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杂谈诗词阅读(九)
2021-05-26 17:1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钟振振  
1
听新闻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个案六)

  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免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此词奇妙之极!王国维《人间词话》对其起处尤加青睐,论曰:“‘可怜今夜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想像,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评语也很新颖,向来为学人所津津乐道,以至后出的各种选本及鉴赏集,凡选此词,几乎无不引述其语或沿用其说,谁也没有去仔细推敲一下它是否能够成立。

  实际上,王氏此说是不很贴切的。“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三句,与下文“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三句,必须连读,不能像王氏那样断取。因为它们从语意结构上来看是一组选择疑问,承上“月向何处去”的问题,进一步揣测道:是另有一个人间世界,那边的人们刚刚看到月亮的光影出现在东方呢?还是天外空荡荡无际无涯,只有一股大风在吹送着中秋的明月?弄清这两韵之间的对照关系,我们便很容易看出,所谓“别有人间”,并不是说地球的另一面,而是说地球之外,亦即“天外”。由于下文点明了“天外”二字,上文也就不必重出了。这叫作“探后省略”。诗词中常有各种句子成分的省略,究其原因,除了句度的掣肘,最主要的一点便是篇幅有限。省去可有可无的成分,方能腾出空间来写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省略掉了的成分,是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凭借语感和思维逻辑自行补足的。若不能补足,便会产生误解。王氏此说,即是一例。

  言归正传,如果大家同意笔者的看法,把“别有”三句补足为“是天外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新的结论:与其说词人无意中悟得了月亮绕着地球转的道理,倒不如说他大胆地想到了宇宙间是否还有外星人类存在的问题!

  以上六例中,个案一、个案二的读解,主要是依靠“学人之拙”;个案三、个案四、个案六的读解,主要是依靠“诗人之慧”;至于个案五的读解,则有赖于两者的结合。笔者不敢说自己这两方面的素养都很高,也不敢说自己对这几篇作品的读解一定都对。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的读解有幸得到大家的认可,被判定为正确的话,那完全是得益于经过长期的努力,在这两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素养;如果我的读解不能成立,得不到大家的赞同,那也是因为下的功夫还不够,这两方面的素养还很欠缺。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它都或从正面,或从反面印证了笔者的论点。

  本文所涉及的一些学者,都是我素所钦佩的专家,学术成就卓著,有目共睹。所提到的一些著述,也都是质量很高的制作。其所以没有“为尊者讳”,偏偏选择他们来作商兑的对象,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智者千虑,或难免有一失;我辈愚者,“失”的概率必然要大得多,欲求在读解古诗词时少犯错误,非万虑不可!

  本文所用以作为讨论之资的那些古典诗词,大多是人们所熟悉的名家名作。其所以如此,是想提请学术界的同行们特别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名家名作是古典文学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相对来说,投入的劳动较多,研究工作开展得也比较充分。如果它们之中尚有一些未能得到准确的读解,那么,劳动投入较少、研究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充分的一般作品,未读解的数量岂不是更大?第二,名家名作是古代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财富,最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所喜闻乐见。如果对它们的读解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么,岂不是说明我们古典文学普及工作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总之,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读解,成绩很大,问题和困难也很大。任重而道远,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加强训练,提高素养,重视这项工作,投入这项工作,做好这项工作!

标签:个案;误解;诗词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