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说说历史上三位“慈母”“慈父”般的父母官
2020-06-18 15:48:00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官吏无论大小,从古到今,就有几组相对应的评价或定性词:“清官”对应“贪官”,“循吏”对应“酷吏”,“忠臣”对应“奸臣”,“公仆”对应“老爷”,“好官”对应“坏官”。时至今日,民间还有“父母官”、“儿子娃娃官”等说法,表达为官者与普通百姓的关系。

在古人那里,就强调为官者要爱民如子,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为民作主,“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们民族发展壮大到今天,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有许多重要原因,但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官吏如何与民同心同德,如何做到关爱民生、爱民如子。通过读史,我对“父母官”三字的真正含义有了进一步理解,它的出处就是专指那些“慈母”“慈父”般的官吏,而不是指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比人民高人一等的官吏。历史上被老百姓冠以“慈母”“慈父”的官吏也许很多,就我的阅读视野所及,有如下三位被我捕捉到了,现在与读者君分享。

第一位,被岷州百姓称为“慈母”的隋代辛公义。

辛公义是隋代一位爱民如子,被百姓称为“慈母”的官吏。据《隋书》卷七十三《循吏列传》记载,辛公义是陇西狄道人,幼年早孤,靠母亲把他拉扯大。他的母亲知书识礼,亲自教授他经史书传,从小辛公义就打下了牢固的国学基础。历经北周到隋,辛公义曾在隋灭陈朝的战役中立功,官至岷州刺史。

岷州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岷县一带。辛公义到那里任刺史后,发现当地有一种陋俗就是“畏病”。如果一个人生了疾病,全家人都躲避得远远的,根本不去管他的死活,“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正因为没有人照料,不能就医吃药,所以只要生了病,十有八九都得死去。

辛公义对这种风俗感到既奇怪,又十分不满,决心要改变这种陋习。于是,他就先派遣属下官员们,分别对本系统情况进行巡检,如果遇到有疾病的人,就用床把他们抬来,直接安置在刺史大老爷的听事厅中。到了夏天“暑月疫时”,发病的病人有时会达到数百人,他的听事大厅和走廊上都住满了病人。

辛公义亲自“设一榻,独坐其间”,把自己的办公桌就置于病人中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以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他人生病并不可怕,不要抛弃生病的人。与此同时,辛公义把自己所得的秩俸银两全部用来买药给患者治病,并为他们请来医生,帮助病人看病。除了劝病人吃药看病,他还“躬劝其饮食”,劝病人吃东西,增加营养,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经过他的悉心安排与亲自动手,终于把这些病人全部医治好了。

这天,辛公义派人把这些病人的家属亲戚都召集过来,对他们进行劝谕教化。他说:“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这些病人家属和亲戚们,之前生了病的人之所以会很快死掉,就是因为家里人把他抛弃不管造成的,现在我与他们相处在一起,也没有被传染,他们的病情都“复差”好转了,希望大家不要再相信之前的说法。当地的那些“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带着自己家原先生病的人,离开了辛公义的办公听事大厅。

后来境内如果有人遇到生病,“争就使君”,都想到要尽快跑到辛公义这里来,希望使君大人救命。如果发现病人没有亲属,辛公义就直接“留养之”。正是在辛公义的影响带动下,这一带的人“始相慈爱”,终于使那种对家里亲人生病就抛弃不管的陋习民风得到了革除。岷州合境之内,都呼辛公义为“慈母”。

辛公义后来调到牟州任刺史。他刚下车,就先到当地的监狱中,“露坐牢侧,亲自验问”。以前的官吏,尤其是县府州郡的一把手,其主要职责就是为民析讼断案,是当地的头号大法官。辛公义到了牟州后,就直接到监狱现场办公,“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一直坚持了十几天,处理完所有的案件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从此以后,如果接受到新的诉讼,他要求快速处理,“皆不立文案”,派遣当值佐僚一人,就在一侧坐着讯问。如果事情没有处理完,案件还有需要回避的地方,辛公义晚上就睡在办事厅处理,事情不处理完,“终不还阁”,就不回到自己的住地。

对于他这种办案风格,有人曾谏之,提醒他说:“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意思是说,办理这些案件有程序,使君你何必自己那么辛苦。

辛公义回答说:“作为刺史,我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把百姓犯罪归咎于自己德能引导不力所造成的,把人关在监狱里,自己感到心里不安哪!

