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南京是太平天国的迁都之城
2022-03-19 21:1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19世纪中叶,华夏大地上曾爆发了席卷清王朝版图十几个省、长达十多年的农民起义造反事件,习惯称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清史稿》通过人物列传,直接间接记载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内容。

  由于《清史稿》是反映大清王朝的官方正史,所以在书中很难找到对“太平天国”的褒奖之词,满眼出现的是“粤匪”“太平贼”“贼”等之类。与此同时,还有山东义和拳的“拳匪”、上海刘丽川小刀会的“会匪”、捻军的“捻匪”等。大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落,以汉民族为多数的平民因遭受剥削压迫而不得不起义造反的现象如星火一般呈现,所以在统治阶级的眼中都是“匪患”。

  由于今天的南京在清王朝统治时期并不称之为南京,而是叫“江宁”,所以在《清史稿》记载太平天国时,除了用“江宁”,还用“金陵”来表达;至于洪秀全把当时的江宁改为“天京”,史书上一律称之为“伪京”。

  (天王府旧址)

  综合《清史稿》中有关曾国藩、曾国荃、洪秀全、向荣、和春、张国樑、左宗棠、祥厚等人列传内容,笔者对那段历史的认识,较之早年接受的课本知识又有新的感悟。本篇主要阐述太平天国都城认定问题。

  还是在道光皇帝时代,洪秀全与冯云山一道,拜一个倡导“上帝会”的朱九畴为师,师傅过世后,洪秀全成为教主。在官方追捕下,洪秀全逃到了香港,又拜“耶苏教”(即“耶稣教”),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洗礼。回到广西后,广招信徒,并藉此与官府对立。

  洪秀全虽是广东人,但他有个妹妹嫁到了广西桂平,妹夫就是后来太平天国的得力干将萧朝贵。杨秀清、韦昌辉都是桂平县的,石达开是广西贵县的,他们就在洪秀全妹夫家相识,因共同的宗教信仰而深相结纳,洪秀全俨然是教主。

  刚开始时,他们针对粤西、湖南等地土匪众多、四出俘劫情况,创立“保良攻匪会”,练兵筹饷,并进行宗教传播,归附者益众。对于这种民间秘密结社现象,官方是不允许的,桂平县知县“诱而执之”,将洪秀全予以诱捕,结果从洪秀全的住处,搜获到入教人员的花名册有17本之多。事情传到广西巡抚郑祖琛那里,也吓傻眼了,不知道如何处理,因为涉及到的人太多,处理不好会闹翻天的,于是他把洪秀全给放了。谁知洪秀全出狱时,杨秀清竟率成千上万的信徒到监狱来迎接洪秀全出狱。

  出狱后的洪秀全影响力更大,很快又有亡命之徒近万人来追随他;出狱后的洪秀全也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决心要干一番与官府决裂的事业。

  冯云山与洪秀全师出同门,因读书多而智计多,就开始部署队伍,研究攻守方略,准备向官府造反。这一年是丁未年(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应“红羊”之谶纬。古人认为,丙午年、丁未年是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于是,“遂乘势倡乱于广西金田”,洪秀全他们开始在金田起义造反了。 

  事情愈闹愈大,道光皇帝知道后,罢免了广西巡抚郑祖琛的官职,因为是他释放了洪秀全,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于此同时,道光皇帝又起用前云贵总督、虎门烧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督师,把金田起义造反的匪贼给迅速镇压下去。可惜林则徐“薨于途”,在前往广西的途中病逝了。

  紧接着,朝廷又以两广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赴广西巢匪,但“寇势日炽”,局面已经开始失控。道光皇帝又任命前漕运总督周天爵署广西巡抚,加大剿匪力度,同时又命提督向荣专门负责剿灭金田匪贼事务。但已为时太晚,错过了在萌芽状态进行扼杀的最佳时机。

  就在这关键时间段,道光皇帝又于1850年2月去世了,新皇帝咸丰继位。就在这新老皇帝更替之际,洪秀全经过一番筹备,于咸丰元年(1851年)3月在广西武宣东乡“僭号伪天王”。洪秀全自称天王,又纵火焚墟,把原先的聚集地点屋宇全部焚毁,要来个破釜沉舟,把信徒们全部赶出去造反,掳掠财富。他们首先对广西的桂平、武宣、平南等县发起攻击,最后进入广西中部的象州县。

  朝廷命令广州副都统乌兰泰前往象州进行讨伐,三战皆捷。乌兰泰在向咸丰皇帝的上疏中指出:“粤西寇众皆乌合,惟东乡僭号设官、易服蓄发有大志,凶悍过群盗,实腹心大患。”这支凶悍的“东乡”人马就是洪秀全的队伍。

