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国内空白,脆性骨折一体化防治中心大数据平台在苏上线
2021-09-08 23:4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冯元 陈煜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患者死亡率非常高,呼吁社会和学界要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加强对这项疾病的重视。”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脆性骨折一体化防治规范化诊疗水平,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础、临床、转化研究提供全方位支撑。9月8日上午,中国脆性骨折一体化防治中心大数据平台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正式上线。这是目前全国骨质疏松脆性骨折领域最系统、最全面的人工智能数据库,填补了我国骨质疏松脆性骨折领域的临床大数据空白。

  据了解,中国脆性骨折一体化防治中心项目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起,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提供学术支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牵头,联合我国十余家顶级医院共同参与。项目计划于十年内在国内上千家医院建立中国脆性骨折一体化防治中心,培养一批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在脆性骨折防治领域发挥引领、辐射效能。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杨惠林教授表示,作为骨科医生,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患者的健康负责,预防、及时诊断、科学准确地开展治疗,每个环节都应发挥好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因此,搭建并利用好大数据平台无论对患者还是骨科学科而言,都极为重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济生指出,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是全球广受关注的公共健康挑战,它对社会及经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在国际上被反复讨论和研究。全国第一个脆性骨折一体化防治中心大数据平台今天在我院正式上线,将更好地实现脆性骨折和骨质疏松的识别、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预防再次骨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陈卫昌在致辞中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危害骨骼健康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骨质疏松患病人数已位居全球第一。骨质疏松症不仅发病率高,且危害巨大,日益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大数据平台的上线对脆性骨折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或延缓脆性骨折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医院将进一步支持脆性骨折科学防控体系的建立,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杨惠林教授在采访中还表示,该大数据平台是医院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有望为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优化治疗策略以及制定医保政策等提供平台支撑。大数据平台的上线将有利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减轻痛苦,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关注骨质疏松的预防,定期体检,增强体质,早期治疗。

  冯元 陈煜

标签:脆性;骨折;骨质疏松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