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笑:源于爱的真纯 为《爱这个世界》诗歌集作序
2021-02-25 22:3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郑一笑  
1
听新闻

  图为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言恭达先生为郑强斌诗歌集——《爱这个世界》题写书名)

  强斌,也就是我的父亲,喜欢写诗,这恐怕不是个秘密了吧,就连我从小到大班上的老师、同学们都有所耳闻。原来我也只当我有个喜欢在朋友圈里进行诗歌创作,精神世界丰富、业余生活多彩的老爸。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和我讲,那些原本待在朋友圈里的一行行短句子,竟然都落在纸上,即将出版成集了,要从手寸之间的朋友圈走向浩瀚宇宙了,我才真正地有些肃然起敬起来。感叹之余,也由衷地为他高兴和骄傲。为了表示作为女儿的大力支持,我也欣然应允,为他的诗集作上小序一则。可其实我哪里会写“序”呢,只不过是讲一讲一个女儿心中的诗人老爸罢了,故有此篇。

  那么,我爸和他的诗,要从何说起呢?说起来也是好玩,他写诗爱诗这件事,或许也是有据可考的——我的叔叔,也就是他的亲弟弟,也爱写诗,我爷爷更是在我每次回老家时,都要把他那本手写的诗册子拿来一首一首的念给我听。所以恐怕“诗性”这件事情,也是有遗传的吧。我在我还很小的时候,也早就有了“我爸爱写诗”的印象。比如有一次听他说他年轻时候有个笔名,叫“冰冷的火焰”,又冷又热的五个字便给年幼的我带来了不小的文字上的冲击和震撼。还有一次,也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他给我讲李白,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四五岁的我不懂得什么是故乡,只是听他讲完,我已泪流满面。这其中有诗一份功劳,有李白一份功劳,更是有他一份。所以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在文字上小有所成,甚至能蹦出几句诗来,长江后浪推前浪,到时候还要好好感谢我的父亲对我孜孜不倦的熏陶,以及基因的力量。

  如此种种,也就奠定了我爸在我心中“文艺青年”的形象。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我上了大学,他也成了“文艺中年”,成了大家朋友圈里的诗人强斌。这些年来,我爸作诗,常于酒后,常于半夜,常推敲良久,常琢磨切磋,目之所及,诗之所及,目不所及,诗亦所及。诗里写满了他的世界,更是写满了我。前不久搬家,我拾掇出一本我初中时的校刊,翻看目录,我自己的名字没瞧见,一个角落里倒印着“强斌”二字。我立刻想起来,当时他作为家长代表,刊了几首小诗上去,这也是我记忆里,他写的最早的有关于我的诗。似乎也是自打那个时候起,他写诗的笔,就再没停下来。差不多十年过去了,我依然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出诗里的画面。那天晚上他回家,从楼底下看到书房依然亮着灯、我依然在学习,这大概就是诗的魅力吧。就像他在诗里写“太多无法表达的爱/都写成了句子/只希望/它们以诗的方式/得到永生”。

  我青春与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就这样被我的父亲用诗、用心地记录着。我记得,我爱打扮,他就在诗里同我讲“过分爱美/就是华而不实”,我不爱表达,则有”一个人有再多的内涵/如果不去表达和交流/也只能是潭美丽的死水”。他给我写的句子里,有道理、有感情,盼着我奋斗,盼着我长大,到后来时不时地,也盼着我回一回家。他还有个习惯,每次写完诗,总喜欢追着问我:“读了吗?”又像个小孩一样,拽着我听他手机里的诗歌朗诵。所以这些诗,我初读时总是漫不经心,再次翻阅,却潸然泪下,一颗诗心之下,更是真切动人的父母之心。天底下,又能有几个女儿能像我这么幸运,有一个有着天然诗心而热爱生活的快乐老爸呢?

  诗是什么呢?我作为读诗的人,觉得诗就像天上飘着的云,任思绪逍遥游于万物之间,或朦胧,或明朗,或如乌云密布浓墨重彩,或似晴空万里轻盈柔软。而我爸他作为写诗的人,则以诗解诗:诗是“食品”,是他“每天的第四餐”。我想,能做出这样比喻的,一定是又爱吃,又爱诗,而本质,是爱生活,爱这个世界。对他而言,诗也许就好像是他每天啤酒下肚、白酒二两之后的一顿夜宵,一串香喷喷的烧烤,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叫人心满意足,又回味无穷。忙的时候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勤快起来偶尔也可以作一作“日更”诗人。于他而言,诗歌大概是习惯、是使命,更是快活、满足的存在。在我看来,他的诗,也正是贵在这份坚持和真诚,贵在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和思索。这沓厚厚的诗稿,也正是他生命厚度的映证。

  我想,强斌是我的老爸,更是诗人。强斌是诗人,更是我的老爸。

  郑一笑

  二零二零年初冬 于南京大学

标签:诗人;诗歌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