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黄帝与炎帝及尧舜禹关系述略
2022-08-25 12:3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我们对炎帝、黄帝、尧、舜、禹的名字可能并不陌生,但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并不一定清楚。本文将通过《尚书》《国语》《史记》等大量历史文献梳理,在历史与神话之间穿梭,在人性与神性之间寻找连接点,通过对他们光辉业绩的简略陈述,以增强对他们相互间关系的进一步了解,以从中获得一份共同寻根的喜悦。

  一,黄帝与炎帝是兄弟俩

  黄帝这个人不姓黄,原名姓“公孙”,名“轩辕”。他生下来70天就会说话,天生具有神异秉赋,幼小年纪就像成人一样懂礼识事,长大后既聪明又机敏。黄帝的出生地,据唐代人考证是在寿丘(今山东曲阜境内)这个地方,但他又是在姬水这个地方长大,“黄帝以姬水成”,(《国语·晋语》)所以又姓“姬”;同时他又在“轩辕丘”这个地方居住过,所以又名“轩辕”“轩辕氏”。只因黄帝有“土德”祥瑞吉相,而土的颜色又是黄色,所以,这位“轩辕氏”大人又被人们尊称为“黄帝”。

  黄帝除了有“轩辕氏”、“公孙”及姬姓外,又号称“有熊氏”,因为黄帝的父亲少典曾经当过“有熊国”(今河南新郑一带)的国君,后来被黄帝继承了。

  黄帝父亲“少典”传是伏羲与女娲结合后生之的儿子。黄帝的母亲是“有蟜氏”的女儿。据《国语·晋语(四)》记载司空季子的话:“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就充分说明,炎帝与黄帝是同胞兄弟二人。也有记载说,少典与一个名叫女登(又名任姒)的女子结婚生下了炎帝,与一个名叫附宝的女子结婚生下了黄帝。如果依这种说法,那么炎帝与黄帝是同父异母兄弟了。但无论哪一种说法,炎帝与黄帝是兄弟是铁定的了。

  但在后来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兄弟二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终反目成仇,进行火拼,这是由于“异德之故”,虽然如此,“二帝用师以相济”,通过战争,形成不一样的“异类”姓氏,更便于“男女相及,以生民”。炎黄大战,最终却是达到了有利于子孙繁衍的效果。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有了这样的认识。

  炎帝是“火德”,火总是炎炎燃烧的样子,所以被人们称为“炎帝”。炎帝长于农业生产,稼穑里手,让跟着他的人们首先能解决填饱肚子有饭吃问题,所以其部落很快发展壮大了起来,人们尊称炎帝为“神农氏”,各诸侯方国一开始都听炎帝指挥。但是发展到后来,诸侯方国之间相互侵伐不断,“暴虐百姓”,而炎帝因为手中只有生产工具、缺少过硬的杀人武器,控制不住社会动荡局面,就这样,神农氏开始慢慢衰败了。

  而黄帝在注重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注重弓箭干戈制造,征服力明显比只专注于农业生产的炎帝要强。史载,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黄帝一方面自己修德立德,通过树立威信来征服别的诸侯方国,一方面对那些不顺从的诸侯方国直接动用“干戈”,武力讨伐征服,遂使“诸侯咸来宾从”。

  黄帝在“习用干戈,以征不享”时,在“阪泉”和“涿鹿”这两个郊野古战场上,先后打败了炎帝和炎帝的后裔蚩尤,从而彻底取代了“火德”的炎帝神农氏。 “轩辕氏”取代了“神农氏”,诸侯都来尊称黄帝为天子。

  从炎帝、黄帝二人发展轨迹看,应该是炎帝所在部落最先发达起来,是农耕文化的代表;而黄帝会使用“干戈”等冷兵器,并且能够训服熊羆貔貅䝙虎来作战(亦说为动物图腾崇拜的诸侯方国军队),带有游牧民族特性,是游牧文化的代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上古时就碰撞,华夏民族在文化源头就带有融合发展特点。从发展时间先后来看,炎帝的农业生产在先,黄帝的游牧业在后,所以后世称“炎黄”而不称“黄炎”,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而不说是“黄炎子孙”,也是历经沧桑岁月而沉淀下来的约定俗成。