那些犯罪的人听了之后,“咸自款服”,对辛公义的评断和教育都心服口服。

打这以后,当地有欲诤讼打官司告状的人,当地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从此,这一代社会治安状况大大好转,人与人之间更加注重相互谦让,民风更加纯朴文明了。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辛公义曾任扬州道黜陟大使。豫章王杨暕害怕他的属下官员有犯法现象,希望辛公义能够网开一面,不要严查了。辛公义回答说:“奉诏不敢有私”。等到了扬州任上后,“皆无所纵舍”,对官员贪赃枉法现象予以严惩。杨暕为此怀恨在心。隋炀帝即位后,扬州长史王弘入为黄门侍郎,乘机说辛公义的短处,隋炀帝竟然听信,将辛公义的官职给罢免了。这时,出现了许多官场中正直官吏到朝廷为辛公义喊冤的情况,史载:“吏人守阙诉冤,相继不绝”。几年后,隋炀帝终于醒悟过来了,又任命辛公义为内史侍郎,后来又任命他为司隶大夫、检校右御卫武贲郎将。辛公义后来“卒官”,死于任上,清清白白。

第二位,被巴州百姓称为“慈父”的唐代李桐客。

据《旧唐书》第一百八十五卷上《良吏列传》、《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循吏列传》等记载,李桐客是冀州衡水人,仕隋为门下录事。大业十二年(616年)三月,曾陪同隋炀帝巡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当时“四方兵起”,中原已乱,隋炀帝无心北归,“谋欲徙都丹阳”,准备把隋都迁到丹阳郡。隋代的丹阳郡治所在今天南京市的江宁区,领辖江宁、溧水、安徽当涂等县境。隋炀帝召开百僚会议,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文武公卿们个个“希旨”,唯皇帝命是从,都附和说:“江右黔黎,皆思望幸,巡狩吴会,勒石纪功,复禹之迹,今其时也。”认为隋炀帝迁都到江南,黎民黔首们肯定盼望翘首,皇上在吴会之地巡狩,实乃恢宏大禹当年在涂山、在会稽会诸侯、号令天下的功绩,老百姓一定会勒石建碑,山呼万岁。

在百僚中,唯有李桐客不顾官位低下,他私下议论道:“江南卑湿,地狭州小。如果内奉万乘朝廷,外供三军给养,吴地人力屈小,恐不堪重负。况且要逾越千山险阻,迁都不是社稷之福。”李桐客的议论被御史大员们听到了,就上奏隋炀帝,弹劾李桐客犯了“谤毁朝政”罪,差点丢了性命。

隋代灭亡后,李桐客先被宇文化及胁迫至黎阳,又遭窦建德擒获。窦建德灭后,他辗转到了河南荥阳(今郑州市西北)一位友人家中寄居。一个偶然机会,秦王李世民到这位友人家做客,主人安排李桐客作陪。席间,友人谈到他险些被杨广诛杀之事。秦王李世民发现他是个人才,就立即召进秦王府,任“法曹参军”,掌管司法事宜。李氏兄弟“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皇位,魏征为宣抚正使,李桐客为副使,宣抚河北,安抚了太子李建成旧部。贞观初年,李桐客被朝廷委以重任,成为封疆大吏,先后出任通州(今达州市)、巴州刺史。

李桐客在任巴州刺史时,国家战乱始息,城乡屋宇凋零,田园荒芜,市肆萧条,百姓菜色,相望于道。李桐客到任后,坚持恢复生产,保障民生,一切以利民为本,不求考绩升迁。他带头兴利除弊,改革吏风。为保障民生安居乐业,他身先士卒,与普通百姓一道修城墙,筑战壕;同时督办兵勇,操练军队,剿匪除霸,使地方社会治安出现良好局面,老百姓安民乐业。他奖励耕织,开垦荒地,轻徭薄赋,让老百姓广种多收,让老百姓的钱袋子、粮袋子先装满。他清正廉洁,坚持只拿俸禄,不收外财,生活俭朴,自种菜蔬。为了杜绝奢侈之风,他不拜客,也不宴请。在任时,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为“慈父”。在他离任时,百姓们是顶香塞道挽留。史书称之为“所在清平流誉,百姓呼为慈父。”

