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十年代书家精英探寻展(37)魏晋
2021-12-19 19:3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胡弦  
1
听新闻

 

六朝风雅 魏晋一流

□ 胡弦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

  然本文述及的魏晋,非为朝代,乃一人物,是个腹有诗书、文墨相兼的青年才俊,在大学任教,公事之余,放浪形骸,洒脱不羁,其高旷脱俗之品和肆意酣畅之气,颇与魏晋人物相合。二十余年来,他从故乡到异乡,笔墨相伴,一路求索,诠释了真正魏晋风流的神韵与华彩。文学艺术,不仅仅只是技艺,更要有人格的加持,学力的浸润。魏晋的首要身份是大学老师,教授的是书法,但他更看重自身的文化涵养与综合能力,从不以书法显扬自矜。书道之外,他流连辞赋,耽于佳句,在诗性书写中追求妙赏和真率。六朝风雅,魏晋一流。这是我对魏晋的评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隐者,饮者,书酒风流,纵情亦是隐之一种。饭局向左,饮者向右。魏晋在饮酒方面颇有心得,饮到酣处,思接万物,洒然中见可爱,见无为无我和真性情。在饮者心中,真正的酒品和境界,不在流俗,在于酒被赋予的逍遥和自在含义的本质,在于对美的敏锐感受和对万物的深切同情。往往饮后,我们会看到魏晋“东倒西歪”走进锁金村小楼,埋首书斋,寒灯窗下,在他充满文气与才情的书法中,玄真洞见,风骨尽显。水以融墨,酒以润书,此刻,酒被赋予更深刻的文化意象。

  神美隐现,字在,自在。人一定要顺其自然才对。在魏晋的日常书写中,无论是柔情似水,还是迅疾如风,都是真性情的自由表达,一直保持着本真和率直。出生于大汉之源的徐州沛县,深受汉文化影响的魏晋,肆意流淌的笔墨里,显现出南北交融独出机杼的胸襟和气魄。魏晋对书法的热爱,来自其内心对艺术的热忱和对自我独特人格的塑造,他是清俊通脱的,也是颖悟放达的,内心里又是高温的,一堆正在燃烧的篝火,借着文化流脉的清冷月华,慢慢照亮漆黑漫长的夜,让他变成了一个有温度的人。魏晋以文人独有的清明之心,坚韧的自我坚持,以及细腻的省察感受,将他对世界的觉悟一一幻化在心,寄寓笔墨,真正做到了可与古今贤者对话。

乾隆·珍珠泉

  我不擅酒,但每次看魏晋一饮而尽,却也颇快意。“文如其人,字如其性”,这是经典古训。一个没有特质和独立思考的人是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来的。美好的风仪,美好的艺术,是对生命、尊严、人之为人最大的礼赞。笔墨当随时代,或许当下并不缺乏具有观赏性的书法作品,而是缺乏能感动人的作品。笔墨风流之外,魏晋就是把自己的心声融于生活,笔墨之亲,爽朗清举,盎然意趣,已成日常,他探求的是书写和做人的本源。面对喧嚣的世界,魏晋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一种既浓烈又淡然的古人之格,这或许就是他对艺术对时代的独特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魏晋·清风吹

 

桃李春风又一年

翰墨书香润心田

□ 魏晋

  南林大的樱花,不早不晚,如约而至。春天的气息,芳香四溢,扑面而来,弥漫于静谧、安详夜晚的每个角落。终日穿行于校园课堂内外,忠于日常书写,教书育人,探索更为如实贴切的书法表达,便觉得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淬炼。如果观者真心喜欢,即使字里行间的墨韵不能打破时空的界限,飞越沧桑,但依然能够勾起同道者的共鸣。

张养浩·一半儿

  玄武湖澄夜氛,紫金山清晓云。一卷诗书,道不尽心中事,亦无法跨越时光的长河,将学书往事荡涤心间。我出生在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的江苏沛县。沛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文尚武的地方,我的父亲有着一身好功夫,我小时候身体瘦弱,就一直跟随父亲习武直到中学。习武是苦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小时候不懂事,总觉得父亲脾气暴躁,过于严厉苛刻,现在想来,习武和写字是一样的,需要耐得住枯燥,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练习。