  二,尧帝是黄帝的第五代孙

  据《国语·晋语(四)》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但只有14个儿子取得了有姓氏的资格,这14个儿子在传承过程中,最终形成12个姓。他们分别是:姬、酉、祁、己、滕、葴(亦作“箴”)、任、荀、僖、姞、儇、衣。根据“同姓为兄弟”原则,其中“青阳”与“夷鼓”两个儿子与“己”姓合一,亦有说“青阳”与“苍林”两个儿子与“姬”姓合一,所以就变成14个有权得姓的儿子最后只有12个姓传世。

  黄帝的“正妃”名叫嫘祖,是西陵国的女子,他们结婚后居住在轩辕之丘,嫘祖为黄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曰“玄嚣”,一个名叫“昌意”。

  根据中国最古老的官方史书《尚书·尧典》及汉代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我国上古“天下大同”时期出现的三位天下共主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嫡系裔孙,理清他们与黄帝的关系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们也是一次寻根问祖的集体行动。

  黄帝这一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强大。黄帝由正妃嫘祖生的两个儿子,开始是昌意的儿子颛顼称帝,很有政绩;颛顼生的儿子叫穷蝉,在颛顼死后没有能够继位,变成了庶人。这时,黄帝与嫘祖生的另一个儿子玄嚣这一脉开始衔接上了。玄嚣的孙子即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以颛顼“族子”身份继位。帝喾高辛生子放勋,这个放勋就是后来即帝位的帝尧。由此可以推算出,尧帝是黄帝的第五代孙。

  尧帝在位时间很长,开启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新纪元。史书称其“仁如天”“知如神”,靠近他时,其感觉如太阳照临、有葵花向太阳般的磁场,可见其亲和力十分迷人;远望尧时,如同被祥云覆渥、人与物均可享受到他德化膏雨般的浸润。尧帝为人,“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在他领导下,“九族”和睦,“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国内”是百姓安康,和睦相处;“国际”是和平共处,万国来朝。

  在尧帝时代,我国天文历法科研工作得到飞速发展。一年有四季、一年有366天已经推算出来了,并且已经知道实行“闰月”。

  为了“敬授民时”,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尧帝要求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位大臣以怀抱对昊天敬顺敬畏的心情来开展对日月星辰的问天行动,开展历法研究工作。尧帝让他们四人分别来到“旸谷”东方、“南交”南方、“昧谷”西方、“幽都”朔方即北方,进行一年“四时”气候变化、太阳与月亮星辰关系变化观察,最后得出了日出、日中、日永、日短的时候,太阳照临地球的时间长短数据,得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季节中的主要节气,如同今日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点。

  正是在姓羲姓和四位科学家(一说“羲和”为一个人)的辛劳和智慧下,当时就得出了一年有“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即366日的科学结论;并且知道了“以闰月定四时”,通过“闰月”方法来解决太阳、月亮与地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月大”“月小”问题,避免了一年四季出现错乱现象。我们今人所知的一年有365天,过几年就有一次闰月的结论,在尧帝时代就有了。我国天文气象历法事业的发展,在尧帝时代就形成了第一座高峰。

  尧帝在位70载后,向“四岳”发出号召,希望各路大酋长们能够向他推荐接班人,推荐的对象包括出生“贵戚”或已经“疏远”了的、落泊到民间的“隐匿者”。大家一致推荐当时已经30岁的光棍汉、被瞎子父亲瞽叟和后娘欺负、又被后娘生的弟弟象欺负、但却一直“能和以孝”的虞舜这位年轻人。

  既然“四岳”们一致称赞虞舜这位青年人,于是,帝尧决定,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同时嫁给舜,让她们“以观其内”,从内部来对舜进行考察。这还不够,尧又派自己的九个儿子来与舜相处,“以观其外”。

  舜从此结束了单身汉生活,与两位妻子和九位内弟来到了妫汭(guī ruì)即妫水河湾这个地方居住,(地点在今山西省境内)开始了小家庭幸福和谐生活。

  舜的母亲去世早,所以舜从小天性中就懂得对父亲孝顺、对家人和善。在被岳父尧帝安排到妫汭这个地方过小家庭生活后,舜还是放心不下父亲他们,于是又把瞎眼父亲瞽叟及后娘、后娘生的弟弟象接到自己身边居住。谁知这些人还是要经常欺负甚至暗算舜。《尚书》及后来的《史记》中,称舜是瞎子瞽叟的儿子,而他原先家庭中的三位为人品性是:“父顽,母嚚,象傲”,这里的“母”指后娘,“象”是后娘生的弟弟,他们三人是不守德义、不讲忠信、傲慢自大。舜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真是够呛。

