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九华镇葛云飞:将履职答卷书写在田间地头
2023-03-30 17:2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陈璐璐 何佳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双重身份意味着双重责任,始终坚持将群众牵挂的事办好、把人大代表的职责履行好就是我的使命与责任。”在如皋市九华镇人大调研乡村振兴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九华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局长葛云飞这样说道。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她在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尽职尽责当好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书写着一个基层干部的实干与担当。

  做粮食安全守护人

  “仓廪实,天下安。” 身为九华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局长,葛云飞始终紧盯农业生产,着力改善该镇农业基础设施。为解决机械化作业的难题,她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九华镇民生实事项目。她将目光瞄准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科学种植技术的引进,大力推广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3908、南粳46等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先后起草下发42篇农技资料进行指导,确保全镇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此外,她还注重农业品牌建设,以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及小麦绿色生产基地为抓手,通过集中培训、踏田会诊、微信提示等方式,组织农技人员对全镇24家规模种植经营主体、30多个育秧大户,在各个关键时期进行全方位进行重点指导。在她的努力下,九华镇2022年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3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87万亩,新增绿色农产品3个、有机产品4个,新增高效优质水稻种植示范片5000亩、绿色小麦基地22000亩。

  做乡村振兴领路人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旺。”九华镇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较好,但农业相对薄弱。如何更好将代表作用发挥与推动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将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加踏实有力成为葛云飞一直思索的问题。“走出去”是她想到的第一个答案。为让本土产业更快“走出去”,葛云飞积极参加市镇代表活动,在与各级代表的交流中,她逐渐打开思路。在2022年的“百企联百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中,她主动靠前服务,指导各村与企业双向自愿结对,洋港、赵元、马桥、龙舌等村居完成了联建,预计每年将为村里带来80万的收益,实现了经济效益看得见的飞越。“走出去”的同时,葛云飞还努力将规模农业项目“引进来”。依托全镇三个片区的资源禀赋,依据各片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构建“千亩水产养殖、千亩特色蔬菜、千亩绿色稻米”的产业布局,先后引进了营防状元蔬菜有限公司等12个规模农业项目,带动了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她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指导马桥村成立南通玖祥商贸有限公司、镇级成立华杏农业有限公司,由各村(社区)合作社统一入股,投资发展光伏发电、农产品销售等项目,为村集体收入注入源头活水。

  做群众权益维护人

  “在其位,谋其职。”葛云飞深知为民履职责任重大,总是在工作间隙坚持学习人大有关知识,积极参加市镇人大代表培训学习活动,努力提升代表履职水平。她把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贯穿于人大代表日常履职、本职工作中,做好群众权益的维护人。在走访中,她了解到龙舌村有一条180米的断头路,因农户矛盾长年失修,一到下雨天周边群众怨声载道。在得知该路为全村唯一未实施硬化的通居道路后,她积极向镇人大反映,建议将该路纳入高标准农田工程组织实施,并亲自协调施工过程中的矛盾,2022年6月该通居道路硬化顺利完工。她时刻牢记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 ,始终把“农民增收、农民受益”作为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在了解到九华镇杨码村薛永炎家庭农场急需技术指导后,积极与省农科院、沿江地区农科所联系对接,定期邀请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采取“六统一”科学化管理方式,创建了“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成果示范展示基地”、“亚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30余户种植地方特色蔬菜,使每户年均增收二万元。

  谈及接下来的履职计划,葛云飞表示,将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履职原则,以自己多学习、多跑腿、多办实事,换来乡村振兴发展更快一点、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更高一点。

  (陈璐璐 何佳)

标签:振兴;乡村;人大代表
责编:钱海盈 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