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明诗新解(13)
2021-02-27 17:5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钟振振  
1
听新闻

  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明诗新解(13)

  广阳山道中

  [明]李攀龙

  出峡还何地,松杉郁不开。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

  难将忧旱意,涕泣向蒿莱。

  关于“广阳山道中”与“地胜纡王事”

  钱仲联先生《明清诗精选》:“广阳是近畿胜地,而攀龙此回纡道前来,是由于王事的驱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按:钱先生此说,可商之处颇多。

  首先,所谓“近畿”,即邻近国都之地。

  在李攀龙生活的那个时代,明王朝的首都是北京,但当时北京附近并没有名为“广阳”的行政区划。

  固然,北京地区在汉代曾名广阳郡、广阳国(参见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一《京师·顺天府·建制沿革》),称为“广阳”亦未尝不可,但那样一来,它本身便是京畿,而不是什么“近畿胜地”了。

  其次,从钱先生的解说,可以看出他读此诗题为“广阳—山道中”。实则诗题当读作“广阳山—道中”,“广阳”自是山名。

  古人诗题“某山道中”者,不胜枚举,皆“某山”为一词,“道中”为另一词,没有以“山道中”为一词的。

  山名为单字者,如《泰山道中》《华山道中》《衡山道中》《嵩山道中》《庐山道中》《茅山道中》之类,与李攀龙诗题山名为双字者缺乏可比性,姑且置之不论。兹举山名为双字者以证其说:

  宋范成大有《北门覆舟山道中》诗。

  明危素有《和毛越见寄黄茆山道中绝句》诗。

  王守仁有《回军九连山道中短述》诗。

  清汪琬有《石公山道中》诗。

  厉鹗有《新霁自安乐山至秦亭山道中作》诗。

  凡此都不能读作“覆舟—山道中”“黄茆—山道中”“九连—山道中”“石公—山道中”“秦亭—山道中”。

  李攀龙此诗题,又何能例外?

  广阳山,全国至少有四座。

  李攀龙诗中的这一座,当在今河北邢台市境内。

  李攀龙此诗,见其《沧溟集》卷六。

  该诗的前一首为《渡滹沱》,滹沱河流经今河北石家庄市。

  该诗的后一首为《赵州道中》,“赵州”即今石家庄市下辖的赵县。

  而邢台市正与石家庄市相邻。

  这三首诗编次相接,所涉地域相去不远,当作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域。

  检《明史》卷二八七《文苑传》三载:“李攀龙……举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稍迁顺德知府,有善政。”

  顺德府,即今邢台。可知李攀龙是在邢台做过地方长官的。

  同上书又载,李攀龙此后还曾出任陕西提学副使、河南按察使等官职,赴任途中,也有可能经过邢台。

  此诗到底作于何时,虽不能确定;但他到过邢台的广阳山,应该没有什么疑问。

  又,“地胜纡王事”一句,文义费解。

  钱先生释“纡”为“纡道”,亦即绕路,曲为之说,总嫌牵强。

  既然“王事驱使”,当选择最快捷的路线才是,为何要故意走弯路?于情于理,都不大说得过去。

  笔者以为,“纡”当作“纾”。二字字形相近,很容易产生讹误。

  “纾”,缓也,解也。王事鞅掌,诗人不免烦忧。但由于此地景色殊胜,中途玩赏,因公务繁忙而引发的烦恼与忧思乃得以稍稍缓解,故曰“地胜纾王事”也。

  过维扬有怀子相

  [明]王世贞

  淮南万木落,蒹葭鸿雁秋。

  回瞻大江水,极眺黄河流。

  念此区中士,天翰阻同游。

  岩岩丽神京,英俊满宾帱。

  岂乏携手好,抗志乃绸缪。

  浮沉众自睹,安测衷所由。

  奈何各分离,徽音邈以修。

  子如宵行烛,分辉均道周。

  予如汀际鸳,哀鸣望其俦。

  关于“念此区中士,天翰阻同游”

  羊春秋先生《明诗三百首》:“天翰:天然的江海。翰:翰海,即北海,群鸟之所解羽,故称翰海。”(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76页)

  按:羊先生这条注释,并无文献依据,似有自我作古之嫌。

  实则这里的“翰”字,用的是它的本义,即鸟的长而坚硬的羽毛。

  宋余靖《送林秀才南归》诗:“好爵縻英贤,早奋冲天翰。”“冲天翰”即“冲天羽”。

  朱熹《寄黄子衡》诗:“我友客京都,肃肃云天翰。”“云天翰”即“云天羽”。

  虞俦《林子长见示悼鹤之诗若不能释然者因次韵以广其意且于鹤不能无责焉耳》诗:“一朝陇书至,倏若登天翰。”“登天翰”即“登天羽”。

  方夔《比来东安以欢字十二韵别复翁寄有和章送别今再和答之》诗:“低飞不能起,俯借摩天翰。”“摩天翰”即“摩天羽”。

  明薛蕙《叙归》诗:“岂同渐陆羽,乍类登天翰。”“羽”“翰”对举,尤可见二字同义。

  王世贞此诗所怀之“子相”,即宗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

  扬州古称“维扬”。世贞过扬州,想到这里是友人宗臣的家乡,而今他却宦游在外,与我天各一方,不能把臂同游,感慨系之,故有此作。

  “此区”,即指扬州。“区中士”则特指宗臣。“天翰”是对宗臣的赞美之词,说他有冲天奋飞的翅膀,飞得很高。

  关于“子如宵行烛,分辉均道周”

  羊春秋先生《明诗三百首》:“子如二句:此用贫女分光的故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厮(按,当从《史记》原文作‘斯’)便焉。”’道周,道旁,路边。”(同上,第277页)

  按:这两句诗与贫女分光的故事了无关涉。

  “宵行”即夜行,《周礼·秋官司宼》下:“司寤氏……禁宵行者、夜游者。”

  夜行看不清楚道路,需要火烛照明,故汉戴德《大戴礼记》卷一三《本命》曰:“宵行以烛。”

  王世贞此诗是用它来作比喻,赞美宗臣的为人好像夜行时的烛火,光辉均匀地分给路旁人。

标签:山道;攀龙;石家庄市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