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和合文明”助力现代生活方式的构建
2020-12-13 18:5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言恭达  
1
听新闻

  中国书法文化历来呼唤崇高,要求走向德性化与人格化。艺术创作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认真思考如何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化和优秀国际文化的本土活化,创造性完成这双向活化,并取得成效。

  将艺术还原于文化,求真于经典,这是当下中国书坛人人需做的命题。守护文化灵魂,回归艺术心灵。本质意义上看,书法是文化,须“技进乎道”“文以载道”。

  中华民族讲究“和”“合”。“和”“合”二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单独出现。在殷周时期,“和”与“合”是单一概念。随着历史的推进,“和”“合”从单一概念发展到“和合”并用,再由诸子百家的阐述,促进了“和合”理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儒、道、释三家的论述,逐渐形成了意蕴丰厚的中华和合文化。

  中华文明是“和合文明”。和合是中庸、是包容、是友善、是合作,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是“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自归”。和合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唤起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安顿感,成为代代相传的东方文明基因。它是今天我们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理念,也是世界各种文明交流的有效载体。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类文明史的创举,是对全人类作出的伟大的文化贡献。“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自然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发展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以和为贵”的社会观……“和”文化始终唤醒中华民族全民觉醒的文化信仰。从尧舜时代的“协和万邦”“燮和天下”到春秋时期管仲发出的“和合故能谐”的“和”文化先声,为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价值的实现搭起了从个人、家庭到社会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文化的审美制定了基本法则。古语有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本,从社会伦理、审美心理到民族道统,构筑起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了和合文化的民族精神诉求。

  我们说文化是空间,文明是时间。中华文明是内足文明,它不向外扩张,养成了宁静、平和、自然的生存意识与生活态度。中国人典型的生活方式是礼乐生活,寄予一个民族更多的生命情调。这种礼乐生活方式的建立则依赖于不同时代中华民族各种形式与层面的人文教化与审美活动,形成民族集体记忆的社会氛围。因此,考量一个社会文明的最核心层面首先是全民生活方式的定位,而后才是围绕生活方式所展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社会体制改革。本质地看,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是这个时代全民教育、人格塑造的全景式扫描。因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是按照其独立的运行规则,彰显该时代的人性与精神。社会制度与秩序不能仅仅依靠律法来维持,还要依靠人文教化来实现。

  孔子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于新时代的文明而言,我们是否还能重温一下这一个体文化生命参照的历程?我想,这也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传承。它阐释了一个人个体生命链的不断充实、完善与丰富,从而完成人性的锤炼与提升。它让中华民族子子孙孙在自我修养的日常生活里思考个体与社会、义务与责任、享受与付出、物质与精神、利己与利他的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追求。

  中华和合文化已走到了今天历史的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成现代生活方式的合理构建与提升。这种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天地人互通互鉴的轨道上,表现为“天能生人,人能弘道”的信念。和合文明就是“大中之道”“中庸之道”。我们这个时代,如何让全民在财富围墙里冲破出来,赢得真正的人性本真,还原文化自信下的盛世生活?转换在物态竞争下浅层面的唯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提升到当代“礼乐生活”的构建中是一个路径。

  从传统文化生活进入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型,从传统人文精神到现代人文精神的转型,我们需要接纳并更新传统儒家学说与“六艺”教化关于人的文化生命的告诫,使其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延续生长并更具生命的活力,从而促进全民现代生活方式的养成。礼教、诗教、乐教、书教等本质上并不是单一的还原读经诵文的国学热潮,而是构筑时代的人文教化空间。在互联网自由宣泄的时代,现代生活方式的构建需要制度的保障与改革的完善,需要人文教化的深入、文化生态的净化,社会秩序的重组与改革制度的创新,需要以文化搭建起政府、社会、家庭与个人互联互通、互信共赢的心灵长桥,完成时代文化健康、有序发展,让全民在今天数字经济时代真正感受到生活美学的优质享受。

标签:文化;和合;生活方式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