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市闭幕。这次大赛,江苏选手勇夺12枚金牌10枚银牌5枚铜牌51优胜奖,金牌数、总成绩均位居全国第二。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举办的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全国性、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
本届大赛共设86个比赛项目,包括63个世赛选拔项目和23个国赛精选项目。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有关行业的36个代表团的2557名选手和2376名裁判人员参赛。本届大赛设金银铜牌和优胜奖,其中对各项目获得前3名的选手相应颁发金牌、银牌和铜牌,对前3名以外但排名在参赛人数1/2以上的选手颁发优胜奖。同时,为了鼓励各地参赛特别是支持西部地区参赛,设置了参赛队最佳奖和西部技能之星奖。
江苏省代表团派出了97名选手参加了全部86个项目的比赛。在比赛中,我省选手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在汽车维修(国赛)、CAD机械设计(国赛)、装配钳工(国赛)、砌筑(国赛)、木工(国赛)、社会体育指导(健身)(国赛);制造团队挑战赛、糖艺/西点制作、酒店接待、烘焙、电气装置、餐厅服务12个项目获得金牌,在物联网技术(国赛)、电子技术(国赛)、网络系统管理(国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国赛)、移动机器人、化学实验室技术、工业机械装调、混凝土建筑、CAD机械设计、商务软件解决方案10个项目获得银牌,在工业4.0(新)、机电一体化、油漆与装饰、工业设计技术(新)、3D数字游戏艺术5个项目获得铜牌,充分展示了我省技术能手的精湛技艺和职业风采。
根据人社部总体部署,自今年4月份起,江苏全面启动了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备战集训工作,通过赛接赛,赛套赛等方式,高质量开展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和国赛精选项目省级选拔赛,概括为四个关键字:一是“全”:全省动员、全民参与。各级、各地、各行业先后组织120余场市级选拔赛、5场行业选拔赛、86场省级选拔赛,共有40家职业院校和企业承办了省级选拔赛,33家职业院校和企业承担了省级集训任务。全省报名参赛达5000余人次,300余名选手参加了省级集训,开展各项目集训考核200余次,参赛人数、集训人数、集训考核次数等创下多个第一,规模空前。大部分赛项集训时间超过半年。
二是“优”:优选项目、优先支持。结合省情实际,建立省厅、市局和集训基地三级联动联保机制,针对优势项目和潜力赛项,与选手、教练建立点对点“直通车”,及时掌握情况,加强指导服务,加大投入力度,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
三是“高”:高水平组织、高质量保障。为提高备战质量,组织开展优势赛项教练培训,增强技术指导能力;统一安排选手进行体能训练和心理测试,积极调整和保障选手以最佳技能、最佳状态参赛;结合实际拟制技术文件130余套,争取社会支持,提供技术设备200余台套,为选手选拔和集训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是“重”:重视激励,重点培养。为了激励选手奋勇争先,并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江苏对本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教练和单位,将按照相关奖励标准,予以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在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参评专业技术职称、参评技能人才重点工程、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予以关心支持。
在比赛中,江苏代表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坚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贯彻到位。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强大精神动力,贴近赛场,鼓励选手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充分展现新时代江苏技能人才的风采。信息网络布线裁判员杨红伟父亲病危,赛前到重症监护室看望了老父亲后,毅然赶赴赛场执裁,也许这次看望就是永别。
二是深入到位。仔细跟踪了解比赛进展情况,认真分析选手的技能状态、精神状态,确保选手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参加比赛。代表团一到广州,团领导就赴现场逐一看望每个项目的选手,为他们加油鼓劲。
三是拼搏到位。按照赛前制定的计划,选手、专家、教练、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通力合作,认真踢好“临门一脚”,为每一个目标、每一块奖牌努力。电气装置项目选手余守安在比赛中遇到器件损坏的突发情况,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认真分析排除故障,高质量完成比赛任务,力夺项目金牌。
四是成果运用到位。一方面把广州之行作为同台竞技,展示江苏技能水平的机会,另一方面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技能人才工作、技能竞赛组织、技工院校办学经验,以参加比赛为契机,认真观摩交流。
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总体工作部署,将技能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范围,走创新之路抓职业培训,寻务实之策办技工教育,兴改革之举促人才评价,以有效之为强技能竞赛,在全国率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开展百万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培养了邓建军、孙景南、宋军民、宋彪等一批大工匠、大能手,全省共有大国工匠2人,中华技能大奖14人,全国技术能手295人,江苏大工匠21人,江苏工匠205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37.1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19人,打造了关心技能人才、爱护技能人才、成就技能人才的生动现实样板,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坚强的技能人才保障。展望“十四五”,江苏将聚焦“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持续创新实干,交出完美“江苏答卷”,预期到2025年,江苏高技能人才总量将突破500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将突破1000人。 通讯员李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