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力丰筋者圣”——我所知道的诗人、书法家吴国平
2021-11-28 19:2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瑞田  
1
听新闻


 “多力丰筋者圣”

——我所知道的诗人、书法家吴国平

□ 张瑞田

  应该说,内心世界最为敏感的是文学。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启蒙,的确让新一代的青年热血沸腾,遂成为新一代理想主义者。这一代人正是改革开放的先锋。

米芾《岁丰帖》 138cm×34cm

  作为军旅诗人,他的诗作自然充满血色,从对一个时代的无限憧憬,到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从单纯的歌者,又变成现实的思想者……他的诗歌,印证了一位文学青年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跋涉。

骑鹤登楼联 179cm×48cm×2

  诗人吴国平早已嵌入我的记忆,他的诗歌作品也是我文学阅读中的重要章节。有意思的是,我在少年时代培育起来的对书法的爱好,在青春将逝的时候突然热起来,抬眼巡视书坛,看到了吴国平的名字。吴国平,诗人吴国平,难道也是书法家吴国平?的确是,并且不是以诗人的名义所凸显的“名人书法家”,那种丰强秾丽、文质斑斓的书写,分明是专业书法家所为。看他的字,想他的诗,脑海浮现李廷华的一段话:“书法、文学、学术,虽从属不同文化范畴,然其内在素质亦每浑融。”

微雨杂花联 180cm×48cm×2

  吴国平的“双重身份”引起我的注意。这时,我正在鼓吹文人书法,我觉得当代书法文化缺失,正是文人书法崛起之时。只是当代诗人、作家,写字的热情很高,基础薄弱,很难以书法论之。我曾在《作家书法漫议》一文中写道:“研究当代作家书法,我们遗憾地发现,以往与传统有着血缘关系的文人字已经变异成缺少文化根基的名人字,其中的差异在于当代作家不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特性,没有投入一定的时间深入临帖,写毛笔字的技巧和感觉是硬笔书写经验的翻版,因此,字迹就显得单调、草率、随意,没有历史依据,更谈不上章法和意境。唯一可以称道的是其中的趣味性。这是由于作家文学修养、人生阅历客观带来的一种艺术情调。”显然,吴国平的书法不是“名人字”,是有历史依据,有章法和意境的文人字。

玄德 176cm×48cm

  从文人书法,到书法的“先文后书”,我对书法美学的要素进行了思考。结论是,中国书法史由文人书法主导,书法的形态是“先文后书”,因此,文辞是书法创作的动力源泉。这样的例证,在宋、明、清、民国时期,俯拾皆是,然而,到了今天却是难题。搜肠刮肚,无非是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姚雪垠、沈从文、台静农、李準、周而复、刘征等人,到了今天,更是凤毛麟角。

植松就石联 23cm×136cm×2

  当代文人书法的式微,首先是文人素质的差异所致。现当代社会学科分工细化,社会对文人的认知亦不是沿袭传统的价值判断,而是以现代汉语主导下的文化话语为核心要素。因此,对当代文人书法的认识,我们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背景,更不能无视社会转型过程中对文化标准、艺术标准的重新评估和重新确定。

陆游《赏小园牡丹有感》 60cm×48cm

  但是,这不等于说文人书法不会崛起,也不等于说,文人书法不合时宜。氤氲文人气息的书法艺术作品,一直是我们心中的上乘之作。

  对文人书法的思考过程中,得以看到吴国平的书法,眼睛为之一亮。不管是在展厅中拜观的书法作品,还是在书法集中读到的书法作品,我感到,吴国平的书法不离时尚,但,更靠近“文人”。当代书法由展厅主导,以竞技划分,模式化、趋同性严重。批评家对当代书法的诟病也在于此,横向取法,相互抄袭,文辞不清,丢字落字,暴露了当代书法家文化修养的不足和艺术精神的浑浊。吴国平的书法不以“视觉冲击力”取胜,笔墨稳定,气息含蓄,格调高雅。正如康有为所言:“六朝人书无露筋者,雍容和厚,礼乐之美,人道之文也。”

归有光《沧浪亭记》 69cm×45cm

  几年前,吴国平与几位朋友举办书法联展,那是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拜观他的书法作品。那天,吴国平也在,我们交流对当代书法创作的认识,他话语不多,偶有阐发,即见机锋。评判一位书法家的创作,作品是真实的存在,客观的依据。也许吴国平的诗人身份总是“先入为主”,影响着我对他的书法的理解。这也正常,是诗歌作品,让我知道吴国平的存在,看他的书法,自然与诗并论。

陆游《翌日早晴》 55cm×68cm

  吴国平习书,有数十年历史,入手唐楷,进而苏黄,在宋明手札中汲取养分,崇尚简约,追求逸远。这样的书写,由文人趣味性涵养,清理交融,“笔鼓宕而势峻密”,笔随情动,藏锋于心,不激不厉,境由心造。钟繇说:“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句话,适合对吴国平书法的认识。在笔法上,吴国平深得颜鲁公、苏东坡的影响,多力,重势,起笔平实,收笔稳健,结字谨严,章法自如,与当代流行的展厅书法拉开了距离,也极大超越了当代名人书法的粗陋、浅薄,以胎息传统的扎实功力和诗人丰沛的情感,重现了文人书法理应具有的文化光芒和艺术色彩。

谢安《兰亭》30cm×62cm

  这样的书写就是中国书法的本源。书法无需猛士之勇、草莽之野,汉字、笔墨相合,文化韵致自然生发。吴国平书法,古意、文气浓郁,稳健旷达。为此,我想起康有为的一句话:“形质具矣,然后求性情。笔力足矣,然后求变化。”“形质”与“性情”是书法缺一不可的现实构建和精神支撑,这也是文人书法家共守的文化原则。以此观吴国平的书法,自有结论。

  (作者系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文艺评论家)

 

  【书家简介】

  吴国平,笔名子羽。斋名及工作室号千淘居、净乃居、五车书斋、南亩轩。江西鹰潭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书法家、作家、诗人、歌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中国书协第五、六届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国家及南京市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南京江右书画院院长。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为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及前线文工团创作编导室主任。技术四级,文职二级,国家一级编剧。

  【获奖入展】

  书法作品曾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展、中青展和单项展,近百次参加军内外各种展览;出版书法作品集6部;百余件作品选入各种书法集;2次获国务院文化部群星奖;3次获解放军书法大赛一等奖。先后5次在南京博物院、北京国家画院、南京宣和美术馆等举办个展或三人展,长期从事业余和专业文艺创作,著有诗集、长篇报告文学及报告文学集、长篇散文、大型舞剧文本、长篇电视作品等12部;在军区及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数十台大型晚会中担任主创和总撰稿;有近百首歌曲在中央电视台及军队、地方各类晚会中演唱,歌曲《神圣使命》《响当当的连队呱呱叫的兵》《南京,我爱你》等在全军部队和南京市广为传唱;曾获全国舞剧比赛作品金奖(主创之一),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全国、全军多个一、二、三等奖。


标签:画院;书法;文艺评论家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