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红色家书,追寻红色印迹
2021-11-29 22:4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云凌 殷文静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通讯员 王云凌 记者 殷文静)由南京市文明办、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和江南时报共同推出的“感恩南京·闪闪的红星”活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通过沙洲街道中城社区开展的“红色家书”诵读活动,致敬老一辈革命家。

  《红色家书》承载着人格和亲情、蕴藏着智慧和力量。这些红色家书不仅是最真实的党史读物,也是最生动的红色教材,透过这一封封充满着情与义、浸透着血与泪的家书,让大家真切地领悟到了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初心,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舍我其谁的担当,触摸到了革命先烈忠诚勇敢的灵魂。学习红色家书,是学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风范。

  近日,由建邺区全民阅读办、建邺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南京市建邺区社区培训学院、建邺区全民阅读促进会、建邺区沙洲街道中城社区教育中心承办,在沙洲街道中城社区开展了以“阅读红色经典,追寻红色印迹”为主题的红色家书诵读活动。

  此次活动以南京师范大学刘海雯讲师为社区居民诵读毛泽东、夏明翰等革命先辈书写的家书为开场,逐一分享了每封家书的出处和背景。穿越历史硝烟,重读这一封封感人肺腑的红色家书,社区居民无不肃然起敬。

  当老师在现场诵读《毛泽东致表兄文运昌》时,社区居民了解了革命时期毛主席的坚定信念。毛主席在回信中拒绝了文运昌希望到延安谋一份薪水丰厚的差事的要求,并指出“家境艰难……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对于文运昌想来延安谋生的想法,毛泽东说“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毛主席的朴实无华、字字铿锵的家书,不仅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毛主席对家人的不舍,更多的是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

  在诵读革命烈士夏明翰的《给母亲的信》时, 社区居民感受到既有他对母亲的拳拳之心,也有他甘为革命牺牲的崇高精神。他很担心自己牺牲后母亲因失子之痛而伤心,在信中恳请母亲“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要看到前途和光明。革命先辈们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性命,这种强烈的信念感和慷慨赴死的勇气,让居民们深为震撼,唏嘘不已。

  还有,“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于1950年1月21日写给儿子谢子谷、谢廉伯的信,体现了他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崇高品格,他在信中强调孩子们“要靠自己”,“父母管不了许多”,同时希望在家乡的孩子们能够多从事劳动生产,尤其是在农事上多用心,而不能只想着找个闲差度日。还有朱德元帅于1965年4月9日写给儿子朱琦的信,教导他要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参与活动的一位居民动情地说:“我虽然不是红色年代里燃燃火炬般的英雄,但是我也要成为新时代里的一小盏灯,默默发光发热!”

  此次诵读家书活动对社区居民来说既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也是一次家风家训的传递。让大家深切感受革命烈士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从红色家书中重温历史,以实际行动诠释心中信仰,传承红色基因。大家纷纷表示将会继承革命先烈忠诚如铁的精神、恪尽职守的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为社区各项事业进步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好家风促进好社风,中城开展“红色家书”诵读活动,引导广大社区居民从红色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家风,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感恩党、感恩新时代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奋斗动力。下一步,中城社区将持续开展家风家教和红色经典阅读系列活动,传承伟大的红色基因,汲取无尽的前行力量,充分发挥好文明社区示范带头作用,生动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落地生根的鲜活实践。

标签:家书;社区居民;建邺区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