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说说我国历史上的“外戚”干政现象(下)
2020-08-13 09:4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当时的汉平帝年仅9岁,体弱多病,是个典型的“儿皇帝”,朝中一切,均由王政君及其王家人控制。

此时的朝廷中,王氏内部在权力之间也发生着变化。王政君虽然高高在上,被她重新起用的王莽可谓东山再起。王莽正在阴谋逐渐架空王政君,实现他的政治野心。

王莽通过对王政君的蒙蔽与奉承,将实权一步一步攥到手中。他自称“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爵贵号尊官重,一身蒙大宠者五”。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政君只得赐王莽“九锡”。此时的王莽已经位极人臣,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元始五年十二月,年幼的汉平帝死去。皇室成员中,汉元帝一宗已经绝嗣,汉宣帝曾孙辈中为侯王者数十人,但均已年长。王莽为了控制新君,遂从汉宣帝玄孙辈中选了位年龄最小、年仅2岁的广戚侯子刘婴来继位。他欺骗王政君说,经过占卜,立刘婴最吉祥。王政君当然同意。王莽同时让其他公卿奏请:立刘婴为孺子,请王莽“践祚居摄,如周公傅成王故事”。王政君“力不能禁”,只好答应。王莽当上了不是皇帝的皇帝。

经过精心策划,王莽让人给王政君送去一份奏章,说在武功县(今属陕西)境内发现一块异石,上有丹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安汉公”就是王莽。直到此时,王政君才猛然间若有所悟:素来谦恭的王莽,难道有篡汉之心?年前,王莽拒而不受在新野(今属河南)增加的封邑,难道是想富有四海,拥有天下?想到此,王政君不由心头一惊。

她对来人说:“丹书符命,实诬罔天下,不可相信。”王莽的党羽、太保王舜对她解释道:“事已至此,也没法阻止了。再说王莽并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想通过摄政提高他的身份以威服天下罢了!”王政君无可奈何,勉强下诏,答应王莽称摄皇帝,南面朝群臣,听政事,冕服礼仪“皆如天子之制”,并改元称“居摄元年”,即公元6年。自此,王莽以“假皇帝”身份“摄知”国政。

很快,王莽对自己的“假皇帝”名分不满足了,他摘下谦恭的面具,直截了当地向王政君提出:在号令天下和天下奏事时,将“摄皇帝”的“摄”字去掉,仅在王政君和孝平皇后面前称假皇帝。王莽“遂以符命自立为真皇帝,先奉诸符瑞以白太后,太后大惊”,不得不答应。

几天后,王莽索性头戴皇冠,拜过王政君,便在未央宫前殿即真皇帝位,定国号“新”,纪元称“始建国”。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新莽代汉”,时间是在公元9年。

王政君后悔自己轻信王莽,养虎贻患,更恨王莽有负汉室。正当她愤懑郁结、长吁短叹之际,宫人来报,太保王舜求见。王政君已猜到他的来意。原来,王莽即位后,曾几次向王政君索取“汉传国玺”,但王政君拒绝交出。传国玉玺乃是当年汉高祖刘邦从秦朝末代君王子婴手中得来,当年“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由皇帝“御服其玺”,亲自保管,世代传受,称为汉代传国玉玺。王舜此番入宫,正是受王莽指使来求取传国玉玺的。

王政君见到王舜就破口大骂:你们父子宗族承蒙汉家浩荡皇恩,世代享受富贵荣华,不仅不知恩图报,反趁托孤寄重之机,谋夺汉家江山社稷,丝毫不念及恩义二字。人到了这个份儿上,“猪狗不食其余”,连猪狗都会觉得恶贱。天下哪有像你们兄弟这样的呀!王莽自以为上承天命,做了“新皇帝”,既然已经改变了汉家正朔服制,那么就应该自己另制国玺,传之万世,何必再三苦苦索取我汉家的亡国之玺?难道不怕它是不祥之物吗?现在汉室已破,我是汉家老寡妇,早晚将死,“欲与此玺俱葬”,你们休想再打它的主意!

