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沙洲街道在建邺区水务局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下,一直坚持“治水路上,一个排污点都不能放过”的原则,切实以“摸实情、盯住抓、抓到底”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坑水预处理工作,即基坑水排入雨水管网前,增设一个预处理设备,对基坑水水质进行净化、改善,以达到排入河道的标准。
前期,沙洲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陈天楚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沙洲清润路段的一个排水口,流出大量水体至莲花河内。陈天楚一边立即上报街道河长办,一边经过巡河溯源摸查,确认是渭河社区中心项目的排放造成,这些水体经过三级沉淀池,虽然初步处理掉黄土杂质,但是,由于该工地的基坑水,氨氮含量普遍存在超标的情况,直接排到莲花河内,不符合接入污水管网的条件,将会对周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据了解,当建筑物基坑开挖的深度低于地下水位时,会引起地下水涌入基坑,同时,基坑涌水或因坑壁岩、土体发生机械潜蚀,导致突发性大量涌水而淹没基坑,此时,建筑工地会抽取基坑水,直排进入雨水管网。因基坑水中氨氮含量高达6—10毫克/升,超标达2—4倍,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入河道,其氨氮值浓度远超河水自净承载力,往往会造成水体氨氮超标,造成河道水体黑臭。
沙洲街道河长办负责人当时,立即来到渭河社区中心项目,与该项目负责人马兵进行沟通协调,负责人马兵表示,一定立即进行整改。2022年1月14日,沙洲街道河长办负责人,再次来到渭河社区中心项目的现场,可以看见三个大罐装的预处理设施,正在收集并处理基坑水,经过净化去除水中的铁离子、氨氮等,方可排入管网,经过处理的废水中氨氮含量为2毫克/升以下,符合排放要求。该项目负责人马兵表示:“绿水青山不光是嘴上的绿水青山,应该是行动上的绿水青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行动去为我们的家园做出努力。”
目前沙洲街道已对辖区内渭河社区中心项目、小米集团华东总部地块项目等5家工地企业,要求按照规定都安装了预处理设施,水质均已达标排放,下一步街道将对即将排放基坑水的单位持续跟踪,确保水质达标排放。同时,沙洲街道通过挨家挨户上门指导、约谈负责人等方式,要求各工地安装预处理设施,做到化学处理加物理处理双重保障,不仅仅只做“表面处理”,还要“真正净水”。侯玉林 徐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