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站位 踔厉奋发 服务稳住经济大盘
2022-12-30 12:41:00  
1
听新闻

  坚决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是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责使命,尤其是处于业务经营前沿的基层行。今年来,洪泽区支行全力贯彻落实上级行党委决策部署和要求,主动提升站位、踔厉奋发、优化管理、奋勇担当,用好用足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逆周期、跨周期调节作用,以实际行动坚决扛起助力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今年以来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19.8亿元,分别同比增加39.9%、35.7% ;积极运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农发基础设施基金4054万元。截止10月末贷款余额74.2亿元,较年初增加11.6亿元,存款余额22.8亿元,较年初增加2.7亿元,日均存款达21.9亿元,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营销地方农商行购买农发债4000万元。前三季度在全省系统内县级支行经营绩效监测考核中,继续保持前列位次。

  提高站位,强化服务稳住经济大盘政治责任

  坚决全面落实“疫情要防控、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政策要求,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坚决扛起服务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

  坚持政策响应,勇于责任使命担当。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总行党委工作要求,及时组织收看总行视频会议精神,迅速传达学习总行决策部署。坚持政策性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思维,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标中央要求和“三农”需求,强化政治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准确把握经济下行的总体趋势,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聚焦主责主业,引导全行员工从讲政治的高度为服务稳住经济大盘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坚持责任传导,抓紧抓早抓实。突出目标导向,明确工作要求、责任分工,全面加强贯彻落实服务稳住经济大盘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心怀“国之大者”,结合党建品牌创建,激发全行党员干部推进高质量发展内在动力,以“大湖扬帆”的精神,统筹考虑存量客户的新需求和增量客户的新领域,寻找工作突破口。一方面积极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与相关部门沟通,落实省行推出“30+10”特惠举措,排查信贷支持目标重点;另一方面迅速将任务目标落实分解到位,研究细化时间表、线路图,真正做到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

  (三)坚持内外协同,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合力。全面启动政策宣传和项目推介行动,搭建银政企战略合作平台,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围绕加快信贷投放、优化发展结构、稳住经济大盘等任务,同步共振,增强发展合力。先后与地方政府签订3年投入6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农业农村局签订3年投入6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对接金融需求、宣传基金政策,组织精干人员,发挥加班加点的工作作风,3个工作日获批投放农发基础设施基金4054万元入海水道项目,开辟业务发展蓝海,全力以赴守好“三农”基本盘。

  踔厉奋发,强化服务稳住经济大盘职责

  贯彻落实“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地方资源禀赋、产业特色,踔厉奋发,在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中有作为有实效。

  (一)严格执行政策,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对接粮食信贷业务面临发展动能转换升级以及业务客户主体呈现新变化,全力做好政策性收购业务。加强与中储粮、收购企业沟通联系,定期召开三方联席会议,讨论落实政策性收购启动《预案》、收购点等事宜,全力保障最低收购价收购资金供应,优先保障中央及地方储备粮收购资金需求,重点支持省洪泽湖储备库、白马湖储备库5.7万吨省级储备粮轮换资金供应,保证按计划保质轮换到位。积极支持市场化收购业务,坚持双轮驱动,加强产销对接,推动工贸协作,扩大内外联动。夏季支持收购6.1万吨小麦,全额落实真实有效的购销合同,收取合同定金1951万元,现按合同序时销售1.5万吨,占收购总量24%。同时,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通过“购加联营”模式,支持粮食收购企业与加工企业联营合作,间接支持本地丰盈现代、大湖面粉、岔东大米等加工企业,构建粮食金融生态圈,拓展粮食信贷业务发展新路径,打造“粮食银行”品牌。

  (二)狠抓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抓住机遇,精准发力,发挥基础设施信贷排头兵作用。结合地方发展规划,以“攻坚不畏难、奉献不言苦”的精神,抢前抓早,开拓创新,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擦亮农发行“四个银行”品牌。今年来累计营销对接项目15个,贷款金额71亿元,获批项目9个,贷款金额50.2亿元,对17个项目投放中长期贷款19.76亿元,其中聚焦城乡三产融合发展,投放城乡一体化贷款11.9亿元,支持安置房建设、城镇更新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聚焦农村生活条件提升,投放改善人居环境贷款金额2.6 亿元,支持苏北农房改善等;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投放水利建设贷款4.1亿元,用于洪泽湖治理保护、生态修复以及污水处理等领域;聚焦“土地+”,投放土地流转贷款 8600万元,用于高标准鱼塘养殖和稻虾共养项目建设。