王政君“因涕泣而言”,禁不住老泪纵横,痛哭失声。在一旁的“长御”以下皆垂涕哭泣。

王舜也显得悲伤不已的样子,良久,还是仰对太后王政君说:“事到如今,臣等也无话好说。王莽对传国玉玺是志在必得。太后想想看,您能最终坚持到底不给他吗?”

王政君听出王舜话中的关切之意,又害怕王莽真的会来胁迫她,她深知刘汉江山大势已去,便拿出传国玉玺掷到地上,咬着牙对王舜说:“我已垂垂老矣,遗憾不能亲眼看到你们王氏兄弟灭族的那一天!”

王政君万万没有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儿王莽竟篡夺了她儿孙的皇位,她一生辅助的刘姓汉室,最后却在她的手中断送了。正是王政君以外戚身份长期把持汉朝政权,不断发展壮大娘家人势力,使王莽得以由外戚身份发展壮大,直至最后篡夺了刘家汉朝江山,拿走了传国玉玺。尽管王政君的主观愿望不是如此,但正是由于她的长期纵容包庇,最后才出现了汉家江山覆水难收、改朝换代的惨痛局面。

公元13年二月,王政君在忧愤中而死,享年84岁。葬于汉元帝渭陵(位于今陕西西安北)陵城的司马门内。王莽在这两座相距一百一十四丈的陵冢之间,又挖掘了一条沟壑,以示新朝政权与汉家政权的绝缘,从而把王政君牢牢地绑架在“外戚干政”这条船上。

十五年后,“新”莽政权被刘姓后裔刘秀推翻,刘秀重新建立了汉家政权,历史从此有了“西汉”与“东汉”之分。

“外戚”干政现象伴随封建皇权而始终,拥有外戚身份的人,自古也不是全部都以“干政”的负面形象立世,外戚也有可歌可称赞者。

晋代的王蕴是司徒左长史王濛的儿子,起家著作佐郞,累迁尚书吏部郎、晋陵太守。他的女儿王法慧后来成为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皇后,王蕴被朝廷任命为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侯。据《晋书•外戚列传》记载,王蕴“以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固辞不受”。

王蕴认为,以外戚的身份来获得高官厚禄,不是夏商周三个朝代传下来的好传统,同时他也不愿意以外戚的身份在朝廷任职。朝廷反复“敦劝”,做思想工作,王蕴“终不肯拜”,坚决不肯接受这种头衔。朝廷又改授他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王蕴觉得朝廷封给自己的权力又太大,“复固让”,再次辞让不受。后来还是谢安出面劝说,希望他不要“妄自菲薄,以亏时遇”,同时从“国姻”的重要性高度,希望王蕴“暂临此任”,服从朝廷安排。王蕴不得已,接受了朝廷任命,镇于京口。

不久,朝廷又征拜王蕴为尚书左仆射,将军如故,迁丹阳尹,加散骑常侍。王蕴头脑始终清醒,“以姻戚,不欲在内,苦求外出”。后来,朝廷让他都督浙江东五郡、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常侍如故。王蕴高兴地离开了京城,到地方过上了他的“和简”的生活,并且深受会稽一带老百姓的爱戴,口碑很好。

又据《北齐书》卷十七《斛律金列传》记载,斛律金是朔州敕勒部人。高祖倍侯利以壮勇有名塞表,道武时,率户内附,赐爵孟都公。祖父幡地斤,殿中尚书。父亲大那环,官至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斛律金性情敦厚,善于骑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尘可识马步多少,嗅地能知军度远近,为北齐政权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北齐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建立政权后,封斛律金为咸阳郡王,肆州刺史。当斛律金生病时,皇帝亲自到他的府上慰问,赐以医药,一直到他病痊愈。后来官至太师,并任命斛律金的二儿子斛律丰乐为武卫大将军。皇帝高洋对斛律金说:“公元勋佐命,父子忠诚,朕当结以婚姻,永为蕃卫。”仍诏斛律金的孙子斛律武都娶义宁公主。成礼之日,高洋与皇太后亲自来到斛律金的家中,皇后、太子及诸王等皆跟随前来,可以说是皇帝一家祖孙三代都至斛律府中来拜访走亲戚了。

