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6月21日,2021年南京创新周启幕,再次将南京推到了创新的聚光灯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院士、嘉宾、企业家汇聚南京,为南京这座美丽古都带来了满满的能量和创新的智慧。
秦淮源头、无想山下的溧水高新区深入贯彻南京创新名城建设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加速发展智能制造、大健康等主导产业,打造研发、孵化、产业化全链条科技创新阵地,推动形成引领长三角的先进智造集群。绿色、科技、未来已成为溧水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和主旋律。
启迪思路,激荡创新智慧
2021南京创新周期间,溧水高新区(溧高投公司)瞄准全球创新资源,先后举行第三届中国社区厨余资源化利用研讨会暨社区堆肥培训会、第十三届南京留交会溧水专场溧智创业营第四季第一期暨欧亚科学院(中国)全球博士创新共同体海外创新资源对接活动、2021年“一带一路”仿生创新设计产业化论坛。
6月26日,2021年南京创新周系列活动溧水专场——2021年一带一路仿生创新设计产业化论坛落下帷幕,这不仅是一次凝聚高端智力、激荡创新智慧的盛会,也是一次溧水借四海之力、集八方之智的创新实践,是溧水仿生设计产业领域的一次产业发展思路升级。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3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国内外著名学者汇聚一堂,就新时期仿生创新设计进行学术交流,相互分享研究成果,启发科研思路,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国际仿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了溧水与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仿生学科整体国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论坛现场,南京溧航仿生产业研究院展示的柔性黏附抓手备受关注。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一只装有柔性黏附材料的机械手臂将鸡蛋轻轻拿起,然后放到指定位置,除了鸡蛋,200克重的芒果和不到10克的小圣女果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博士王刘伟介绍,机械手臂之所以如此灵活,秘诀就在于末端安装的柔性黏附材料,具有稳定黏附,高效脱附的特性,来自南京溧航仿生产业研究院。该研究院是南航仿生结构与材料防护研究所戴振东教授人才团队与溧水区人民政府合作成立,致力于推动仿生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孵化、引进创新企业,目前已研发产品及项目7个,柔性黏附材料就是其中之一。其研发的仿生壁虎机器人已在2019南京创新周亮相。
仿生壁虎机器人利用了稳定黏附的特性,今年的柔性黏附抓手还增加了高效脱附的性能,可用于抓取易破的浆果。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研究院结合溧水特色农业中的“五莓”种植,正在研发可以用于“五莓”采摘到机器人,机器人可自动识别水果的成熟度对其进行采摘,同时不损坏果皮。
打造品牌,激发创新引擎
今年南京“创新周”上,溧水高新区的南京浙溧智能制造研究院的下肢步行康复外骨骼产品、南京溧航仿生产业研究院的仿壁虎机器人等“黑科技”亮相。每一项“黑科技”的背后,是溧水高新区聚力招才引智的努力。
溧水高新区(溧高投公司)更大力度开放创新、结对结盟、国际合作,大力集聚国内国际创新资源,厚植“科创森林”。在一企一策基础上,今年首创“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关联企业”结对结盟机制,完成结对联盟项目近20项。目前,高新区13家新型研发机构及研究院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申请知识产权619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其中,东南抗震院孵化引进企业15家,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在库企业1家,今年预计年营业收入8000万元。
实施高企培育、无想山英才计划,做优无想山财经名片、溧智创业营、资本学堂等品牌,建立“兴业无想无限想象”创新创业平台。目前高新区3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3家。在大力引培高企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三年来共引进培育高企221家。集聚高层次创业人才68人,科技顶尖专家4人,创新型企业家3人。引进邓伟文教授团队,引进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0人,其中国内外院士5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8人、长江学者4人。今年还成功举办了首届无想山财经峰会,溧水为峰会永久会址,无想山财经名片逐步打响,溧智创业营路演等品牌活动已成精品活动。
提升承载,铸就创新高地
溧水高新区(溧高投公司)大力拓展载体,牢树服务服务理念,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速构建“无限想象”创新创业生态。
高新区推进“科技研发在幸庄、生产制造在联动区”的研发生产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核心区幸庄科技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023.6亩,作为研发总部,一期15万平米分为综合服务区、众创空间、生活空间、科技研发、独栋总部六大功能区。
与幸庄科技产业园一路之隔的是配套载体幸庄人才公寓,总建筑面积10.1万平米,可为入住人群提供居住、出行、休闲、社交、学习、创业、就业等一站式服务。一期253套公寓投用后,入住率超八成,入驻的书店、篮球体育公园等已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据悉,幸庄人才公寓共720套,可容纳1400人,二期公寓及人才共享空间将于6月底投用,公寓配套嘉珑酒店装修工程预计12月交付,并加快5G+智慧园区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将园区服务纳入智慧园区客户端。
联动发展区建成永阳高标准研发载体、和凤高标准智能制造载体等100万平方米高标准载体,目前已入驻新能源智能专用车、细胞分选仪等项目。
强强合作,不断激活创新引擎。与南京市伙伴园区共建“研发飞地”,在杭州设立“一小时”飞地经济圈。由天安集团打造的天安未来生态城,总投资35亿元,被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一期预计入驻企业300家,聚集人才1万多人。
栽下创新载体“梧桐树”,以特色专业化园区服务精准“施肥灌溉”,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今年以来,溧高投建立企业服务专班,实行园区网格化管理。5月以来,深入走访调研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及各类企业共50家,走访企业负责人、一线职工150人次,共召开座谈会5场,梳理问题32个,现场解决问题12个。
溧智造,创无垠。溧水高新区,作为创新策源地、服务新高地、发展主阵地,将在溧水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为“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作出更大贡献。(钱争 吴康 刘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