  (位于紫金山的天堡城遗址)

  到了咸丰元年(1851年)的闰八月,洪秀全的队伍开始兵分两路,向藤县方向进发,很快占领了广西的永安州(今广西梧州市蒙山县)。

  就在永安州,洪秀全正式打出“太平天国”旗号,宣告要建立自己的天国。洪秀全自称天王,妻子赖氏立为王后,建元“天德”。同时任命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洪大全为天德王;秦日纲、罗亚旺、范连德、胡以晃等48人任丞相、军师等职。并明确军事上由杨秀清指挥。

  当时政府军有明显优势,洪秀全这帮乌合之众也知道敌不过政府军,有人想散伙算了,但洪秀全还是听了杨秀清的献言建策,索性做强做大,将身边的人通过封官封王的手段予以“羁縻”,使他们感觉跟着洪秀全干可以升官发财。就这样,这支快要“势烬”的队伍又“复炽”了起来,并一发不可收拾。

  以上不难看出,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间应该从道光二十七年即1847年“金田”起义算起,金田是他们“倡乱”的始发地;1851年3月的“东乡”是洪秀全称“天王”的地方,并且行使了任命官员的权利;1851年闰八月的秋天,经过半年多与官兵的交战,到了“永安州”后,“天王”洪秀全宣告正式建立“太平天国”,并且有了国家建制。

  自古有国就有都,洪秀全在永安州宣告建立“太平天国”,从理论上讲,永安州已经具有了都城性质。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采取错位法来研究太平天国这一段历史,一方面强调1847年“金田起义”的重要性,一方面又在不知不觉中以1851年建国的时间节点来淡化甚至取代起义造反的时间节点。“太平天国”是农民运动、农民战争,还是农民革命,其时间起始点都应该放在1847年的金田。

  洪秀全的天国事业不可能局限于广西永安一带,更何况时刻面临着政府军的清剿堵击。正是在与官军的不断交战中,“太平军”在不断变换着与政府军周旋的路线,一路攻城夺地,不断获取大量战利品和民间财富。到了咸丰二年(1852年)十月进入湖南境内后,洪秀全获得两个意外收获,更是士气大振。

  一个是在攻打长沙过程中,在长沙城的南门外获得一方“玉玺”,洪秀全对外宣称是“天赐”的,从而赢得众人对他高呼“万岁”,使洪秀全的“天王”威信更加骤增。至于这方“伪玉玺”是否之前派人先做了手脚、如同陈胜吴广起义时“鱼腹藏书”一般,人们不得而知,史书上也是留下一笔糊涂账。

  二是太平军在渡过洞庭湖进入岳州后,在岳州城中意外获得当年吴三桂军队储藏在这里的军用器械,从而使太平军的武装力量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加强,也更加坚定了洪秀全建立“天国”的信念。

  进入长江通道后,太平军如鱼得水,不到十天左右,就夺得五千多艘船只,“妇孺货财尽驱之满载”,船上除了装满财物,还绑架许多老百姓一道前行,以壮大声势。

  只见洪秀全驾着龙舟,船上高树杏黄旗,两侧排列巨炮,顺水而东;夜晚,则在船上张挂36只灯,耀武扬威,风光无限;其他船只也一律照做。一时间,浩瀚的长江水面上是“数十里火光不绝如昼”。

  (1864年法国画刊刊载的洪秀全与天王府图)

  洪秀全的大军乘船一路东下,先后攻陷汉阳、武昌、九江等。“自贼踞汉阳、汉口,纵横蹂躏,庐舍荡然”。到了咸丰三年(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占领了江苏的江宁,“遂建伪都”于此。大清王朝国土的东南地区,从此动荡不宁。

  从太平天国事发过程看,当时的江宁即今日之南京虽然是洪秀全“太平天国”建都之地,并长达十来年,但南京仍然带有“迁都”性质,因为太平天国宣布建国的地点是在广西的“永安州”。

  永安州是太平天国的第一个都城,在那里,太平天国已经具备了一个国家政权的雏形,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军事、政治、文化制度,诸如:一,修改历法,制订天历;二,令人民蓄发,反对满清政府强制命令汉族、蒙古族及其他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人民一律改剃满洲发型的剃发令;三,建立圣库制度,将掳略到的财产统一管理分配;四,确定了以天王为核心的官制,礼仪等级划分明显;五,论功行赏,分封六军主将为王,同时置有丞相、军师等职位。

  一个“太平天国”的国家政权雏形在永安州已经形成,“定居”南京后,这个国家政权只是在继续做着不断完善工作。因此我认为:清政府时期的江宁即今日之南京,只是太平天国政权的迁都城市而已,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始建都城在广西的永安州。

标签:洪秀全;太平天国;王府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