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常州市武进区人大戚墅堰街道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强化“作为”意识,提高“能为”本领,找准“善为”路径,奋力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作为”意识
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障。成立街道人大代表党支部,强化支部功能,做到街道人大重点工作请示报、重大活动及时报,每季度向党工委专题汇报人大工作,始终确保政治方向不走偏。发挥支部作用,按照“三活动三提升”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和代表之家活动相互融合,在工房南区、东街牌楼巷等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中,党员代表积极履职,提出修复基础设施、在开放式小区试点引入物业管理等建议,为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以确立履职为民为理念,提高“能为”本领
聚焦民生紧扣热点,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全年开展专题询问2次,执法检查1次,现场调研和视察2次,组织代表集中接待选民活动3次,累计接待选民600余人次。启用代表e线小程序,通过线上“接单”,线下走访,收集到“增加小区停车位”、“老小区加装外部电梯”、“安装智能充电桩”等问题建议200余件,切实做到“五定”,定分管领导、定承办人员、定办理任务、定办理措施、定办结时限,实现见面率、答复率、群众满意率三个“ 100%”。
三、以丰富民主形式为抓手,找准“善为”路径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街道成立议政代表会,主动探索和拓展代表履职新路子、新途径。巩固提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新设立代表联系点,着力把“家”“站”“点”打造成服务代表、履职交流、工作监督、民情反映的重要平台。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中,建立“1+5”工作法,组建一支包案小组,建立五项工作机制,持续发挥代表一线作用,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人大戚墅堰街道工委将聚焦“两湖”创新区建设,紧扣“一园一城一示范”建设、经开区“12345”发展战略,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街道人大工作水平,推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邱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