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河边绿化带里的垃圾和杂物不见了,下雨天1-2幢也不积水了……”谈起苏州市姑苏区苏锦街道汇翠花园小区近期环境发生的变化,82岁的居民于国强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苏锦街道汇翠社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逢四说事”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为民服务、为民办事的实效。
雨水管道改造
贴心服务解民忧
汇翠花园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雨水管网不畅,加之地势比周边低,容易出现雨水倒灌。特别是1-2幢前,每每遇到下大雨天,大量积水不能顺畅排出,积水一度能到达40-50厘米,造成绿化、道路被淹,居民寸步难行。于是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在社区议事厅里,一起出谋划策,找问题,想办法,争取资源。在街道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一个“民心工程”孕育而生,通过新建雨水管道,加快该区域雨后退水速度,让居民免受在雨季因长时间积水影响出行的苦恼。
“以前一遇到积水都靠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带头抽水,可是治标不治本,这次管道彻底改造,今年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小区里积水路难行了!”看着家门口的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居民宣师傅开心地笑了。
沿河环境整治
变身靓丽风景线
汇翠花园小区围墙外友谊河沿河是一条封闭的狭长地带,也是一个卫生死角,由于地处小区外,物业也不管,很多居民便翻出围栏在河两边翻种菜地,用粪水施肥,弄得臭气熏天,同时还有杂物堆积,长年累月下来,变成了典型的脏乱地带,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今年,社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对沿河环境开展专项整治。
“家门口守着条河,却感觉不到自然美。”这是小区居民最常说的一句话。为此这个议题被放到了社区议事厅里,你一句我一句,找问题,提对策,大家讨论热烈而有序,最终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党员居民志愿者等齐心努力下,清理垃圾15车,同时在物业、城管、环卫、建设局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沿河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变化,如今两岸处处花草,河水清澈,处处新气象,居民连连称赞。
“红灯笼”高挂
守护居民充电安全
美地花园小区电瓶车充电问题一直是大家热议的一个问题,社区在多次议事会议中听取业主意见建议,联合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对美地花园小区内的部分地下电动车车库进行了改造,增设充电点位,加装“红灯笼”灭火器,小区电瓶车充电得到一定的改善。
在改造地库的上方约每隔两米就挂了一个“红灯笼”,每个灯笼离地两米多,满满的两排红灯笼显得喜气洋洋。这些“红灯笼”其实是悬挂式干粉灭火器,根据停车的面积以及充电桩的位置,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安装。一个干粉灭火器可以覆盖四平方米,只要是电瓶车着火,温度达到65度,灭火器就会自动爆开。此次改造共在5幢架空层安装了9个,7幢地下室安装了12个“红灯笼”。
凝聚各方力量,是打好小区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的关键之一。汇翠社区不但注重环境“颜值”的提升,还注重人与环境和谐融合的“文化”,通过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实现整治长效。
社区依托“七彩邻里汇”党建品牌,向居民宣传小区环境整治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居民志愿者,以此激发大家齐心守护小区环境的热情。“通过宣扬相关的典型个人、优秀家风故事,大家再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发加入了整治队伍。”社区党员孙晓龙说。如今的汇翠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使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成为了社区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