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见习记者 张雅倩)6月24日上午,南京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厅举行。市政务办副主任、党组成员赵小兵向媒体记者重点介绍了全市拓展政务服务多渠道办理、实现“15分钟政务服务圈”可达可办、好办快办等相关情况。
“15分钟政务服务圈”,即一个群众15分钟内可达的政务工作圈,使群众可以就近、就地、就便地享受政务服务。经过多年推进,目前,南京市、区、街、社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已全部建成,共有市级政务服务中心1个、分中心4个,区(园区)政务服务中心14个、分中心39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102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205个,实现了线下有大厅、线上一张网,为全市建设“15分钟政务服务圈”打下扎实基础。
今年开始,南京市政务办将进一步深化优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推动更多企业事项在区级办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在镇街、村社办理。理清镇街、村社两级服务事项清单,让企业群众清楚知道在家门口能办什么。在江苏政务服务网、江苏政务服务App、“我的南京”等开设“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专区,方便群众查询和办理。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要求,精简优化流程,统一全市办事标准。整合各类资源,开辟更多服务渠道,首批探索与银行合作,让银行网点化身百姓身边的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增设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和政务服务自助机,线下随时有点可办。优化帮代办、推广上门办,加快政务服务适老化改造。
到目前,经过市、区(园区)、镇街、村社四级联动、齐心协力,全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明确了企业群众在镇街层面能办理的第一批事项。主要涉及公安、人社、民政、卫健、残联、房产、城管、司法等14个部门的130多个事项。目前正组织推进办事指南和办理流程标准化、办事情形精细化,近期将正式发布全市统一的镇街层级服务事项清单。
政银合作已试点上线第一批事项。在南京建行122家网点STM机上,上线29个查询打印类政务服务事项。其中3家网点试运行58个政务服务事项和应用的办理,办理项目更多更丰富,7月初将延伸到53家网点办理,三个月后将覆盖南京建行全部网点。政务服务自助办理点布局成网。全市已有142个24小时自助办理点对外服务,590台各类自助设备投入使用。研发跨部门的政务服务综合自助终端,已集成10个部门95个事项的自助办理和查询,满足企业群众不同办事需求。
南京各区(园区)也围绕“15分钟政务服务圈”积极开展试点探索。江北新区试点将街道174项事项办理权限100%赋予社区,实现“街社同权”。雨花台、江宁等区深化“政银合作”服务模式,在银行开设专区,为新办企业提供从设立登记到社保、公积金开户全程一站式服务。各区针对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人士积极推广上门办、优居办等服务,对于企业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事情,还主动提供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流动办服务,在办实事中传递政务服务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