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南通市民李先生一家来连云港游玩时遇到了麻烦,当他到达花果山附近准备入住宾馆时,发现身份证、驾驶证都忘带了,于是立即向路面执勤民警求助。民警当场为李先生在手机上下载“苏证通”App,在线实名认证后,李先生获得一张电子身份证。
李先生有了这张电子证件后,不仅顺利入住了宾馆,同时也消除了出门忘带驾照的顾虑。这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进程中,持续释放“放管服”改革便捷红利的一个缩影。
服务群众越便捷越好用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是连云港市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效能的初心追求,也是当地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风向标”。在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工作中,连云港市公安机关紧盯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上前一步、想细一点、多帮一把,做深做细做实惠民便企各项举措,持续释放公安“放管服”改革红利。
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连云港市公安机关以“缩短服务半径,节省路途时间,最大限度让办事群众省时、省钱、省力、省心”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基层服务站点布局,为群众提供就近便捷的办事服务。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依托派出所户政大厅、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警务站、社区警务室等,在主城区共开设207个各类便民服务窗口,为群众办理车管、出入境、户政等事项,形成市区主城区3公里便民服务圈。
车管所、出入境服务大厅设置自助服务区,推广使用自助服务终端。车管所的自助设备可以提供补换领驾驶证、机动车选号、信息变更、交通违法处理、自助缴税等服务;出入境服务大厅设立的24小时自助办理服务区,可以对申请人凭卡式港澳台通行证自助办理团队旅游再次签注,实现申请、缴费、制证一体化全自助。
网上办理动下手指就行
“我出差在外地,短时间回不去,便委托朋友帮我办理户口迁移,却忘记写委托书。路南派出所户籍警官了解情况后,和我视频连线进行核实,顺利办完了业务,为你们点赞。”这是市民梁先生在收到连云港市公安局窗口服务满意率随机回访短信时的回复。
连云港市公安局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科技元素的“加持”,使得多项公安管理业务,只要身边有“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其中,以“市政务服务网”“连云港微警务”“连云港交警”“交管12123”手机App等网上服务系统为载体,打通内外网数据流转壁垒,采取“网上受理+网上办结”“现场受理+快递送达”等模式,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最大限度变“人力跑”为“数据跑”。
车驾管业务实现机动车选号、补换领牌证、核发临时号牌等25项交管业务网上办理,互联网平台业务量占比超过30%。
惠民安企优化营商环境
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护航保障是重要警务,连云港市公安机关始终把打造安全高效的营商环境,维护企业安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连云港公安搭建警企联动互动平台,畅通法律服务渠道,对企业投诉举报线索,均在第一时间分析研判、落地查证;不定期组织民警 “进企业、进厂矿”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企业提供线索受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一站式”服务,开展企业合规经营、风险提示等专题普法宣讲,帮助企业提升法治化经营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结合办案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实际存在的相关困难和问题。
提质增效打通瓶颈堵点
在连云港市各个公安服务窗口单位,办事群众都能享受到“容缺受理”和“一次性告知”服务,对不能一次性提交全部业务资料、证明的办事群众,部分符合条件的给予先行办结,对必要申请资料不齐或者不符合规定的,及时出具一次性告知单。
据了解,为了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当地公安机关从优化审批流程、缩短行政服务时限、优化窗口服务等方面,通过“微警务”开通全程网办、压缩证照审批层级、实行一站办理、下放审批权限、增设自助设施、设置警邮共建便民服务厅等方式,着力解决影响营商环境和群众满意度的审批环节繁琐、不够便捷等“堵点”问题。
旅馆业、公章刻制业等特种行业许可23项市级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区公安机关,12项市级公安行政服务事项赋权至自贸区连云港片区公安机关,新办企业公章刻制备案下放至各刻章点。
通讯员 关宁 倪中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