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手”到“三向”
2022-07-29 14:24:00  作者:徐少有  
1
听新闻

——由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说开去

人生有“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其中,就有独树一帜的“棋”。在围棋中,存在“本手、妙手、俗手”三种下法。“本手”下法中规中矩,“妙手”讲究惊人且出彩,而“俗手”则是乍见合理、实则易损的下法。这“三手”棋招,不由得使我想起人生的“三重”境界。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三重”境界,在我看来,那就是人生的“三向”境界——志向、心向、取向。

如果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比作“志向”,那么,对于当代青年而言,在有限的人生中,尽头即为此岸。青年,从来都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维系、休戚与共。青年志则国志,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特别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要以其国际化的视野,拓展生命的宽度,同向同行、向上向善,生逢盛世,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肩负历史责任和担当。

那么,对青年人而言,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拓展人生宽度呢?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年轻人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同时,还要回望历史,珍惜当下,放眼未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需要经历多少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其间,就是要在勇创人生梦想的青春赛道中,追逐成为一束光,好似旭日东升的一道彩虹。滚滚大江东逝水,奔竞不息向未来,心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果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作“心向”,那么,人生的无尽则是彼岸,即是在求索真理之旅中,给予浮萍般的生命以厚重与深度。阅尽万里孤帆影,“轻舟已过万重山”。就像我国“两弹一星”钱学森、程开甲、孙家栋、屠守锷、任新民、黄维禄、姚桐斌等老一辈科学家,葆有一颗爱国的情怀并矢志不渝,在积贫积弱的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决然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克服重重困难险阻后回到国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中,在筚路蓝缕中勇于开拓创新,在天地间奏起壮丽交响乐!这种“两弹一星”精神,不仅令科学家们书写出感天动地的民族丰碑,也必将青史永垂,更将不断地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奋发前行,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要想以“心向”赋予人生以动力,便要找寻到心之所向,并为之奋斗,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精彩,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中国沧桑巨变的发展缩影。回顾历史,自近代以来,正是因为我国无数革命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众志成城,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从此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回望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复兴历程,一起感受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迎来如今的盛世辉煌,共同见证光荣与梦想,并将荣耀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浩浩汤汤,观澜神州,山河峥嵘,家国同梦,必将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骨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我们其实已经有许多这样的先贤。而这些人,也是挺起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

树立“志向”,提升“心向”,才可观“取向”。

现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一个多元化发展和多样性文明的全球化新秩序格局下,依然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而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与碰撞,使得部分人的内心深处不免产生了角斗场般的心理博弈,并且呈现出一股“拉锯战”的态势。就我们个人而言,作为芸芸众生中的凡夫俗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应当冲破安于现状的思想枷锁,更要摆脱任何“躺平”的心态。要知道,沉睡在慵懒的心理上“摆烂”,便会在精神的内核中埋下不思进取的颓废阴霾。

如果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比作“取向”,那么,人生将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无界的视界在有界的世界中只不过是人生的渡岸而已。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真乃见微知著。流韵岁月的积淀中,我渐渐地读懂了古代先贤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基因密码,感受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沉浸式生命体验,他之所以永远活在审慎自己、警醒自己的人们脑海里,是因为他始终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拷问着灵魂,故而其心底里亦从不发出无病呻吟之声。

由此可见,“志向”是人生“本手”的基石,“心向 ”是人生“妙手”的精神升华,而“取向”则暗含了几分“俗手”的物欲膨化。平心而论,“本手”“妙手”“俗手”其实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富有一定的思辨性、审美性、达观性的,其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发现内在规律在其背后的必然性,甚至还可以相互转化。

不过,在这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思维认知,都是以偏概全的,换句话说,至少是不全面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抗与割裂不是出路,忘记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骄傲自满,甚至妄自尊大藐视世界,我们必然会倒退。正如在黑与白的对弈世界中,每一颗棋子的功用,就是在刀光剑影中发挥其效能,进而亦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自然而然,有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脱之感,达到“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取向。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镜鉴,且行且省悟。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闲敲棋子落灯花”。由棋艺的“本手”“妙手”“俗手”之中,可窥见人生的“三向”境界,并由此赋予“心中有信仰,爱中有情思,脚下有力量”的精气神。在进取激昂的人生旋律中,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仰望星空,拥抱宇宙之广;脚踏实地,再启蝶变之路。从而创造一种“自我、无我、忘我”的人生境界。

从“三手”棋艺到“三重”人生再到“三向”境界,可知人生需要灵活运用“变”与“不变”:思想上坚守初心如磐、信念如山,行动上则要躬耕不辍、创新不止,从而绽放生命之花,缔造一个从“必然王国”驶向“自由王国”的传奇,纵使 “山穷水尽疑无路”,亦可“柳暗花明又一村”。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文明的门槛上,我们便可凝眸有形空间,展望未来。当使命在肩,人生顿生万般可能,从此便能踏浪前行,俯仰天地,吐纳万象!徐少有

标签:
责编:杜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