  (三)落实金融普惠政策,服务实体经济。时刻铭记社会责任,在全力支援抗疫保供,随时根据疫情启动应急预案,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应急资金第一时间到位同时,一方面主动让利实体经济,统筹平衡财务可持续和让利实体经济,充分践行国家对政策性资金优先支持重大基础设施的政策导向。今年来,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1%,整体同比下降8BP,主动减免各类服务费用,减费让利达560余万元;另一方面全力支持涉农小微企业,积极推进小微企业优化结构工程,推进小微企业增量扩面,现贷款户数、贷款规模分别达3个和2550万元,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优化管理,强化服务稳住经济大盘质效

  坚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改变粗放式经营理念,从规范到精细、从精细到精益,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统筹支农资金绩效,降低筹资成本,服务稳住经济大盘。

  (一)坚持存款立行,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面对自身存款已处于高位运营实际,切实强化效益观念价值理念,充分认识支农资金筹集是保障服务稳定经济大盘资金来源、摊薄资金成本、确保优惠让利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支撑,着力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反哺“三农”。重点是分层分级,精准营销,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沟通对接,推动财政支农补贴资金及早到位,并争取扩大涉农补贴代理范围。积极参与社保资金专存竞标,以第一名得分获得专项存款7500万元;拓展支农资金渠道,积极营销政府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专用账户资金,获取地方土地“两项”补偿资金存款1亿元;开展领导分层营销,带头做好非贷企业存款营销,现非贷客户达113户、存款金额17.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6.5%、29.9%,稳住存款大盘。

  (二)优化负债结构,统筹经营管理。坚持推广“存贷联动、项目辐射、上下增存、延伸监管、闭环运行、强化监督”24字筹资模式,切实加大资产负债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力度。精准把握企业经营规律和特性,如以粮食购销储资金封闭管理优势为依托,加强销售贷款回笼监督;积极围绕项目供应链资金核心企业向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不断稳存增存;加强日常资金头寸管理,建立资金管理责任制,严把资金支付“关”,落实“放支同审”机制。开展资产负债多维度数据监测分析,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更好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多作贡献。

  (三)优化工作机制,做好资源协同互补。加强银政企合作联动,坚持以党建共建为载体,创新党建共建形式,银政企互促共赢。一方面深化银政企、同业资源的协同互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共建企业、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为企业破解难题30余项;另一方面借助党建共建的良好契机,扩大业务交流,如在与地方农商行联建工作中,坚持优势互补、融合联动,充分运用各自优势,实行业务互补,特别是聚焦自身存款业务发展短板,先后营销日均同业存款9000万元、农发债4000万元,进一步拓宽筹集支农资金渠道。

  四、奋勇担当,强化服务稳住经济大盘保障

  奋勇担当,多措并举,主动营销,完善机制,注重人才培养,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风险底线,进一步强化提升服务稳住经济大盘保障。

  (一)积极担当作为,主动做好营销对接。转变服务观念,“一把手”率先垂范,带领专业部门走进市场、亲近政府、贴近客户、融进项目,竭诚开展营销服务。一方面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强化重点客户营销,自觉做好客户对接、项目营销、协同办贷。班子领导主动深入地方发改委、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等,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化业务合作内容;另一方面围绕办贷管贷关键环节,建立主责任人制度,班子领导实行跟踪负责,信贷主管抓住办贷管贷关键环节,疏通堵点、抓好流程、完善机制,推动各环节衔接运转通畅,有效保障信贷业务高效稳健运行。

  (二)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合理设计员工职业生涯,扣好“第一粒扭扣”。建立以人为本育人机制,立足岗位,适应信贷政策要求高、工作节奏快以及信贷新系统上线等因素,注重干部员工业务技能培训,特别为年轻员工创造更多担纲领衔机会,提供更好实践历练平台,提供更多上下交流合作机会,增加专业素养。今年来,先后被上级部门选调、交流优秀员工6人,占全行干部员工人数1/3。同时,实施名师帮带工程,特别是信贷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一帮一、一带一”的传帮带模式,全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专业化职业化信贷人才队伍,提升服务稳住经济大盘的专业技能。

  (三)统筹发展与安全,牢守风险底线。积极贯彻落实“合规引领”管理要求,统筹把握好发展、合规、风控的关系,深化检查整改一体化管理。在传统业务方面,严格执行封闭运行管理,规范使用粮食贷款产品,合理把握贷款投放节奏。进一步完善规范粮食共同担保基金筹集和管理,现账户余额达2022万元,占市场化粮食收购贷款余额15%以上。并建立粮食库存远程智能检查系统,实时进行全辖粮食库存监控。在项目贷款方面,适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上下游客户情况和风险状况,及时跟踪监测客户生产经营状况、信用状况、融资担保、还款来源和舆情信息等情况,重点做好资金支付和贷后管理工作,做到积极开拓、注重质量,走好稳键经营发展之路。(农发行淮安市洪泽区支行 陆 伟)

标签:大盘;经济大盘;营销
责编:刘岩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