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司法局“三三三”模式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2021-12-21 15:4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艳丽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徐州市铜山区司法局通过“三三三”模式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至11月,全区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567件,调解成功率达99.9%,98%以上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没有因调解不当而引起的“民转刑”案件。

  一是突出“三向推进”,实现调解网络全覆盖。人民调解组织纵向到底。全面加强区、镇、村、组四级调解网络建设,目前全区共有337个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25家企事业人民调解委员会、10个行业、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29个派驻调解工作室,18家个人调解工作室,4个家事调解工作室;行政调解组织横向到边。建立行政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铜山区行政调解职责清单》。在区公安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人社局等行政调解任务较重的8家单位设立行政调解工作室,其他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行政调解窗口。建立行政争议协同化解工作站,全面化解行政争议和民商事纠纷。1至11月,全区共实质性协调化解案件77件;专业调解组织聚向发力。在医患、劳动争议、交通事故、消费、物业等5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全覆盖基础上,成立“铜山区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有力推动调解力量向民营企业领域拓展延伸。1至11月,全区共调处医患、交通等专业性行业性领域矛盾纠纷2190件。

  二是加强“三个对接”,推动调解机制显成效。强化“多调”对接。不断加强公调、诉调、医调等对接工作,派驻各派出所调解工作室近3年调解案件量达2万余件,服务当事群众4万余人,标的额达1.32亿元,公安公信力和人民调解亲和力有效结合,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相统一。派驻法院(法庭)5个人民调解工作室、2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 1至11月,共调解案件3000余件,大大减轻法院诉讼压力;推动机制对接。联合区法院深化诉讼与非诉讼对接机制建设,成立非诉讼服务中心和分中心,联合区人保局出台《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委托调解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平台建设,联合区工商联建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专业领域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完善平台对接。依托“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对接赋有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职能的各级行政调解组织和单位,为建设分工负责与联合调处、属地管理与集中调处相结合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格局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平台进驻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23家,实现矛盾纠纷一网受理、多元施策、一体化解。

  三是完善“三大保障”,实现纠纷预警立体化。突出队伍建设保障,第一时间排查上报。整合镇村干部、网格员、调解员、片区民警、“五老”人员、平安志愿者等N个前沿力量,常态化、全方位、多角度搜集传递矛盾纠纷信息。明确每个信息员排查收集、及时上报矛盾纠纷的任务,确定专人负责矛盾纠纷研判预警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信息上报及时、处理迅速;突出分析研判保障,第一时间预警处置。由区调委会牵头推行社会矛盾分析研判机制,定时对搜集掌握的重大矛盾纠纷信息和舆情动态,进行深度识别、判断、评价、预测,对难以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及时上报并发出预警;突出精准预防保障,第一时间源头防范。对各种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隐患开展经常性的滚动排查,在重大政治活动和重要节假日等敏感时期及微山湖接边地区开展精准性的专项排查,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类纠纷隐患苗头,防患于未然。(张艳丽)

标签:调解;矛盾纠纷;人民调解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