第三位,被云南和蕃邦称为“慈父慈母”的元代赛典赤。

据《元史》卷一百二十五《赛典赤赡思丁列传》:“赛典赤”在回回人(回族人)的语言中是指“贵族”的意思。元太祖铁木真在西征时,赡思丁曾“率千骑以文豹白鹘迎降”,避免了本族人的杀戮之灾。铁木真很欣赏赡思丁的才干和为人,让他“入宿卫”,视为心腹,带着他一道征伐,并且以“赛典册”称呼他,而不呼他的名字。

元太宗即位时,赛典赤曾先后担任好几个州、路的“达鲁花赤”。元宪宗即位后,又曾任燕京路总管。由于他“多惠政”,又被提升为“采访使”。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赛典册可谓是四朝元老了,被忽必烈先后提拔为“宣抚使”、“中书平章政事”。在任陕西、四川两地“平章政事”期间,不到三年,当地居民户口、屯田产粮、钞锭收入等方面都取得显著业绩,朝廷下令,陕西五路、四川行院大小官属,“并听节制”,由他统一调度指挥。

赛典赤政绩最突出的是对云南的治理。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对赛典赤说:“朕曾经到云南去考察过,那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如果朝廷用人不当,将会造成这一地区老百姓的人心不安。朕欲选派一名办事谨慎、厚德守道的人去抚治,这个人选,没有人比你更合适。”

赛典赤感谢皇上信任,开始远赴云南就任。他首先妥善处理好与已经在云南镇守的宗王脱忽鲁的关系,很快营造出良好的政治氛围。

至元十二年(1275年),经过深入基层调研,他向皇上忽必烈上奏,提出宣慰司要兼行元帅府事,统一由行省节制,便于征服那些尚未依附投诚的“诸夷”。得到朝廷允准。至元十三年,他开始从文化教育入手,提升云南地区老百姓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当时云南人还不懂礼仪,“男女往往自相配偶,亲死则火之,不为丧祭。”当时那里也没有粳稻桑麻,小孩子也不知道读书。赛典赤就教他们“拜跪之节,婚姻行媒,死者为之棺槨奠祭,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他让当地人懂得婚姻嫁娶、丧葬祭奠之礼,同时教会他们种田、兴修水利。不仅如此,赛典赤还在云南创建孔庙,建明伦堂,从中土购买大量儒家经史书籍运到云南,传授儒家文化经典。他还创办学校,专门给学校划拨了五顷土地,名曰“学田”,“以供祭祀教养”。在他的倡导与实践下,云南一带“文风稍兴”。

当时云南老百姓仍然以贝壳为钱来进行交易,而元朝其他地区已经实行“钞法”。经上报朝廷,他同意当地民众仍然用贝壳作钱币来进行交易。由于云南地区山路险远,盗贼经常出没,给远行的人、尤其是做生意买卖的人带来很大危害。赛典赤就派人去实地踩点,在相隔一定距离和一定范围内,就新建一座集镇,每个集镇由当地一名酋吏任镇长,由一名百夫长带领地方保安人员负责巡防,保障过往行人的安全,如果在哪一个地段出现行人被劫掠案件,就要追究酋吏和百夫长的责任,严重者要治罪处理。这一举措深得民心,也使云南的地方小商品市场活跃了起来,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生活需要,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时云南有一个叫萝槃甸(今云南大理纳族地区)的地区出现叛乱,赛典赤只好带兵出征,但他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身边的人问他为何,他说:“我不是担忧出征打仗,就是担心你们这些人的锋镝箭镞会伤及无辜;又担心你们这些人趁机劫虏平民,使民不聊生。等到老百姓日子实在过不下去造反时,你们又要再去征服。”等到到了萝槃城下,围困了三天,里面的人仍然不肯出来投降。部下有人建议直接攻打,赛典赤坚决不同意,只是派人再次去说服劝降。

