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历史上赈灾济贫时的反腐打假
2022-01-18 11:1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自古民以食为天,其中“食”的内容主要是粮食,是适应人类胃口的稻麦稷粟菽之类。但人类常因自然灾害发生,诸如洪涝灾害、严重干旱及虫害人祸等原因,致使口粮短缺,生活难以为继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政府不及时出面求助,极易出现饿殍遍野现象,同时更易激化社会矛盾,出现社会动荡不安、社稷江山难固等现象。为此,国家要有足够的粮仓储备粮食,是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的;如果遇到灾荒年景,在民不聊生时,灾区的各级政府打开粮仓,赈灾济贫,是政府帮助受灾百姓度过难关的必要措施,史籍记载屡见不鲜。

  但在这种惠民济民救民的赈灾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贪污腐败、弄虚作假现象,历代统治阶级对此是深恶痛绝,并且是严加防范,严厉打击。就连那些平凡的封建君臣们,也为我们留下了反腐反贪、反对弄虚作假的千秋佳话。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虽然被丞相曹操长期“挟持”,但他只要有一线希望和一丝机会,就会认真履行作为一个皇帝的职能,其中积极开展赈灾济贫,并在施行过程中严厉打击贪腐虚假行为,就很能体现出他的政治家胸襟。

  兴平元年(194年)四月到七月,东汉王朝在政治动荡中又遭到自然灾害的不断侵扰。六月份,连续两次大地震,紧接着就是日食,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年轻的汉献帝深感灾异现象是在给他这个在国家患难之际挑起重担的皇帝以警醒,他必须首先自己采取反省措施。《后汉书•孝献帝纪》有“帝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记载,即为了获得老天爷的认可与同情,汉献帝连续五天不在正殿办公休息,不上朝、不动兵。但是,自然灾害并未因此止息,紧接着又发生了蝗虫灾害;三辅大地,旱情又十分严重,已经连续三四个月不下雨了。情急之下,汉献帝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带头举行祈雨仪式,二是大赦天下,将一些罪轻的囚徒犯人给释放了,以体现君王仁德胸怀。

  由于灾荒严重,粮价飞涨,稻谷一斛值五十万钱,豆麦一斛二十万钱,长安城周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啖”即人吃人、白骨到处堆积的凄惨情景。汉献帝下旨,派侍御史侯汶去主持一项工作,拿出皇家粮仓“太仓”的大米和豆子来赈灾济民,为饥饿的人施舍稀粥。经过一天的施舍,汉献帝本以为可以缓解老百姓饿死的现象,但第二天,汉献帝发现饿死的人数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汉献帝怀疑用于赈灾抚恤的粮食存在虚假问题,于是下令,直接在自己的御坐前进行现场操作验证。

  他命令侍中刘艾取米豆各五升,就在他的御坐前煮成稀糜粥,煮熟后,可以得到满满的三大盂。通过检验,这下真相大白了,之前由朝廷直接出面进行的赈灾施粥义行,存在严重虚假贪腐问题。汉献帝直接诏问尚书省:“米豆五升,得糜三盂,而人委顿,何也?”“委顿”是指人给饿得东倒西歪站不起来。于是,汉献帝又派侍中刘艾去追查责问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有关部门。

  这一下惊动了朝野,尚书令以下的官员“皆诣省阁谢,奏收侯汶考实”。朝廷官员都跑到负责纪律检查监督的刑部办公机构来谢罪,同时要求朝廷把具体负责这项任务的侍御史侯汶给逮捕考问,让他彻底交待贪腐罪行。

  仁慈的汉献帝见问题已经查证清楚,重在惩前毖后,教育朝廷及各级官员要尽心履职,不忘百姓,于是又下诏:“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意思是说不忍心将贪官侯汶送到司法部门去法办,可打他五十大棍,以示惩戒。

  汉献帝虽然不杀贪官侯汶,但取得了明显的震慑效果,从此以后,贪官不敢贪了,老百姓“多得全济”,大部分饥饿难民因得到了及时施粥而得以活命。汉献帝开仓赈灾济民的政策得到了切实有效落实,百姓有口皆碑,正直官员也拍手称快。

  尽管汉献帝想有一番作为,先后在位达31年(190—220年)之久,但他仍无力回天,始终只是曹操手中向全国发号司令的一张王牌,刘汉王朝的江山最后还是断送在了他的手里。

  由于曹操曾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汉献帝,所以在曹操去世后,曹丕紧接着就于公元220年代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汉王朝宣布结束。曹丕对自己的妹婿、前朝皇帝的处理上,还是人性化的,他并没有将前朝皇帝斩尽杀绝,而是采取了供养方法。

