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苏州老字号尝一口春天的味道
2022-03-20 19:2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崔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苏州有句老话叫做“不时不食”,讲的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就吃什么东西,也正是因为这句老话,才有了苏式菜肴“四季有别,按令上市”的讲究。此时苏州正值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之际,一波春季限定的苏州时令美食已经悄然在观前街上市,等待大家前来品尝最纯正的春天滋味。

陆稿荐的酱汁肉 “色香味”俱佳

  苏州人常说一年要吃四块肉,其中春天吃的这一块肉,指的就是苏州名产酱汁肉。作为苏州人清明祭祖时必备的一道菜肴,酱汁肉一定要挑选肥瘦相间的肋条肉,然后切成四厘米见方的小块才可以,这是因为“肉不正则不食”,所以为显示对祖先的尊敬,肉块一定要方正。

  而提及最有名的酱汁肉,则当属坐落在观前街的百年熟食老店“陆稿荐”了。陆稿荐的酱汁肉出锅后,还会将锅内剩余的汤,加入红米水和白糖,煎熬成稀糊水。等顾客前来购买时,将红卤汁浇在肉上,随买随浇,使酱汁肉保持“色泽桃红、甜而不腻、酥而不烂、入口而化”的特点,堪称“色香味”俱佳。

  若是将酱汁肉埋在饭里,整碗白米饭都会染上桃花一般的鲜艳红色,再用碧绿的金花菜打底,每一口都分外香甜,仿佛将所有春色都收入了口中。

黄天源的青团、撑腰糕“很时令”

  春季正是属于青团的时节。古时江南地区的居民每逢清明几乎都要蒸青团,用青团祭祀祖先。不过千百年以后的今天,青团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经日益淡化,变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地方特色小吃。

  初春已至,来历史悠久的老字号糕团店黄天源买上一颗油绿如玉的小青团,将其捧在手心,闻一闻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在轻松的暖春里一口咬下,任由青团的香气在唇齿之间回荡,用味蕾品尝春天。

  除了青团子之外,撑腰糕也是苏州人一定要品尝的春季限定美食。撑腰糕是以糯米粉制成,形状椭圆、如同人腰状的糕点,每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像是黄天源这样的苏州老字号就卖起了撑腰糕。

  不过这样一款春季小食,为何会被冠以“撑腰”之名呢?原来旧时的江南等到春节一过,家家户户就要忙活起农耕了,几乎没有时间做午饭。所以为了不让家人饿着肚子劳作,主妇们通常会做一块糕点放在家人腰间,饿了的时候就拿出来咬上几口,也就有力气继续耕作了。久而久之,这块糕便被叫做“撑腰糕”了。

  清代还有一首名为《撑腰糕》的诗曰:“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三万昌的碧螺春“吓煞人香”

  既然吃过了陆稿荐的酱汁肉和黄天源的糕团,又怎么能错过三万昌的碧螺春茶呢?相传古时有一尼姑上洞庭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最正宗的碧螺春产于早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而形似螺旋,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汤清澄碧绿,有浓郁的清香散发。轻饮一口碧螺春茶,鲜、香、甜、爽的茶汤裹着整个春天的气息向味蕾奔涌而来,若有若无的回甜好似把江南春色尽数揽于舌尖之上。

  初春时节,从观东的醋坊桥走入观前,去过陆稿荐和黄天源,再品尝三万昌“吓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三家百年老字号一定不会辜负你对春天的期待。

  (崔健)

标签:酱汁肉;苏州;吓煞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