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另一面(一)
2020-05-13 17:52:00  作者:佘江涛  
1
听新闻

在莫扎特音乐的一般特征中,不难看出他的音乐中快乐和痛苦是共存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受到一些莫扎特音乐演奏家、诠释家普及教育的影响,认为他的音乐体现的是孩童般的纯真,是十五六岁的少年才能流淌出来的天籁。这种简单化的倾向给我们塑造了一位不谙人事、不识人间愁滋味的神童、天才,这就使得我们不能真正领会莫扎特的音乐精神,尤其是无法理解莫扎特维也纳时期(1781年之后)十年中大量优秀成熟的作品。莫扎特的珍贵之处在于他将幼年就自然存在的清纯可爱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点,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最后十年的作品中,历经困顿磨难、洞悉世事的心理带来的戏剧性和悲怆色彩是难以掩盖的。在他宫廷式的优雅、勃发的青春精神和至真至纯的孩童般的面貌下,潜藏着沉重、阴暗、悲凉、怨愤的潜流。

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这里有两处他的博物馆,一处是莫扎特出生地(Mozarts Geburtshaus),另一处是莫扎特故居(Mozart-Wohnhaus),此图是位于粮食胡同9号的莫扎特出生地。

莫扎特的真正伟大之处不像巴赫能够将个人的痛苦转化人类对上帝的虔诚和奉献,也不像贝多芬能够用巨大的形式和理性力量约束深重的个人痛苦,把这对矛盾体放置在高度紧张但依然平衡的艺术框架中。莫扎特具有一种化解和拯救的力量,将痛苦自然而然地化为淳美——一种陈酿般的、阅尽沧桑的甜美。莫扎特的音乐也没有经历过巨大的外在变化,如巴赫有世俗风格和宗教风格的巨大跨度,贝多芬有外向的英雄风格到内省的哲理风格的巨大差异,但莫扎特的风格似乎从一开始就固定下来了,只是充满了繁多的变化。莫扎特的音乐有着清一色的欢乐、喜悦和热情,如新酿的干邑;当人生的悲苦体验一丝丝地融化进自然美妙的旋律中的时候,其音乐变得越来越成熟甘美和韵味,像上好的干邑在利穆赞木桶里经年存放变得越来越浑圆,这一特点在他最后十年的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一时期创作的奏鸣曲、室内乐、管弦乐作品的慢板乐章大多具有甜蜜和忧郁、欢乐和悲伤交织融合的氛围。这种特有的情调在F大调钢琴奏鸣曲(K533)、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降B大调第27钢琴协奏曲(K595)、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的慢板乐章中登峰造极,它们是我所听到最好的人生之秋的声音。

降B大调第27钢琴协奏曲(K595)手稿

明白的痛苦和躁动、浪漫的忧郁和悲情不是莫扎特音乐的基调,但是没有散尽的这几丝阴影却让他的整个音乐世界变得尤为生动和丰富。在他为数不多的小调作品中,莫扎特更加直接地表现了强烈而复杂的感情。我们在这里可以直接发现一位内心布满阴影的浪漫主义诗人。这些作品构成了一个层面,和莫扎特众多的大调作品一道构建了一个富有色彩变幻、明暗交织的世界。(佘江涛)

未完待续

标签:莫扎特;音乐;作品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