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梅雨季,不仅格外地长,雨量还不是一般的大。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达到近60年来最多、三峡大坝开启今年首次泄洪、新安江水库9个泄洪闸孔全开泄洪、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达10年来历史极值、7月14日至16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一个比一个严峻的新闻跳出来,意味着汛情一日比一日严峻。不得不说,今年的“梅姑娘”威力特别大,势头特别猛,把本就艰难的2020年再度提升了一个等级。
身处长江下游的江苏,大洪峰正在悄然逼近,防汛工作也已进入了最紧要阶段。7月13日,江苏省委常委会指出,当前,我省沿江和苏南地区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从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切实打好打赢防汛抗灾这场硬仗。
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又是一场硬仗!
1防汛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这一次,防汛就在身边。正如13日后召开的省委常委会所分析的,今年江苏梅期长、雨量大、客水多,近期长江江苏段、太湖、秦淮河等河湖水位普遍超过警戒水位,近几日可能会达到峰值,呈现江湖齐涨、洪涝并发的局面,防汛压力持续加大,防汛抗灾工作正处在关键时刻。
江苏省防汛指挥部决定自7月12日16时起,提升江苏长江、太湖地区防汛应急响应至Ⅱ级。而就在一天之前,也就是7月11日14时起,江苏省长江防汛应急响应才提升至Ⅲ级.
1号君从省水利厅了解到,江苏沿江多地已发布预警。其中,长江江苏段、太湖、石臼湖洪水橙色预警,秦淮河、苏南运河无锡段洪水黄色预警,滁河江苏段及苏南运河常州、苏州段洪水蓝色预警。
7月14日8时,南京石臼湖蛇山站水位已达到12.50米,超警戒2.1米,且持续上涨。南京市高淳区防指会决定,自7月14日8时起,石臼湖区域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I级。
树欲静而风不止。新一轮强降水的到来给严峻的汛情雪上加霜。据气象专家分析,由于雨带南压,未来三天,沿江苏南地区将是强降水的主场,14日夜里到16日早晨,沿江苏南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受此影响,长江南京段高潮位、石臼湖水位将继续上涨,水阳江、秦淮河、滁河水位持平。15至16日,太湖水位可能超过4.65米的保证水位。
更严峻的考验,即将来临。
2、排、备、守、避
对于今年汛情的严重性,不需要再进一步强调。面对着如此严重的汛情,江苏防汛工作怎么做?
13日召开的江苏省委常委会强调,全省上下要保持最清醒认识,做好最充分准备,坚决克服松懈麻痹和侥幸心理,严阵以待、严密防范,切实以安全度汛的实际成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会议还提出,各地各部门要整体联动、通力协作,打好关键仗、顶过关键期,确保万无一失。
面对着轮番轰炸的强降雨,省委常委会给出了当前防汛首要的四项工作:排、备、守、避。
“排”就是要全力抢排太湖地区、沿江和苏南地区河湖洪涝水,为新一轮强降雨腾出空间,避免出现大面积涝灾;
“备”就是要前置防汛队伍、装备和物资,确保第一时间处置险情灾情;
“守”就是要确保江河湖库堤防安全,加强巡查防守,强化应急物料和力量准备,决不能发生决堤的灾难性事故;
“避”就是要做好沿江洲滩圩垸、城市易淹部位、山区易滑区域等薄弱环节的查险避险工作。
“压实责任、勇于担当、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12日,习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0年刚刚走入下半场。从疫情到汛情,灾难面前,方显大国本色。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崇高理念的极大彰显。
从上至下,责任重于泰山。1号君注意到,最近这段时间,江苏的几位省级河长忙着在地方上调研防汛抗灾工作:7月3日,副省长赵世勇赴镇江检查长江岸线整治及防汛工作;
7月6日至7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率队在无锡检查指导和推动落实防汛以及长江、太湖禁捕退捕工作;
7月7日,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在南京巡河并调研防汛抗灾工作;
7月9日下午,省委书记娄勤俭以省级总河长身份来到省水利厅检查防汛抗灾情况,调研水利工作。
再看各地,已经进入备战、临战状态。
南京高淳石臼湖团结圩一线圩堤有20多公里长,处于古柏和纯溪两个街道管辖,是南京市高淳区防汛的”北大门“,防汛工作也自然落实到这两个街道。“目前虽然是Ⅱ级响应,但我们实际上是按照Ⅰ级响应要求在做了。以前是两个小时巡堤一次,现在是一小时一次,对于危险点是半小时一次。”古柏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缪飞告诉1号君,两个街道的80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协同作战,牢牢固守在一线圩堤上,全力保圩保家、防汛抗洪。
南京市江北新区公路管理站也从7月初就进入了24小时巡防状态……
还有更多的人冲向了防汛抗洪救灾的一线。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沿江和苏南地区超警戒河湖沿线已落实3.14万人进行巡堤查险。省级水利、应急、消防及部队落实防汛抢险救援队伍13支、6480人。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紧邻江苏的安徽省有9市44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7月13日下午13时,国家防总一份紧急通知发送到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很快,该中心的镇江分中心迅速启动调运预案,联系运输车辆、组织干部职工、党员抗洪抢险突击队装车,仅仅一个半小时,就发出第一车物资。截至14日凌晨1时15分,7车抢险物资全部发出,截至14日7时30分,50万平米覆膜编织布、14艘玻璃钢冲锋舟、10000件救生衣全部到达国家防总指定地点。
3、江苏水利重大项目“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千百年来,治水始终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兴水利,惠民生。拥有江河湖海的江苏,更是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定位为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省水利厅数据显示,2020年,江苏安排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126.5亿元,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24亿立方米以内,基本实现城乡集中供水。截止到6月底,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完成投资64.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1%,太湖治理、淮河治理、长江治理、沿海水利等项目有序推进,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节点目标。
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来之不易。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抢时间、抓进度、促工期,努力把疫情造成损失抢回来,至6月底,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项目进展顺利,省委高质量考核涉及水利建设任务节点目标圆满完成”。据省水利工程建设局项目处负责人介绍说。
从防控疫情到推进复工复产,抢抓水利重大项目的进度。江苏省水利厅先后派出9个督导组,赴建设一线进行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员工返岗难、物资运输难、自身防控难等堵点难点问题。针对复工开工实际困难,出台“两项精准帮扶政策”,即水利工程建设企业防疫费用纳入工程建设成本,允许受疫情影响延误工期项目合理延长工期。截至3月5日,全省在建75项水利重点工程全部复工。
与此同时,根据气象水文预测,及早做预案。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对水利重点工程防洪度汛工作开展全面摸底排查,制定工程防洪度汛问题清单。对新孟河工程、洼地治理工程等7大类21个项目,逐项分析防汛工作措施,落实防汛责任。其中,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在6月底的时候,提前实现了应急通水目标,为太湖湖西地区防洪保安创造条件。沂沭泗地区2019年旱涝灾后应急治理工程已于4月初批复实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据气象专家预测,18日以后,副高将明显增强北抬,这也就意味着,连绵不尽的阴雨天气即将结束,“出梅”指日可待。但,取而代之的将是“热蒙了”的高温天,届时,汛情也将得以缓解。
交汇点记者 赵伟莉 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