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竹行派出所紧紧抓住“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时机,强化党建引领,以民意为导向,做实“1+2+N”社区警务机制,狠抓“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总体目标,紧扣“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三项重点,有力提升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0年,竹行派出所被评为一级派出所,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5次,获评江苏省南通市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党员集体等。
主动靠前,甘为矛盾纠纷的“减震器”
今年8月28日,辖区某工地负责人来到竹行派出所反映,称工人于某在做地面清扫工作时右脚不慎被砸伤,在工地上闹着讨要说法。社区民警张陈磊立即赶往现场,经过反复协调,于某拿到了赔偿款,及时化解了随时可能升级的矛盾。
靠前站位,加强情报预警是竹行派出所化解矛盾的制胜法宝,南通竹行街道作为远近闻名的“钢丝绳之乡”,曾有260余家规模不等的钢丝绳企业,近20000名的钢丝绳从业人员。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竹行辖区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方面矛盾增多。该所立足实际、主动攻坚,矛盾纠纷全部妥善处置,辖区没有发生有影响群体性事件及民转刑案件。
他们还凝聚合力,对矛盾实现有效化解,探索出“一员一站四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为群众在家门口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形成了从全环节闭环式管理和精准施策、精准调解格局,做到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
近三年来,竹行派出所凝聚合力,共协调处置重大矛盾纠纷426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辖区连续5年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引起的恶性案事件,今年以来实现零进京信访登记。
主动参与,甘为风险防范的“安全阀”
竹行辖区实有人口共54967人,其中外来人口占实有人口46%,人员流动性较大,治安形势较为复杂。工作中,该所落实“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甘为风险防范的“安全阀”。
今年6月,社区民警于洪春在某花园小区走访中得知,44幢某住户家中总在夜里嬉笑打闹,噪音很大,影响居民正常休息。于洪春通过了解得知这是典型的合租房,私拉乱接现象非常严重,他立即联系房东及相关企业负责人,有效消除了风险隐患。
竹行派出所通过“警网融合”将人口管理、安全监管、治安防范、矛盾化解、信息搜集5方面20项具体工作纳入网格任务清单,建立警格网格叠加的责任体系,联合辖区6个社区、74个网格长、272个网格员和150名志愿者形成安全监管合力,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情报信息收集网络,他们紧盯寄递物流企业、危化品单位、群租房等安全监管重点,滚动开展联合清查,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创建了星怡社区、竹韵社区等一批平安法治示范社区。2021年以来,辖区刑事发案数、黄赌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10.4%和37.2%。
该所还对辖区违法犯罪发案特点、多发部位等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合理划分巡逻区域,及时发现处置各类重大隐患苗头,最大限度压缩犯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去年以来,该所通过联勤联防模式,巡防抓获嫌疑人63名、破获各类案件58起。
主动服务,甘为警民融合的“连心桥”
竹行派出所充分发挥公安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民警引领示范作用,将基层党建作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实施“红色细胞”工程,打造最强党支部,选树党员示范岗,不断强化爱岗敬业精神,激发全警为民服务的热情,甘为警民融合的“连心桥”。
今年3月28日下午17时30分,户籍窗口党员民警方媛正准备收拾资料下班,辖区刘女士急匆匆地来到派出所窗口,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身份证过期事宜前来咨询。方媛安慰刘女士不要着急,吩咐她等孩子晚自修结束后带过来,走绿色通道办理。晚上七点30分,刘女士按约带着孩子来到派出所,方媛为其儿子办理好相关手续,解决了刘女士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竹行派出所社区民警利用集中培训、微信提醒、视频教学等形式,推送反诈知识1000余次,有效压降案件发生。(席如明 何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