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热爱学习、投身实践,是业务能力超强的业务骨干;她辛勤耕耘、拼搏进取,是待机时间超长的工作狂;她心系群众、服务为民,是细腻柔情的超暖警花。由南京市文明办、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和江南时报共同推出的“青年模范”活动,今天推出的是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新街口站派出所三级警长许华超。
从警5年来,许华超默默坚守在地铁新街口站这方圆不到1平方公里的辖区里,以“超人”的冲劲、干劲和警花的善良、柔情,成为派出所乃至全分局著名的“女超人”,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22年,她参与各类案件百余起,抓获违法行为人95人次,救助困难百姓4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上百万元,获得群众感谢信、锦旗20封(面)。
辛勤耕耘、拼搏进取
她待机时间“超”长
谈起许华超,派出所同事的第一印象就是“充电半小时,能熬一整夜”。因为拼搏进取和“超长待机”,她被同事称为“超哥”。
6:30起床,7:30来到站点;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到安检闸机处立岗;9:00参加地铁交接班会议,了解对方工作动态;随后巡逻,有警接警,其间见缝插针审核卷宗、处理平安合伙人相关工作,直到晚上10点多甚至11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次日原本可以休息,她又早早出现在岗位上。对于许华超来说,这只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常。
作为全国首支地铁公安女子巡防中队第三任中队长和驻站民警,许华超在地铁新街口站这个犹如地下迷宫一般的交通枢纽点进行巡逻盘查、安检监管、接处警等各项工作,日巡超过2万步是常态。这仅仅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此外,她还是案件侦查员、分局专职法制员,常常通宵达旦研究分析各类案件情况、做卷宗审卷宗,对执法要素进行全流程监督管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更是经常夜以继日。“轨道交通客流密集、空间狭窄,一定要与时间‘抢赛道’,与病毒‘抢起跑’。”最忙的时候,许华超连续一个月吃住在所里,常常是72小时连续作战,短暂休息后,又开启下一个72小时。
砥志研思、精益求精
她有业务“超”能力
在许华超看来,仅仅“超长待机”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充电为自己“续航”。从警伊始,面对接处警、案件办理等各项日常警务实战,她明显感到知识储备不足,为此,她制定学习目标,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实践。在参加工作后短短三年内,她陆续一次性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并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
过硬的法律知识储备,给了许华超强大的工作底气。2020年,她加入分局代表队,参加市公安局法律知识竞赛,为分局获得竞赛团体一等奖作出积极贡献。当年10月,凭借精湛的警务实战技能,她被市公安局评聘为兼职教官,是分局教官中唯一的女警,也是市公安局为数不多的警务实战技能类女教官。2021年,她代表分局参加全市公安机关教官教学技能竞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七、专业分局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个人射击成绩在21名参赛女教官中位列前五。
心思缜密、细腻柔情
她服务群众“超”暖心
南京地铁新街口站号称“宇宙中心”,是南京地铁客流量最大、警情最多的地铁站,其中救助类警情占总警情一半以上。在繁杂枯燥的工作中,许华超敏锐地察觉到,救助类警情中,70%-80%都是遗失物品。通过警情收集和数据分析,她发现,遗失的物品中有很多是证件,一方面是证件补办程序繁琐,另一方面却是大量证件无人认领而在警方滞留。如何让流浪的证件和失主实现“双向奔赴”?2021年,许华超牵头创造性开发“失物检索”微信小程序,及时将遗失证件录入平台,成功打通失联证件归还这桩为民小事的“最后一公里”。小程序上线一年以来,共录入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学生证等各类证件1200余件,发还730件。
新街口地铁站商铺林立,其中快餐快饮行业占主体。2021年,面对电诈警情多发的严峻形势,许华超将民警自主设计的卡通化反诈宣传贴纸张贴在奶茶杯、咖啡杯、果汁杯、外卖盒上,并辐射商铺墙面、收银台等区域,让反诈知识“随杯而走”,触手可及。此外,她还结合辖区特点,在新街口站大圆盘处张贴自制的反诈式指路地贴,并联合中国农业银行秦淮支行、南京救援队等地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反电诈现场宣传活动,最大限度提高乘客反诈能力。这场以“暖杯工程”为名的反诈系列活动,也作为地铁公安分局“地铁2021守护行动”的内容之一,被市公安局列为党史学习教育“十大惠民措施”。
(宁公宣 梅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