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小桥流水、枕河人家”风貌 苏州古城4条背街水巷风貌提升整治
2021-12-22 20:2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戈中耀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在姑苏古城延续千年。今年以来,保护区、姑苏区持续深入开展背街水巷风貌整治提升工程,通过整治优化河立面景观、提升滨水风貌,还原苏式枕河人家风貌。

  地处古城中心的金阊街道,随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今年以来,金阊街道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编制《京杭运河轻化仓库断面水质提升方案》,对进入运河的11条支流支浜进行整治提升,对4条背街水巷实施风貌提升工程。近日,金阊街道辖区平门小河、阊门内城河、桃坞河、仓桥河4条河道背街水巷整治提升工程完工。

  据悉,平门小河、阊门内城河、桃坞河、仓桥浜,是连接环城河里外水系的重要枢纽,河道周边遗存众多,有宝成桥、宝源桥、邓宅等。河道周边民居均沿河岸而起,白墙黑瓦、错落有致,极具苏式传统气息。然而,因为民居建筑年代较为久远,加之岁月侵蚀,小巷的粉墙黛瓦逐渐变得斑驳。居民私搭的室外雨棚、私设的隔热网、私装的防盗栏杆、私建屋顶的阳光房,老旧残破,不仅影响建筑整体立面风貌,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周边居民私自将生活污水排进河道,严重影响了水质。

  为了更好地提升沿河风貌、保障居民安全,金阊街道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城建处、网格化联动工作站和社区等多方力量,成立沿河违建排查小组,对涉及违建的居民逐个入户走访,通过比对房产证、土地证,将涉及的违建详细登记;并逐一排查存在安全问题的居民房屋,制定了“一户一策”专项整治方案,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的支持。此次整治共拆除了20余处违建,清理占用水域面积100余平方米。

  同时,街道还配合相关部门为居民增加支撑立柱、更换石栏杆、刷白砖墙、加盖墙顶帽,并根据河道文化特色加装具有文化符号的门窗、挑檐等建筑构件;对于破损的埠头驳岸、危树进行稳固修缮,对沿河的破损道路进行重新铺设、栏杆进行修整加固;对污水直排和开窗倾倒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控取证。

  经过四个多月的改造,目前,4条沿河的所有老旧房屋外立面已经粉刷完成。“新做砖细垛头、苏式雨棚、苏式花窗、苏式栏杆……这才是苏州应有的味道!生活在这里,不吵不闹,如此真好!”看着经过改造工程后焕然一新、苏韵尽显的房屋新貌,家住河西巷5号的居民梁师傅由衷地感叹。

  自开展背街水巷风貌整治提升、高质量河道管护工作以来,金阊街道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在区河长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强化水岸同治,以“两违”整治为抓手,推动水环境持续向好发展,实现古城水体由“水好”向“水清”“岸美”的再提升。

  下一步金阊街道将根据计划,对桐泾河、黄石桥河、活络浜、徐家浜、彩香浜等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全面实施“一河一策”,通过水岸同治,整体守护苏州水巷传统风貌,保留古城记忆。戈中耀

标签:整治;风貌;河道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