又过了三天,城里人仍然不投降,诸将急得嗷嗷叫,请求进兵围剿,赛典赤坚决制止不同意。这时,有一位将卒在没有得到赛典赤命令的情况下就开始悍然攻城,赛典赤大怒,立即“鸣金”吹号制止。接着,他把那些享有万户俸禄的将军全部召集起来训话。他说:“天子命我安抚云南,未尝命令我到此是来杀戮的。如果没有我主将的命令,谁再敢擅自攻城,休怪我以军法诛之!”说完,命令左右,将那个擅自攻城的将领缚了起来,准备诛杀。其他首领见状,纷纷叩首,一方面表示愿听主将命令,一方面替那位要被砍头的将军求情,希望等萝槃城拿下后再作处置。

萝槃城的城主在听了探子回来讲了事情经过后,对元军攻打城堡而骤停的原因及赛典赤的爱民举动有了了解,内心也被深深地打动了,对身边的人说:“平章宽仁如此,吾拒命不祥”。“平章”指赛典赤的官职。于是“举国出降”。赛典赤对那些投降的将卒全部释放,一个也不杀。就这样,不流一滴血,化解了一场叛乱风波。

赛典册对萝槃甸的仁性化处理方式,在云南各地一下子传开了,于是“西南诸夷,翕然款附”,全都心甘情愿地归顺了朝廷。这些“夷酋”们每次来见赛典赤时,都会带一些地方的奇珍异宝土特产过来,赛典赤全部“赐从官,或以给贫民”,自己是“秋毫无所私”,并且还用好酒发菜犒劳招待那些酋长们。同时还让人制作衣冠袜履,将那些酋长们戴的“卉服草履”全部换掉,“酋皆感悦”,那些酋长们,个个都十分感动开心。

赛典赤在云南工作了六年,至元十六年(1279年)去世,年仅69岁。被安葬在鄯阐城(今云南大理)的北门。当时云南地区是“百姓巷哭”,天地恸容。交趾国(今越南)国王派遣12名使者来到云南,他们全部“齐绖”,为赛典赤披麻戴孝;使者们还带来国王认可的祭文,祭辞哀惋,其中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之语。这12名使者伤心痛哭一片,“号泣震野”。

原来,元朝在征服交趾国时,交趾国是一会儿臣服,一会儿背叛,“叛服不常”,当时湖广省曾经常发兵去攻打剿杀,但都没有收到理想效果。云南与交趾国毗邻,赛典赤到了云南主政后,主动派人去联络,向交趾国国王晓以“逆顺祸福”利害关系,并且与交趾国“约为兄弟”。交趾国王大喜,要亲自到云南与赛典赤会面。赛典赤为隆重起见,亲自到郊野去迎接,待之以贵宾之礼。在这次双方友好会谈中,交趾国国王“遂乞永为藩臣”。就这样,元朝不废一兵一卒,又避免了交趾国平民百姓的无辜伤亡,使交趾国主动要求,成为元朝藩臣。交趾国人不忘赛典赤之恩,称他为“慈父慈母”,不仅表达了交趾国人民的心声,也表达了云南百姓的心声。

忽必烈思念赛典赤,不忘他为国家西南边陲臣服稳定所做贡献,特意下诏云南省臣:“尽守赛典赤成规,不得辄改”。到了大德元年(1297年),元成宗追尊赛典赤为:守仁佐运安远济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咸阳王,谥“忠惠”。

汉宣帝曾经慨叹:“使政平讼息,民无愁叹,与我共理,其惟良二千石乎!”汉代官员俸禄以粮食多少为工资俸禄标准,汉代的“二千石”官,是指郡守这一级官吏。汉宣帝希望“二千石”们能够与他一道努力,让国家能够安定发展,让老百姓没有什么讼诉和愁叹,过上幸福的生活。由此看来,郡守刺史这一级官员人选,对于封建政权来讲,既关系到国家治理执政水平,更关乎到这个政权在百姓中的口碑和形象,所以为历来封建王朝所重视。百姓爱戴的“慈父”“慈母”一样的“父母官”,古已有之。

2020年6月18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赛典赤;公义;云南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