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我虽然退休了,但我党员的身份不会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变,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不该做的事情一定不能做。”陈元根2012年退休后加入戚墅堰街道退休党支部,作为一名老干部、老党员,他身退心未退,继续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身于社会治理工作中,兢兢业业、发光发热,银发生辉彰显榜样担当。
勤学不辍,精进不止做榜样。谈到学习,陈元根深有感触:“现在社会发展得太快了,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变化。”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他始终怀着“归零”心态不断加强学习,围绕党报党刊中关于新时代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解读等内容,不仅自己学习研读,还会将学习心得与支部党员分享探讨,向社区群众积极宣传。除了学习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内容,他还会时时向相关负责工作的同事虚心请教,做到常学常思、常学常新。在加入街道退休支部后,他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听党课、记笔记;学党章交流会、七一座谈会上,总能听到他的踊跃发言;深入社区调研、了解民情民意,总能见到他忙忙碌碌的身影。对此,他颇感自豪:“作为老党员,要作出好的榜样,发挥带头作用。”
初心不忘,夕阳正红去强作为。陈元根在信访领域耕耘多年,一直致力于为老百姓生产生活排忧解难,以自身的政治、经验、资历优势,在维护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己任,坚持从社会安定、社会和谐的大格局出发,及时化解矛盾、力争就地解决,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退休后,他依然致力于调解居民矛盾,由于有着丰富的信访调解经验,大多数矛盾诉求都能在他的调解下得到圆满解决。为妥善处理好一批人员的退休待遇问题,他积极联系咨询,前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退休职工张某感慨:“真的是很不容易,很感谢陈主任为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但陈元根同志觉得这些并没有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有政策支持,一个是有群众理解。”尽管自身条件也不算富裕,但对于一些年老、残疾等生活困难人士,陈元根同志也会解囊相助,“虽然日子过得也不算宽裕,但还是想帮他们一把。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想做更多。”
志愿服务,桑榆常青献余热。作为退休支部委员,他经常鼓励动员其他老党员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退休党支部的凝聚力,也加深了老党员同机关、社会党员群众的沟通交流。他带头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爱绿护绿、小区巡逻、义务劳动、红色宣讲……在他看来,参加这些志愿活动不仅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也能使老党员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从而向社会展现老党员的良好形象,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感染和影响他人。新冠疫情期间,他时刻关注疫情发展,主动投身到防疫一线,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卡口站岗、入户排查、后勤保障……他从不叫苦喊累。并且还发动周围人参与捐款捐物,他说:“我能做的不多,但只要能帮上哪怕一点忙,我所做的事也就有了意义,这是我实实在在的心里话。”
春催大地绿,旗映夕阳红。陈元根退而不休、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地为民服务,无私奉献余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怀抱初心书写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华丽篇章。正如他所说:“我们国家踏上了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我将永葆党员本色,尽己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献上绵薄之力,做一名永恒的奔跑者,永不言弃,永不掉队。” (邱国忠 陈元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