石集乡:“高广精”有序推进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一文被新华网、中国江苏网、交汇点新闻、江南时报网等多家平台报道推送,让我乡人大换届选举声音更响、影响更大。

  五年一次的县乡人大换届,是阶段性中心工作、大项任务。回首这100多个日日夜夜,感慨万千,收获万千。——我有过发高烧挂完水后立刻回到岗位战斗的时刻,有过灵光乍现连夜制作宣传小报的时刻,有过脸红脖粗与人争论工作的时刻,等等。当一切结束,精彩回眸之后,我发现这是我作为一名选调生的一次宝贵的经历,正是这些纷繁复杂的工作,锻炼了我协调多条线工作的能力;正是在与各个村居的沟通部署中,提升了我上下沟通、组织全局的能力;正是在绞尽脑汁制作小报、撰写总结的过程中,养成了我创新思维和总结的习惯。选调生到任之初要下到挂职的村居工作,而我在本次县乡人大换届工作的统领之下,不仅在自己挂职的村居扎了根、落了户,还对全乡的所有村居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与各个村居的书记以及工作人员建立了友谊,成了他们嘴里的“小梁”“梁主任”“梁书记”。还记得在江苏省委党校2021届选调生初任培训班上,宿迁市委组织部张卫东副部长的话——作为选调生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我想,人大换届这个“烫手山芋”我算是接下来了,而且吃起来很是香甜。

(梁一 2021届江苏省委选调生 泗洪县石集乡石集居党委副书记、石集乡人民政府党政办工作人员)

标签:工作;村居;石集乡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