  瞽叟他们被接到妫汭后,本来想大家有个互相照应,谁知他们继续向舜耍阴险毒计,几次三番,差点要结果了舜的性命。他们趁舜在仓廪顶上为防止漏雨而干涂泥重活脏活时,突然抽掉梯子,让舜在仓廪顶上下不来,并且又在下面纵火焚廪,想把舜给烧死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又趁舜在井底清理淤泥时“下土实井”,想把舜给埋在井底下活活压死。弟弟象早就动了要将两位嫂嫂占为己有的歪心思,所以每次都积极充当谋杀舜的主谋。

  舜在两位妻子和九位内弟的帮助下,一次次化险为夷、巧妙脱险,但事后又权当什么事情没有发生。舜给瞎子父亲和后娘及同父异的弟弟象是留足了面子,他们愈是要加害于他,他就愈是待他们“弥谨”,更加谨慎细微地服侍他们。舜在以自己的孝行和德能、在以实际行动来首先感化家人,使他们的品行走向端正。舜不仅自己做到了“修身”,还做到了“齐家”,他的为人品德得到了进一步检验,具备了“平天下”、当天下共主的潜质,令尧帝很是满意。

  于是,帝尧又从行政领导能力方面来观察和培养舜。尧帝让舜做一些“慎和五典”、熟悉百官等级职能、在帝庭迎送诸侯等方面的工作,舜完成得很出色,尧对舜的执政能力与社会交际能力也十分满意。但这还不够,尧帝还要从意志与毅力方面来考察舜。舜又经受住了“入山林川泽”、遭受暴风雷雨肆虐袭击而“行不迷”的考验。通过内外观察,尧帝深深感到,舜已经具备了“圣人”条件,将来可以接他的班。

  又过了20年,尧确实因年纪太老了,就让舜代替他执政,“摄行天子之政”,但还是没有将天下共主的位置正式传给舜,而舜这时已经年过半百50岁了。

  一直到尧“退居二线”8年去世后,舜才正式继位,当上了天下共主。史书明确记载:舜“摄政8年而尧崩”。由此看出,帝尧是实行了“终生制”。尧去世后,老百姓十分悲哀,“如丧父母”,“四海遏密八音”,自觉坚持3年不举行娱乐活动,以表达对这位华夏共主的深切怀念之情。

  三,舜帝是黄帝的第八代孙

  舜帝与黄帝关系如何?原来舜帝也是黄帝的后裔。

  舜帝本为贵族血统出生,他是由当年被废为庶人的穷蝉那一支发展而来。具体人物关系是这样的:舜的父亲叫瞽叟,鼓叟的父亲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由此说明,舜是昌意的第七世孙。而昌意又是黄帝的儿子,由此推算,舜帝是黄帝的第八代孙。

  如此看来,尧的辈分要高于舜三代,尧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舜,不仅是近亲结婚,而且在辈分上也乱了套,舜是娶了娥皇、女英两位姑姑作妻子了。当然,我们不能用今天的婚姻观来审判上古一夫多妻及“族内婚”与“族外婚”并存现象,由家族的繁衍兴旺、财富的守护往往是摆在第一位的。

  舜是由穷蝉这一支“皆微为庶人”后发展而来,带有东山再起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发现,当时的贵族阶层在落泊衰败、变成庶民后,他们的高贵血统仍然存在并被认可。当这些由贵族变为“庶人”的后裔中出现佼佼者时,照样可以赢得光宗耀祖的权利,照样可以接过天下共主的权杖。

  尧与舜的政权交接,尽管不是建立在直接血缘关系基础上,甚至被后人冠以“禅让”而歌颂,但从根子上讲,还是在“黄帝家族”内部的子孙中进行政权交接。尧帝在生前作出重大决定:“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没有将政权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而是传给了“女婿”的舜,从某种程度上说,虽带有裙带关系,但还是体现了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天下百姓苍生利益为重的崇高境界。

  舜在摄政和执政期间,政绩突出,干了几件大事:

  第一是启用重用“才子”们。他将同是黄帝后裔的高阳氏支脉、世称“八恺”的八位才子,将高辛氏支脉、世称“八元”的八位才子,将这十六位才子的作用全部发挥了起来,给他们委以重任,让他们分别在引导百姓按照时序节令来安排农业生产方面,在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来开展国民教育方面发挥作用,使这些在尧帝时代被冷落的贵族人才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天下也出现了风调雨顺、“内平外成”的国泰民安新景象。