张养浩·一半儿

  与习武不同,我的书法之路是在没有任何家庭环境的熏陶与鞭策下开始的。也许是天生的爱好,从小我就对写字感兴趣,经常一个人躲在某个犄角旮旯,破旧的纸笔陪伴我一整天,甚至忘了吃饭,忘了玩耍,忘了时间。这种自我与自由的写字状态,一直持续至遇到我的书法启蒙老师张肇熙。那时候我上小学三年级,张肇熙先生是从济宁师专退休后聘任为我们的语文老师的,他看我字写得不错,就问我:你愿不愿意学习毛笔字?如果愿意,就每周来我家一次学习毛笔字。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走上了正规的书法之路。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到了初中,我对书法有了更深的热爱与更高的要求。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做事大胆,竟然想慕名拜沛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孟昭俊先生为师。找不到熟人门路,我就骑自行车一大早从家里出发,一路向南到了沛县,大街小巷全是孟老师的题字,一问孟老师谁都知道,但孟老师的家在哪里却都不知道。我只好边走边问,一路问到了沛县实验小学,孟老师的女儿恰巧在实验小学当老师,她告诉我她爸爸的住处。此时已是下午两三点了,我连一口水都没喝。走到孟老师家的时候,我又渴又累,和孟老师和师母踉踉跄跄地说明了来意,孟老师二话没说便邀请我进门,师母看着我疼爱地笑笑,然后给我下了方便面磕了鸡蛋。从那以后,我每个礼拜都去一次孟老师家学书法。在孟老师的指导下,我日渐入门,书艺大进,没过多久还参加了迎香港、澳门回归的书画展,得到了沛县书法界的认可。

李频·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大学我来到南京,金陵文脉的深厚底蕴不断给我滋养,书法名家汇聚于此,我也得到了言恭达、孙晓云、管峻等老师的指导,对书法有了更深的领悟。在母校南林大求学期间,初湘义老师、吴勇老师不吝赐教,一路指引……尤为庆幸得到了我的导师邵晓峰教授的大力栽培和帮助,邵老师有着深厚的艺术理论造诣和很高的艺术创作能力,对我影响巨大。同时,我还结识了画家熊岱平老师。与其说是我老师,还不如说他是我的大哥更为贴切,因为自打与熊哥成为朋友,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生活作风、思想认知,他都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我、帮带着我、鞭策着我。我和熊哥因相似的经历和相投的性格,以及越来越一致的艺术追求,这几年合作了很多作品,也经常在一起探讨怎样让创作既迎合市场,又不失传统、不忘初心。

  毕业以后,我在南林大里的南林一村租了房子,简陋的小三室里住着七八个人,但我还是极尽所能理出一片进行书法创作练习的空间,冬天没有暖气,我就裹紧棉衣,夏天没有空调,我就挥汗如雨。平日里在几个学校代书法课,赚的钱不多,也基本都用来买书帖、毛笔和宣纸了,衣食住行可想而知的简陋寒酸。但我心里有个目标,也有希望,纸笔在我身旁,我就踏实满足,日子过得简单并且快乐。

李白诗·南陵别儿童入京

  这几年承蒙师友提携帮助,我竟可以大胆自称是一个书法家、书法传承人和书法教育者了。如果说回顾自己二十几年的书法之路能发现点什么、收获些什么,也就是感觉自己渐渐褪去了火气,对创作有了越来越明晰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书法这片天地太辽远宽广,无论古人还是身边人,我永远不缺老师和榜样,我得时时努力,方能收获书法艺术这无穷世界里的点滴。生于两汉春风里,家住六朝烟水间。紫金山下,玄武湖畔;江水之南,郁林有杉;花开数载,风雨同欢。这是我生活和工作任教的南京林业大学,不经意间我也由一名初涉讲坛的高校“青椒”,步入不惑,此时此境,对“老师”二字内涵的认识愈加深刻。

 

  【书家简介】

  魏晋,1982年生。字晋之,江苏沛县人。南京林业大学书法教师、研究生书法协会指导老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育导师,现为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行草委员会委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玄武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标签:江苏省;鲁迅文学奖;作家协会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