  据《后汉书•汉献帝纪》记载,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冬十月,曹丕称天子,“奉帝(注:汉献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一直到了魏明帝曹叡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山阳公”刘协薨。刘协从逊皇位至薨,前后达14年,享年54岁,谥孝献帝。同年八月壬申,魏明帝将其“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汉献帝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在舅大爷、魏文帝曹丕后面,寿命比曹丕还要长,曹丕只活了39岁。由此看来,“仁者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再举一位封建王朝基层官吏开展赈灾济贫的例子,这个代表人物就是清代的叶士宽。

  据《清史稿》卷三百三十六《叶士宽列传》记载,叶士宽是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270年)举人,授山西定襄知县。叶士宽为政注重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涤除苛捐杂税,深得百姓爱戴。到了乾隆初年,他由浙江绍兴知府调任金华知府。当时金华境内的东阳地区闹饥荒,需要政府出面赈灾发粮,但涉及到需要救济的灾民达数以万计,工作量大,不易操作,如果工作不到位,方法措施不当,很容易使政府的温暖送不到真正需要救济的老百姓手中。叶士宽对手下人说:“如果按照人口花名册来施赈,是赈册,非赈人也。”即不能按户口登记簿上的花名册来机械简单操作,要根据情况轻重缓急来做好赈灾粮食的发放。于是他下令,让饥饿的百姓前往规定地点按实登记,“注名于册”,最后再按实际情况来赈灾放粮,达到精准扶贫效果。

  在开展这项惠民救民工作中,为防止弄虚作假、假冒认领,叶士宽通过现场办公,曾当众拒绝制止了一男一女两个人企图登记冒领,保证了赈灾工作的科学开展。

  被叶士宽拒绝救助的是两个什么人?叶士宽凭什么不给他们发放政府救济粮?

  原来这位妇人曾经到官府诉讼告状过,当时穿的衣服是十分华丽,给叶十宽留下深刻印象;现在听说可以领政府救济粮了,这位妇人就“易敝衣乞赈”,在家套上破衣烂裳,打扮成穷苦人模样,混在人群中前来登记领粮。谁知被叶士宽当场识破,下令让这位妇女脱去外面的破旧衣裳,结果是“内华服如故”,里边华丽的衣服一下子露了出来。被知府大人当众戳穿,这位妇女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另外一位男子是如何被叶士宽当场识破、不得冒领救济粮的?

  大凡饥民,都有饥饿脸色,人称“菜色”,叶士宽发现,在排队等候发赈灾救济粮的人群中,有一位男子是“容甚泽”,长得一副脸色滋润、生活富裕的样子,不像是一个没有粮食吃饿肚皮的穷人。为了检验其真伪,叶士宽悄悄让手下人找来一种专门治疗痈疽的中草药水剂,令那位男士当场“饮痈荚汁”,结果这个人喝下中草药剂,立马“呕出酒肉”,把刚吃下不久的酒肉全都呕吐了出来。这一下真相大白,这位有酒有肉吃的人,怎么可以领政府赈灾救济粮呢?只见那位男子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捂着脸走人,本想混水摸鱼、揩政府油的计谋未能得逞。

  在场的官员、百姓都十分惊叹佩服叶士宽的办事能力与观察能力,正是通过对这一男一女冒假行为的当场揭露,收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冒赈者潜散去”,那些本想前来冒领政府赈灾救济粮的人们都悄悄地、识趣地主动离开了,有的本想来冒假领取的,听说后都停下了脚步,不敢来了。

  正是在叶士宽知府的带领下,大家圆满完成了政府赈灾救济任务,让确实需要救济的百姓得到了及时帮助,感受到了政府温暖,同时又为国家用节约了开支,切实达到了要把为老百姓办好事一定要办好办实的目的。

  叶士宽在金华任知府三年期间,“多善政”,老百姓为感激他的恩德,主动为他“立生祠”以表崇敬爱戴之意。

  叶士宽后来到杭州、忂州、宁波、萧山、诸暨等地任“台道”之职,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和粮食生产,组织百姓筑坝蓄水溉田,对私自开挖堤坝泄水行为严厉禁止,曾著有《浙东水利书》。乾隆八年(1743年),在任“宁绍台道”时,绍兴遭遇水灾,致使萧山、诸暨粮食歉收,饥民联合起来到县衙“求食”。面对饥饿欲死的“求食”灾民,叶士宽忧心如焚,担心饥民时刻有生命危险,为了及时赈灾救民,他甚至与耍官腔的“巡抚”大人据理力争起来,因为他实在不忍心看到那种因为政府官吏不作为而造成灾民“悉填沟壑”的悲剧发生。叶士宽为民请命,在与巡抚大人据理力争过程中,说到动情处,“继以泣请”。他的精诚爱民之心被上级部门知道后,同意了他尽快向灾民发放赈灾粮食的请求。不过这一次赈灾济贫,没有发现有冒领政府救济粮现象。

  可能是疲于封建官场的尔虞我诈吧,叶士宽在父亲去世后,按照当时的礼仪规定,回家为父亲守孝三年,他也就此告别官场,过起了隐居乡野的平民生活。

标签:赈灾;救济粮;百姓
责编:张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