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看花灯是不少人春节的“必备项目”,全家老小到大街上看花灯,感受过年过节的热闹和喜庆。近日,江南时报记者在浙江省温州市五马街上看到了首饰龙、温州龙档等一批非遗民俗彩灯。但与南京市秦淮灯会不同的是,此处的彩灯更加凸显“龙”这一元素。
2月4日下午,记者在五马街小广场前看到一条长6.5米、宽2.5米、高3.7米的首饰龙,外部以细纹刻纸装饰,内部楼阁上有70多个亭台,亭台内共有近300个绸塑人物,组成不同的场景,有一些取材于戏曲故事,如回荆州、三打白骨精、战吕布、穆柯寨等;也有一些取材于生活场景的片段,如打猎、吹糖人、钱庄、制伞等。
“有龙头、龙尾和龙身,又因长的像船,很多温州人习惯直接叫它龙船,用来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围观的游客刘先生告诉记者,这种花船形状的花灯,制作工艺复杂,是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起源于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一般来说,船身一侧会有个摇柄,只要轻轻用力一摇,整艘船的各个配件和人物都会动起来,龙的嘴巴一开一合,船上的灯也跟着闪起来,场面很是好看。”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温州龙档”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温州龙档”的制作以木雕为主,由“板凳龙”发展而来,用木头制作成凳形的龙身多节联结成一条木板龙身,并组合竹编、刺绣、建筑等工艺品种,在龙头、龙尾、龙身上装上木雕的人物故事和亭台楼阁,用以祈祷平安幸福。“温州龙档”颜色亮丽、造型生动,引得许多市民驻足观看。
同行的池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温州许多地方春节期间都会举行舞板凳龙活动,舞龙手们穿草鞋、扎腰带,前有大红灯笼开道,后有五彩旗幡拥随。当板凳龙游到家门口时,家家户户还要以烟花、爆竹来迎接,场面非常热闹。
为什么五马街上的彩灯如此凸显“龙”这一元素?池女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龙能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因此,温州彩灯喜欢凸显“龙”元素,寓意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