  第二是惩罚“不才子”及“四凶”。在发挥能人才子作用的同时,舜帝又将同时黄帝后裔的帝鸿氏不才子“浑沌”、少暤氏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不才子“梼杌”,以及炎帝后裔中的缙云氏不才子“饕餮”列为“四凶族”,将他们“迁于四裔”,流放到东西南北最边远最荒凉的地方去了,同时也让他们负责抵御外来“魑魅”邪恶势力的重任。舜以此来告诫人们,为人不可以做“凶人”。这里的“四凶族”实即指不服从舜领导的四个部落。关于“四凶”,还有另一个版本出自《尚书·尧典》,其中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这里的“四凶”是指共工、驩兜、三苖、鲧,其中“三苖”应是指的一个部落。通过对“四凶”的惩处,收到了让天下诸侯臣服的效果。

  第三是“窜三苖于三危”。《尚书》及《山海经》和《博物志》等记载,舜在继任尧的位置后,炎帝后裔中有一支建立在“左洞庭而右彭蠡”即今湖北洞庭一带的“三苗之国”很是不服,他们在江淮荆州一带经常发动叛乱,他们的头领名叫驩兜。叛乱后来被舜镇压下去了,叛乱头领与他所在的部落被舜分开来发配流放,舜将驩兜流放到崇山即即现今河南嵩山的原始森林中,将整个三苖国的人全部流放到“三危山”西戎地带。对此,《史记》称之为“分北三苖”,将三苖国的人由南方发配到北方不同地方,以防止他们再聚众造反。舜帝“窜三苗于三危”,又曰“逐三苖于三危”“迁三苖于三危”。三危山,位于现今甘肃莫高窟对面。

  第四是团结重用尧帝政权时的旧臣工。这些臣工在尧帝时虽被重用,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舜帝即位或摄政时,进行了吏治改革,使他们有了明确职责分工。这些人包括:负责“平水土”的大禹,负责“五刑”法律的皋陶,负责“五教”思想宣传的契,负责“播时百谷”农业生产的后稷弃,负责原隰“草木鸟兽”山泽之事的伯益,负责天神地祇人鬼“三礼”祭祀的伯夷,负责“典乐”以“教稺子”的夔,负责“纳言”进谏的龙,负责百工之事的“司空”倕。但对尧时就重用的彭祖,舜对他的分工不甚清晰,应该是继续留在舜帝身边,负责御膳养生之类事宜吧?舜在这次组建国家级领导班子时,一共有22人,连他自己在内计23人,开了天下大同时代、国家级领导班子构成人数为奇数的先河。在这23人中,大禹的儿子启后来建立了夏王朝,契的后裔建立了商王朝,后稷弃的后裔建立了周王朝,华夏民族的未来希望在那一刻就呈现了。

  第五是对干部实行考核制度。作为一国之长,舜帝在组建完领导班子并进行了任务分工后,对刚被任命的22人进行了集体训话,对大家提出工作要求。他说:“汝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意思是说:你们这22人啊,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各行其职,要顺时而动,要依照天的自然规律来办事。舜同时也规定,要对他们“三岁一考工”,即三年考核一次,根据业绩情况进行“绌陟”,或提拔或降职或开除。对干部进行考核,从舜帝那时就开始规范化了。所幸这22人不负舜帝期望,“咸成厥功”,人人建功立业,其中尤以禹治水、“定九州”功劳最大。

  在舜帝英明领导及其国家团队的同心协力下,华夏帝国出现了“远近众功咸兴”、国家百业兴盛、四海之内全部拥戴舜帝的良好局面。

  舜在61岁时才代替尧的帝位,在位39年时,南方出现了政局不稳现象,可能是三苖残余势力还在不断造反。舜不顾年迈,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南巡狩”行程,以期察民情、求稳定、谋发展。但舜最后还是累死在了南巡途中,“崩于苍梧之野”,被埋葬在了江南九嶷山(均在今湖南境内)。

  得知舜去世后,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也不顾年迈,赶到南方要见舜最后一面。她们把眼泪哭干了,眼泪洒落在竹子上,最后变成了“斑竹”。她们后来双双投湘水而死,虽然没有见到舜,但她们要到另一个世界与舜会合。后来在南方楚地的湘水中,人们认为舜与娥皇、女英都变成了湘水水神,男神叫“湘君”,女神叫“湘夫人”,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战国时期的屈原在其《九歌》中,通过《湘君》《湘夫人》两首诗,反映了当时的祭祀场面。