斛律金与皇室的关系已经无与伦比,后来,解律金又奉命协助皇上讨伐茹茹,获二万余户以还,斛律金被晋升为右丞相,后又迁左丞相。

北齐肃宗孝昭皇帝高演登基后,又将斛律金的孙女纳为皇太子妃,下诏允许斛律金来上朝会时,车子可以一直到达金銮殿的台阶前。

北齐世祖武成皇帝高湛登基后,对斛律家的礼遇更加厚重,又纳斛律金的孙女为太子妃。同时任命斛律金的大儿子斛律光为大将军,二儿子斛律羡及孙子斛律武都均享受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出镇方岳,任地方要职;其余子孙皆封侯贵达。此时的斛律家族是:一门一皇后、二太子妃、三公主,尊宠之盛,当时莫比。

在这样的情况下,斛律金很淡定,他把儿子斛律光叫到身边,对他说:“我虽不读书,闻古来外戚梁冀等无不倾灭。女若有宠,诸贵妬人;女若无宠,天子嫌人。我家直以立勋抱忠致富贵,岂可藉女也?”斛律金曾经几番辞官,但皇上都没有批准,他很为儿孙们的未来前途担忧。天统三年,斛律金去世,享年八十岁。

斛律金的担心最终应验在了他的儿子斛律光的身上。北齐肃宗孝昭皇帝高演以斛律光世载醇谨,兼著勋王室,又纳斛律光的长女为太子妃。斛律光后来官拜左丞相,又别封清河郡公。后来,北周人使用离间计,造谣:“百升飞天上,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崩,桷树不扶自竖”。

加之斛律光与朝廷重臣祖珽及穆提婆二人有矛盾,尤其是祖珽又乘机添油加醋造谣:“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并令小儿在路边歌唱。他们二人又反过来以谣言来启发皇帝说:“斛律累世大将,明月(斛律光,字明月)声震关西,丰乐威行突厥,女为皇后,男尚公主,谣言甚可畏也。”后来竟以斛律光“军逼帝京”的罪名,将斛律光从前线诱骗回京,乘其不备,从背后将其砍杀。斛律光死时,只有五十八岁。朝廷对外宣称他是谋反,现在已经伏法。不日,斛律家族被皇上下诏:“尽灭其族”。

斛律光被害后,朝野痛惜,最高兴的是北周武帝。周武帝听说强敌已死,大喜,大赦全境。后来攻占北齐都城邺后,以北周的名义追赠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在诏书中说:“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

由斛律家族的兴亡可见,外戚在为皇室洒血疆场的同时,如果一旦遭到朝廷奸佞之人的陷害,加之遇到了昏庸懦弱的皇帝,其命运是十分悲惨而又令人唏嘘的。

当然,后世有些外戚也能够做到忠心耿耿为朝廷,一心一意为百姓,得到善终的。如《宋史》卷四百六十三《外戚列传(上)》之《杜审进列传》所记载的杜审进就是如此。杜审进是宋太祖赵匡胤昭惠皇太后的兄长,在任陕州知州的二十多年中,“劝农敦本”,鼓励农桑,虽然掌控一方,“居位节制”,但“无骄矜之色,人推其醇厚”。不仅受到地方百姓爱戴,也深得皇帝信赖和尊崇。七十九岁去世后,皇帝趣驾临丧,哭得十分悲恸,并废朝三日,最后追赠为中书令。历史再次说明,“外戚”中也有让皇家感动和信赖的人物,他们虽不“干政”,但在封建王朝政权巩固发展中的作用是属于正能量的。(完)

束有春

2020年8月5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王政;皇帝;外戚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