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3月,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打造“红齿轮‘1+N’”党建品牌,将姑苏IP创意产业园内的34家非公企业聚在一起定期开会、分享、读书,组成一个有凝聚力、互助力的大家庭。街道还将产业园所在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直接搬进园内,该社区也成为姑苏区首个入驻产业园的社区。社区入驻产业园,既是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拓展深化,也是对传统社区党建的丰富发展,平江街道创造性地实现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两大领域的有效整合。
在此过程中,街道通过“党建+”吹响党员集结号,以“产业园—社区”为共同体建设,通过党建共建、资源共享、互助互联、共议共商,形成共建共创共融新枢纽、新平台,为惠民惠企注入“红色新动能”,让辖区群众真正感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的实效和福祉。
姑苏IP创意产业园位于东中市27号,总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由16栋单体建筑组成。目前,已有30余家知名文创企业入驻产业园。一方面,园内年轻创业者众多,如何将党建引领落实到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实处?另一方面,园内一些闲置资源如何更好地得到利用,用来服务周边群众?让“党建”动起来,引起了基层管理者的思考。
今年3月,平江街道创新性地将香花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植根”姑苏IP创意产业园。该社区也成为姑苏区首个入驻产业园的社区。产业园旧址为苏州手表厂,何不以传承古城记忆、遗存,延续制表匠人的工匠精神为群众办实事?为此,平江街道在香花桥社区打造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红色齿轮为标志、以齿数象征服务内涵的“红齿轮”党建品牌,突出“围绕一个核心,拓展延伸多项服务”的“1+N”网格联动模式,链接姑苏IP创意产业园党支部的资源,相互驱动,发挥合力效应,建设为民服务“红齿轮”。
产业园联结着所在社区和周边居民,三者唇齿相依。当“红齿轮”转起来,产业园的角色也由原本社区的服务对象,转变为提供服务的一方。据香花桥社区党委书记陆允青介绍:“我们建立了居民群众服务需求动态征集机制,定期梳理区域内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以‘居民群众点单、社区党组织下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的模式,为居民提供服务。一系列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得到了姑苏IP创意产业园党支部的认领,他们也从原本社区的服务对象转变为提供服务方。”
平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琰表示,街道将继续以“红齿轮”党建品牌探索和做好“时间银行”“红色便民”“红色传承”等服务项目,让红齿轮的红色新动能有力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成为居民群众生活的“红色港湾”、党员群众教育的“学习基地”、产业园发展的“红色引擎”。韩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