  四,大禹也是黄帝的第五代孙

  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累死在巡视途中的帝王,属于死在工作岗位上。虽然如此,舜的突然去世,对天下稳定并没有产生太多影响,这与舜在接班人问题上体现的超人智慧与谋划在先有关。因为,舜在生前就向上天宣誓过,推荐大禹作为他的接班人。如同尧当年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一样,舜也没有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商均。

  再说舜去世后,在大禹的主持下,举国三年哀丧悼念结束后,“禹践天子位”,禹正式接过了天下共主的权杖,成了禹帝。从舜到禹,华夏民族再次实行了国家政权的“禅让”,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和人民的太平安康。

  究其实,大禹也是黄帝的后裔,其辈分比舜还要高。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的父亲鲧是“四凶”之一,与共工、驩兜同为尧时大臣。尧听取了四岳建议,让鲧去负责治水,但是,“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尧帝很是失望。在舜摄政期间,舜在巡狩时,发现鲧“治水无状”,没有章法和规划,并且经常采用堙堵的方法,违背了水往低处流的特性,致使天下大片良田被淹,百姓或被淹死,或流离失所。舜一怒之下,将治水失败、工作失职的鲧殛杀在羽山。后来大禹继续负责治水,明显带有父债子还的意味。

  再说鲧,他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如此推算,从禹到黄帝只相隔五代人,禹是“黄帝之玄孙”即大禹是黄帝的第五代孙。大禹与尧是同一个辈分,比舜的辈分还要高呢。正是鉴于此,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总结指出:“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禹帝在华夏民族发展史上,以吃尽千辛万苦、最终取得治水成功而名垂千古。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大禹治水瘦得“股无胈、胫不生毛”(《韩非子·五蠹》)的拼命奋斗、废寝忘食精神,今日想来,仍令人击节赞叹不已。孔子当年也曾连声慨叹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篇》)孔子对于大禹是没有批评的了,有的只是表扬肯定。

  与舜的人生结局相同,禹最后也是累死在了巡狩途中。当他在位十年时,“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在浙江绍兴会稽山麓有座大禹陵,那里就是安葬大禹的地方。

  禹在生前也选好了接班人,就是伯益。禹去世后,伯益主持工作,全国举行“三年之丧”悼念活动,结束后,伯益主动将位置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跑到箕山之阳,过起了隐居生活。个中原因较复杂,一方面可能是伯益辅佐大禹的时间太短,没有“摄政”经历,在百官中还没有树立起威信,“天下未洽”,关系还没有理顺;另一方面可能是大禹的儿子启确实是位贤德之人吧。

  在禹去世的三年时间里,许多大臣都跑到启那里去汇报工作,而不是到伯益那里去,他们都对外宣称说:启是“吾君帝禹之子也”。言下之意,启接禹帝的班是天经地义的。就这样,启即天子之位,称“夏后帝启”。“夏后”是复姓。从此,中国社会进入父传子的“家天下”时代,启建立了夏王朝。

  五,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尧舜禹时代结束后,中国社会进入夏商周“三代”。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的儿子启,其为黄帝后裔,已如前文所述。

  后来推翻夏王朝、建立商朝的是一个名叫成汤亦称商汤的人。商汤在鸣条这个地方打败了“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的夏王朝最后一位帝王夏桀,自己“乃践天子位”,取代夏朝而君临天下。这位商汤,正是尧舜禹时代的三朝元老契的后裔,据《史记·殷本纪》,商汤应为契的第十三代孙。

  契的母亲名叫简狄,是帝喾高辛氏的次妃,契是由帝喾高辛与简狄所生。尽管有“玄鸟生商”、简狄在野外行浴时吞玄鸟卵而怀孕生契的美丽传话,但契是帝喾高辛的儿子是不争事实。玄鸟生商的传说反映了殷商王朝开始出现鸟图腾崇拜信仰了。

  那么这位帝喾高辛又是谁?据《史记·五帝本纪》,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分属黄帝的儿子玄嚣那一分支。由此可见,契应该是黄帝的第五代孙。建立了商王朝的成汤应是黄帝的第十八代孙。殷商王朝仍然是由黄帝后裔建立,明矣。

  再说后来周武王打败商朝最后一位帝王商纣王后,建立了周朝。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朝的始祖是后稷名弃,由后稷弃到周武王,历经了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公季(即吴太伯和仲雍的弟弟季历)—姬昌(周文王)—姬发(周武王)15代。

