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老张,这一段线路附近有1所小学、1所中学,今天是周五了,明后天你要多巡查,多宣传。”3月4日下午,在连云港站东侧的青盐铁路旁,徐州铁路公安处连云港站派出所民警王丙银仔细提醒着巡护人员。
今年4月份就要退休的王丙银是连云港站派出所的一名线路民警,担负着18公里线路的安保任务。2008年,他从派出所消防、内保等岗位转到线路民警岗位,14年来,始终全身心扑在工作岗位上,足迹遍布线路两侧的社区、街道和村庄,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
(退休前的不舍)
据连云港站派出所政委邹永安介绍,在铁路沿线的村庄、街道,老王有不少朋友和“关系”,也为他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
王丙银笑着说:“铁路一条线,连接城乡一大片。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得发动群众。”十几年来,老王工作中深谙这个道理,在铁路沿线的走访调查、安全宣传中,通过帮助村民群众解决问题、难题,交朋友,拉关系,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先后有2所铁路沿线的小学聘他担任法制辅导员,有11名“朋友”利用开小卖部、小修理部、加工厂的便利,主动要求设立爱路护路宣传点,担当起义务宣传员的角色,在墙上张贴上老王发的宣传资料,挂起宣传的挂图,让一名名购物、加工东西、走过路过的群众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教育。老王说,去年他还接到3名“朋友”打来的电话,根据提供的线索,及时开展宣传等工作,消除了到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取土等3起可能危及线路安全的苗头、隐患。
(王丙银在排查线路隐患中)
2016年以来,随着青盐高铁、连镇铁路、徐连高铁相继建设、开通运行,由于他负责的线路位于连云港站区两侧,涉及单位多、人员多、口子多,治安管理难度大,工作强度大,都给王丙银提出了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邹永安说,王丙银的家就在距离线路不到500米的地方,但他就像一个铆钉一样扎在岗位上,联系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开展安全宣传,排查治安隐患,常常是一身汗,一身泥,一天下来,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老王负责的线路上杜绝了治安案件和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问题。
王丙银工作细心细致,他喜欢把发现的问题、开展的工作等内容,一项一项地记录在小本子上。他说,工作多,事情杂,记在小本子上,能常常提醒自己,也算是一本档案台账。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14年来,像这样的小本子,他一共记录了29本。
(一摞工作记录本)
在办公室,老王拉开办公桌最底下的抽屉,拿出一个个小本子。这些本子,有的已经泛黄,有的已经破损,但每一本子上都浓缩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记录着他的责任和担当。“有的跟我了十几年,有感情了,舍不得扔!”老王轻轻地翻看手里的本子,就像年轻时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些本子上,有些地方还有一个个三角形、圆圈、对号等符号。老王说,这些符号主要用于一些标记、强调用,比如每天排查的隐患,他都会及时向铁路单位反馈,有的能当天立即整改,有的需要跟踪督导,他就一个个标注下来,这些隐患的整治也十分清晰,便于一个一个的销号整改。这些符号,对老王来说,就像是一个个守护线路安全平安稳定的密码。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邹永安高兴地说,踏实、勤奋工作的老王是全所民警学习的榜样。正因为如此,派出所考虑到他马上该退休了,去年就安排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民警尹德璐当老王的徒弟,也希望老王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助推青年民警的成长成才。
在拜师收徒的第一天,老王就跟尹德璐讲,线路就是铁路安全的“命”,一定要守好守牢守安全。他也毫不吝啬,带着尹德璐巡查线路,排查隐患,走访群众,毫不保留地传授着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尹德璐更是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认真向老王学习线路治安管理的经验,学习密切警民联系的方法,更学习他工作的精神和作风。
而尹德璐在师傅的基础上,也积极探索、创新治安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利用自己的特长和现代的科技,为线路治安稳定助力。不仅有自己记录工作的小本子,还不断开辟互联网的资源,建起了基础工作群、安全宣传群、群防群治群等,在摸排、宣传、防范等工作中,更快,更好,更高效。
“传统的好方法、好形式,我们青年民警要积极学习、继承,还要不断创新,展现出青年民警的力量和朝气。”尹德璐笑着说,“线路治安防范需要不断注入有效的小点子,小创造,为安全增添更多、更重的砝码。”不仅如此,尹德璐还教老王玩起了微信,和各个村庄、街道的朋友加了“好友”,建立了便捷的网络联系。
“铁路都修好了,开通了,我也该退休了!”老王说,“年轻的民警想法、办法更多,交给他们,很放心。”话里,有不舍,有希望,更有对铁路安全浓浓的深情。
夕阳下,老王和尹德璐又在排查线路治安隐患,老王的步伐有些沉重,尹德璐显得有些轻松,脚步不停向前,影子越来越长,慢慢消失在灰黄渐暗的光线里。
(师徒二人排查线路隐患)
(梁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