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随着冬季的到来,雪里蕻也上市了,老苏州们也纷纷开始忙着腌菜,为过年做起了准备。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的老苏州顾玉玲阿姨每年都会在小雪节气时买一些新鲜的雪里蕻,用老方法将雪里蕻腌制苏州美味。
腌雪里蕻已经腌制了30年,每年周围的老苏州都会向顾玉玲要点尝尝鲜。以前住在农村,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会腌菜,现在家家户户住进了楼房,农田少了,新鲜的雪里蕻越来越少,腌制雪里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很多老苏州因没有器具、没有存放的地方、没有晾晒的地方而放弃了老传统,他们为了方便,不在家腌制了。顾玉玲担心小雪腌雪里蕻这个传统习俗会消失。
近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的十几位新、老苏州相聚在一起,共同制作餐桌上的美味——雪里蕻,为深冬做准备。居民们早早地来到了活动室,开始为腌制雪里蕻做准备,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准备材料,有的将缸洗干净、擦干,还有的将洗净、晾晒的雪里蕻从绳子上取下,放入盆中备用。只见张惠珍阿姨将粗盐均匀地洒在缸的底部,拿起两棵雪里蕻放入缸中,顾玉玲穿上雨鞋套上干净的脚套,双脚踩到缸中边踩边和新苏州们讲着腌制雪里蕻的要点,一层粗盐一层雪里蕻,每放一层雪里蕻需要用脚踩5分钟,将雪里蕻的水踩出来这样雪里蕻才不会坏。放菜、撒盐、踩踏……原本翠绿的雪里蕻逐渐变成了深绿色,散发出特有的清香。当顾玉玲将雪里蕻踩好后,她将另外一个大缸搬来压在了雪里蕻的上面。“让我一下,这个石墩要放在缸里。”张惠珍搬着重重的石墩喊道。她将重重的石墩放入缸中,再将水倒入缸中,增加压力。张惠珍笑着说道:“石墩越重越好,这样才能把菜压透。”新苏州们看着阿姨们娴熟的动作连连夸赞。顾玉玲告诉大家,腌制还没有结束,每隔一周要给缸里的雪里蕻“翻身”,将底下的放到上面,将上面的放到下面,放好压实后继续将重物压上去,这样翻身两次,再过半个月,雪里蕻就能出缸食用了。
那么这雪里蕻该怎么做才更好吃?雪里蕻和什么菜搭配最鲜美呢?顾玉玲告诉大家,雪里蕻来者不拒,荤素皆宜。素可以炒毛豆、炒冬笋、炒茭白、炒百叶、黄豆芽,荤可以炒肉丝、炒鱿鱼、烧鲫鱼。所以,它无疑是入冬前腌制蔬菜的一个好选择。冬天已经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本次活动的开展既提醒社区居民冬天将至,要多多保暖,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场共同动手制作传统美食的机会,让更多的居民了解苏州的传统,让苏州的美食文化一直流传下去。
沈瑜红 孟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