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是我国长期致力推广的新型支付方式,被誉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
3月1日-4月30日,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开通中国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在渭塘镇所有聚合智慧充电网站点,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时选择数字人民币支付即可享受“1分钱充满电”优惠。
苏州是数字人民币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相城区作为全市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先试先行者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活动正是渭塘镇在相城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端铺设和试点应用测试工作,发挥提前布局的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数字化新基建平台优势,组织镇内高科技企业江苏聚合新能源与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协作,开发了渭塘智慧充电网络数字人民币软、硬件功能,促成了技术方、金融机构和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既服务广大民生,又宣传助力数字经济推广的新型应用。
借助数字人民币对全镇居民、行政执法、市政环卫等电动车辆日常低碳充电行为,进行正向激励和引导结合数字人民币将低碳生活方式带入全镇居民日常生活。
目前,以数字人民币为重要手段的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碳中和、碳达标”双碳应用进入用户日常生活场景的重要突破口。服务于城乡居民的电动车辆充电服务正具有“高密度、高频次、促民生、可复制”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数字人民币和民生科技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
据了解此次形成数币应用的《具有云计算的苏州电动自行车智慧充电网络及安全充电数字化服务平台》在2019年被评定为苏州市民生科技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其开发单位江苏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被评定为相城区“6大新经济产业”领军人才企业和相城区上市培育“苗圃”企业。
自民生工程部署以来,江苏聚合新能源已累计为居民提供安全充电服务超300万次,自动侦测、识别和处置各类充电和车辆隐患1万余次,实现了“充电数据全采集、安全隐患全预警、火灾事故零发生”的设计目标。
此次活动中,充电网络服务的“高频低值”特征也与数字人民币推广期内适合小额、高频的场景特点完美契合。试点成功后,开发单位将继续围绕区块链、云计算技术在消费端进行软、硬件投入,形成一套基于数字货币的安全充电生态服务体系,并朝着“低碳、民生、普惠”的方向持续开发,逐渐向全区、全市进行复制推广。
(相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