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
□ 吴月华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和重五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悬挂菖蒲、艾叶,还有女儿回娘家等习俗。它也是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邪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赛龙舟等活动就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在全国广泛流传的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这种说法,老百姓最为认可;也有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还有说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还有另种说法,则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以上各说,各本其源。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联系在一起。端午节的意义在于爱国之心、孝义理念等价值观,粽子、龙舟、艾叶这些符号载体演绎情感,传承的是中华民族文化。
记得小时候,大校厂附近的外秦淮河的河滩边,大片新生的芦苇叶宽大而肥厚,每到端午节快要来临,我就提着小竹篮跟着母亲到河滩边采摘新鲜的芦苇叶和蓑衣草,回家后用清水洗净煮沸,再用凉水浸泡晾干,便于包粽子时用。
端午节的前几天,奶奶和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点雄黄酒用来杀虫,防止虫子孳生,夏天就可以避免蚊虫叮咬。我按照父亲的要求,每个步骤记录在笔记本上,跟在奶奶和母亲后面学着做。端午节当天,每家都会在门上插上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等“五端”,以此庆祝端午节。
说起包粽子,那可是我的拿手活,上小学时就从奶奶那得到了真传。每年端午节的前几天,放学后的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被大妈、阿姨轮流邀请到家里包粽子。
粽子的品种有豆沙、枣泥、咸肉、板栗,还有花生等。首先要将枣子、板栗、咸肉或咸鸭蛋黄等备好做馅,把糯米洗净滤酥,再把芦苇叶折叠,围拢成棱角来,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然后把馅放进米里揉匀,包成三角或小足、一把抓型的粽子,再用蓑衣草捆扎。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每个角是否匀称、有型。
“糯米白花花,粽叶儿手中拿,小姐妹包粽子嘛,唱起那个歌呀乐呀乐哈哈……”包粽子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饱含了深刻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吃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更是觉得香甜无比。
端午时节,天气湿热,“五毒”尽出,蚊虫孳生,端午佩香囊便成了传统习俗,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有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一针一线间,也倾注了对家人端午节安康的真挚祝福。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更代表着“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它流露的是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赞颂。它含蓄蕴藉,内敛而不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弘扬端午文化,正是为了纪念爱国先贤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信,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们不但要了解端午的传统文化习俗,更要懂得我们纪念屈原的意义所在,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爱党、爱国、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继承并保持民族性,弘扬促使其现代化,这样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才能更加充满激情与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
我们喜欢端午节,因为它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情、亲情。端午粽子飘香,龙舟正舞,耳边鼓声阵阵,引我情愫生发。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平安;斟一杯雄黄酒,祝你安康;送一盘粽子,戴上一个香囊,幸福生活万年长;再来一个赛龙舟,今年又是五谷丰登,用我们的青春热情,点燃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