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法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融媒体行动走进镇江
2021-05-11 16:37: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吴东平 陈广娟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寄语“镇江很有前途”。全市政法系统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新思想定向领航,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的城市定位,激情奔跑、加速奔跑;在服务“三高一争”中充分体现政法担当、展示政法作为。

  镇江市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以风险防控“四项机制”为牵引,创新全周期管理、全层级协同、全链条控制“三全”治理模式,规模涉稳事端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镇江为目标,围绕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新推动“五大工程”,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中枢系统”和“神经末梢”,党建引领的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同志视察肯定。以全面深化依法治市为保障,推动法治镇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打造新时代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实现省级法治县(市、区) “满堂红”。以打造过硬政法队伍为动力,常态化开展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压茬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345工作法”获全国教育整顿办推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六督导组来镇江市下沉督导,给予充分肯定。

  5月7日,“百年旗正红 法治开新局”融媒体采访团队对镇江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许文进行了专访。

平安建设让高质量发展“底色”更亮

  问:2020年,镇江市群众安全感达98.74%,创下历史新高,实现50人以上规模涉稳事端“零发生”。请介绍一下镇江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上有哪些创新经验?

  答:平安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我们牢固树立“平战结合”理念,创新推行“四前”“三全”治理模式,“四前”即立足平时,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管控,推动现实性风险“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潜在性风险“发现得了、防控得住”,趋势性风险“科学评估、及时化解”,实现“事在格中办、人在格中管、信息格中采、风险格中消”。“三全”即着眼战时,全周期管理、全层级协同、全链条控制,针对重大节点、重要庭审不同时期特点,针对性落实治理举措,推动市县乡上下联动、各板块左右协同、公检法司各部门合成作战,对网上网下战场等各类风险全面排查管控。

  精彩实践:

  组织开展“社会矛盾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化解暨‘三官一律’进网格集中活动月”,4895名“三官一律”下沉网格担任网格指导员,化解矛盾纠纷1268起,有效夯实基层网格治理基础。强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推进“警格+网格”双网融合,通过1年努力,全市基层网格由4047个优化调整至3197个,463个警格全部对应网格,456名村(社区)党员民警全部进入“两委”班子,基层社会治安防控力量明显增强。以风险防范“四项机制”为牵引,坚持战时状态每日联合研判、常态情况每周研判、专题情况“一事一研判、一风险一研判”,全力防范化解涉稳风险,通过“四前”“三全”治理,重大节点和重要庭审期间,成功实现重点人员“零集聚”、极端案事件 “零发生”、负面舆情“零发酵”,副省长刘旸对此给予批示肯定,作为实施高效能社会治理的一次成功实践在全省推广。

  记者点评:

  镇江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与基层网格融合,2020年,依托网格调处各类纠纷3.1万余件,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全市群众安全感达98.67。

试点创建让高效能治理“成色”更足

  问:据了解,镇江专门制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行动纲要,正在有序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请问具体遇到哪些难题?有哪些推进计划?

  答: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镇江的重要路径,事关高效能治理的“成色”。对于镇江来说,受制于历史投入不足、政府化债压力,试点创建的最大瓶颈在于资金。对此,我们大胆解放思想、开拓新路,通过统筹政法部门相关非税收入增量,设立市域社会治理专项资金,既不增加财政负担,又破解了试点创建资金难题。2020年,总投资达7.35亿元的6个试点项目获批立项、提速推进。

  精彩实践:

  围绕试点创建,市委高质量部署、高标准规划,重点谋划实施“五大工程”:“网格标准化提升工程”,优化基层网格工作事项清单、网格员责任清单、网格工作事项准入机制,细化网格化治理的标准、边界、职责、任务,推动相应的力量、资源、经费下沉到社区和网格;“诉与非诉对接工程”,推进非诉讼服务中心、诉与非诉对接中心建设,建立全面覆盖民事、商事、家事、行政的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多元共治强基工程”,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启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镇(街道)创建活动;“矛盾隐患排查整治工程”,健全源头防控治理、多元排查化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机制,推动“三官一律”进网格常态化,打造矛盾风险预测、防范、处置、引导的全周期链条;“社会治理智能化工程”,建成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市级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记者点评:

  以2025年高质量通过全国第二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为抓手,建立健全“1+1+N”制度体系,即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镇江的意见》,以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名义下发《镇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行动纲要(2021—2025年)》,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制定N个具体贯彻实施子文件。

服务大局让优化营商环境“特色”更显

  问:镇江把产业强市定为“一号战略”,把营商环境作为“一流支撑”。请问镇江政法系统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服务中心大局是政法机关的基本属性。围绕推动产业强市,镇江市委、市政府正在打造“镇合意” 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全市政法系统闻令而动,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早在去年初,就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打造新时代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犯罪,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在依法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避免机械司法和刑事打击“扩大化”,对涉案民营企业家“少捕慎诉”,杜绝涉案企业资产超额超限查扣,最大限度释放司法善意,促进各类主体依法规范经营,营造了亲商友商的政策支持环境、安商稳商的执法监管环境、护商暖商的司法保障环境、爱商助商的社会协同环境。

  精彩实践:

  2020年以来,围绕全市四大产业集群、八大产业链,常态化组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挽损6100余万元;坚持善意文明司法、少捕少押慎诉,民企涉罪案件不捕23人,对19家微罪企业和41名企业人员决定不起诉,依法审结涉民营企业案件2.1万余件,通过破产清算清理债权债务80余亿元。

  记者点评:

  当前,镇江市委政法委正在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对标市委的新部署、企业的新期盼,谋划制定《全市政法机关打造“镇合意”服务品牌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力争将其打造为教育整顿的特色品牌、惠企护企的金字招牌。

查纠整改让政法队伍“本色”更纯

  问:查纠整改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中心环节,请介绍镇江形成了哪些特色经验?

  答:开展教育整顿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我们始终以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的态度,以最高的站位履行政治责任。早在学习教育环节,我们就聚焦政法队伍“6+1+N”顽瘴痼疾,谋划实施以“‘三下三上’深入排查摸底、‘四查四改’全面解决问题、‘五抓五建’推动常治长效”为主要内容的“345工作法”,有序推进线索摸排、问题整改、建章立制,做法被全国教育整顿办推广,列入“各省(区、市)顽瘴痼疾整治亮点”。

  “三下三上”即通过对下的表格排摸、研判比对、走访排查,推动存量问题、深层问题、普遍问题上浮。“四查四改”即通过线索核查、甄别筛查、法治审查、专项纠查,全面整改干预司法、违规投资经商、失责失职渎职、充当司法掮客问题。“五抓五建”即通过抓责任制落实、常态式督导、全流程“闭环”、信息化联动、“家文化”浸润,建立政法单位领导干部领办解难题、专项督导和成果评估、行业源头治理“承诺销号”、基层网格信息平台联动监督、政法干警家风家教支撑五项制度。

  精彩实践:

  聚焦政法系统“6+1+N”顽瘴痼疾,深入开展全系统全链条专项整治,细化厘清政治不忠诚、执法不公正、司法不廉洁、遇事不担当、作风不过硬等问题。市公安局对2018年以来全市16余万起警情案件进行逐一过堂清理,梳理排查出执法问题2161个,并建立问题清单,着力扎紧制度篱笆。市中院组织对全市基层法院派驻监督与内部监督开展监督执纪工作情况全面调研,梳理2018年以来全市基层法院因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处理的干警106人次,为查纠整改奠定基础。

  记者点评:

  教育整顿以来,镇江政法系统坚持创新实践、推陈出新,学做结合促进成果转化,竞相推出一系列特色经验,先后有24项创新成效获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中央媒体宣传推介。

  吴东平 陈广娟

标签:网格;镇江;治理
责编:康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