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宁生物IPO:产品市场两旺 研发环保双强
2022-12-27 13:08: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宁生物”)12月27日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川宁生物主要从事生物发酵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是抗生素中间体领域规模领先、产品类型齐全、生产工艺先进的核心企业。近几年,川宁生物业绩持续增长。多年的行业优势让其在原有丰富品类的基础上开拓新增长点,未来广阔的市场需求也将助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业绩稳健 可持续增长动力强

  招股书数据显示,川宁生物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业绩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14343.34万元、364941.16万元、323201.46万元和198386.32万元,同期内实现净利润9021.55万元、22900.40万元、11134.71万元和23715.25万元。

  此外,由于硫氰酸红霉素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市场需求旺盛以及青霉素中间体市场价格上涨,川宁生物今年前三季度销售业绩情况良好,实现营业收入293956.96万元,同比增长15.8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29.17万元,同比增长93.31%。根据川宁生物预计,2022年将实现营业收入365597.26万元至376880.45万元,同比增长13%至17%;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区间为38191.5万元至41100.19万元,同比增长243%至269%;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011.49万元至44920.19万元,同比增长132%至149%。其在招股书中表示,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由于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维持高位,经营业绩呈稳定增长趋势。

  从下游需求来看,随着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国医保投入的扩大,抗生素行业整体仍将维持较大需求,同时中国也向国外大量出口抗生素中间体和原料药,这些因素都确保了原料药、中间体的发展。作为国内主要的抗生素中间体生产基地,川宁生物将受益于国内外需求的共同拉动。因较高的行业壁垒,市场供给总量相对稳定,随着下游原料药、制剂行业的发展,行业内企业盈利水平将得到提高。尤其是像川宁生物这种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可以凭借其成本和质量优势在抗生素中间体行业中持续发展。

  品类齐全 优势稳定

  经过多年的发展,川宁生物产品覆盖面非常广泛。抗生素中间体产品种类齐全,涵盖类了大环内酯类、广谱类抗生素的主要中间体,包括硫氰酸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主要用于进一步合成大环内酯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7-氨基头孢烷酸(7-ACA)、去乙酰-7-氨基头孢烷酸(D-7ACA)、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6-氨基青霉烷酸(6-APA)以及青霉素 G 钾盐等,其他生物医药发酵产品包括熊去氧胆酸(粗品)、辅酶 Q10 菌丝体等。行业内长时间的研发和技术突破,使得川宁生物成熟的生物发酵技术成功应用在抗生素中间体领域,并实现了规模化工业生产,建立起国内规模较大、种类较全的抗生素中间体生产体系,其中多个品种的产量占据国内市场主要位置,是国内乃至全球抗生素中间体市场的主要供应企业,形成了稳固的规模优势。

  除了在既有业务上保持领先优势外,川宁生物根据国际医药研发趋势和市场情况,未来将依托成熟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工艺,以合成生物学和酶工程研究为基础,向保健和化妆品原料中的高附加值天然产物、生物农药、动物保健类产品、可降解生物基新材料及其他品类的医药中间体等方向拓展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川宁生物能够充分利用新疆伊犁地区的地理及资源优势,从多维度降低生产成本,使其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成本优势。在农副产品发酵原料、煤炭、电力、发酵水平等方面川宁生物都具备一定成本优势。同时,川宁生物所处的新疆地区还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以川宁生物所处的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为代表,一直以来着力打造新疆对外开放的前沿,奋力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中新疆地区桥头堡和高地的突出作用。川宁生物成立至今深入融合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科技人才培养和民族团结的政策号召,推进边疆地区经济融合发展,区位优势和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

  研发强劲 环保出色

  此次IPO,川宁生物拟募资6.23亿元,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偿还银行借款。“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增强公司整体研发实力,有利于公司吸引合成生物学、系统和计算生物学、酶催化等相关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深入开展与生物发酵相关产品的各项前沿领域开发研究”。

  一直以来,川宁生物都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业务发展为思路,研发是重中之重,同时密切注视国际医药中间体发展以及环保处理技术等前沿领域。川宁生物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微生物发酵抗生素中间体工程实验室、新疆抗生素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聚集研发人才,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川宁生物掌握了生物发酵领域的菌种优选、基因改良、生物发酵、提取、酶解、控制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在重点技术、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实现了关键性突破,行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此外,川宁生物在生产车间设计和在线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的高起点及高度集成性,也奠定了其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

  截至报告期末,川宁生物技术研发人员119人,整体研发团队创新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目前,川宁生物正在牵头制定抗生素菌渣无害资源化及抗生素残留检测系列国家、团体标准,承担或参与了 8 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报告期内,川宁生物在发酵技术产业化领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技术水平在新产品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和改进,业务规模持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截至2022年 8月16日,川宁生物共拥有61项专利、30 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发酵类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生物发酵抗生素中间体整体生产制备技术在国内生物发酵细分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此外,川宁生物通过在上海设立研究院,借助上海的人才高地优势,引进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企业的研发创新储备了人才队伍。

  由于行业自身生产特点,医药企业的环保显得格外重要,而川宁生物在这方面表现得格外亮眼。川宁生物通过研发试验、升级优化、创新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形式,使抗生素发酵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承接了国家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并于 2021 年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此外,川宁生物的“生物发酵抗生素生产尾气处理技术集成及应用”技术还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6 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据了解,川宁生物在废水、废气、废渣三个方面的处理能力已经达到先进水准。

  未来,川宁生物将坚持“双轮驱动”经营战略,将生物发酵技术与资源优势相结合,以技术创新和环保创新为切入点。一方面,将在现有抗生素中间体板块上,丰富产品线,打造绿色智能工厂,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经营质效;另一方面,创建上海研究院研发创新平台与本部发酵产业平台的联动机制,着力打造合成生物学一体化研发、生产型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创造核心优势地位;同时,建设现代农业种植基地,培育优良作物品种,为现有发酵产业板块提供优质原料,实现现代农业与发酵工业的有效结合。   

标签:川宁生物;川宁;抗生素中间体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