  那么周王朝与黄帝及炎帝的关系又如何?周始祖后稷弃的母亲名叫姜原,对姜原身份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炎帝与黄帝后裔血缘关系的认识。

  姜原是帝喾高辛的元妃。姜原生后稷,也有神异感应。说是姜原在野外游玩时,见到“巨人”脚印,就用自己的脚去踩在巨人脚印上,谁知“践之而身动如孕者”,结果到期就生下了个胖小子。

  姜原十分害怕,认为是不吉祥的,曾将小孩丢弃三次,但都没有成功。丢在巷子口时,有马牛经过婴儿身边时,皆避之而不践踏,连牲畜都害怕伤害他;丢到树林时,又刚好遇到许多人在树林玩耍,根本没有机会;丢到水渠的冰上时,又有许多飞鸟飞来,鸟儿们用羽毛翅膀将婴儿覆盖起来取暖。姜原突然感到,这孩子一定有神异之处,母性慈善良心大发,就又将婴儿抱回家抚养了。由于被一次次丢弃,所以就给这小男孩取名“弃”。

  弃在孩童时就对种庄稼很有天赋,做游戏时都要想到栽种那些麻、菽之类;长大后,喜好耕田种庄稼,能识别土壤优劣,周边的老百姓都跟他学,解决了吃饭问题。弃的名声传到了尧帝那里,被聘为农师;后又被舜帝“后稷播时百谷”。“后稷”之“后”,在古汉语中作主管、负责解,即让弃来负责全国的庄稼种植。所以弃从此又号“后稷”,有时合称“后稷弃”。

  后稷出生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他的父亲也是帝喾高辛,可见后稷也是黄帝的第五代孙。

  后稷与商王朝始祖契是同父异母兄弟,区别只在于:契当初被舜封在商这个地方,赐姓“子氏”,所以他的后裔成汤又称商汤,建立的王朝叫商朝;后稷弃被封在邰这个地方,别姓“姬氏”。

  邰是后稷母亲姜原的出生地,史称姜原是“有邰氏女”。姜原姓姜,分明是炎帝的后裔。姜原的出生地邰是炎帝后裔居住的地方,也是后稷弃的外婆家所在地。黄帝的子孙与炎帝的子孙在邰这个地方实现了大融合。

  后稷的后裔一直发展到古公亶父时,在今陕西岐山周原一带才开始真正强大起来。到了姬昌即周文王时,姬昌还被商纣王封为“西伯”侯。后来,姬昌的儿子姬发即周武王在姜太公吕尚的帮助下,率领诸侯军队在孟津这个地方与商纣王决战,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周王朝。

  周王朝的建立,既是黄帝姬姓后裔的辉煌,也与炎帝姜姓后裔的巨大贡献分不开。作为始祖母的姜原,作为最后为周王朝打下江山而出谋划策的大军事家姜太公姜尚,他们这两位姜姓杰出男女出现在姬周王朝建立的字典里,已再次说明:炎黄子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来都是同舟共济、携手前进的,他们是永远分不开、关系也永远分不清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剪不断,理还乱”。

  纵然是后来的秦王朝建立,秦的祖先是帝颛顼的苖裔,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我们也可以说,是黄帝的后裔建立了秦王朝。汉代以还,更不待赘述焉。

  历史一次次表明,炎黄兄弟二人的子孙繁衍旺盛,人文根脉强大而又庞大。炎黄文化辐射力、渗透力已经覆盖到华夏大地每一寸土地。中国历史的发展正是由于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推动与付出,才使中国日益强大、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时至今日,我们放眼中华文明的发轫期,沐浴尧舜禹“天下大同”时代的春风,深深地感到:随着中华民族一次次融合发展与文化认同,民族基因在不断壮大,无论是生活在祖国大陆,还是身处港澳台、身处海外异国他乡的中国人,都在享受着炎黄文化的滋养,都是炎黄二帝的子子孙孙。

  就笔者“束”姓而言,河南境内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上有束姓人物出现;如果从《史记》《汉书》等文献来考证,束姓始于汉代“疎”姓,而疎姓始于春秋时齐国的“田”姓,田姓又始于“陈”姓,陈姓是由“舜”在妫汭繁衍而来,舜又是黄帝的后裔,脉络清晰,所以天下束姓(含“疏”姓)都是黄帝后裔。由此类推,华夏儿女们都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束有春 

2022年8月25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黄帝;炎帝;史记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