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百水河畔
2021-02-26 14:4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国樑  
1
听新闻

  水的流淌,会让一个地区富有生气和灵动。南京市紫东地区马群的百水河正是以其绵延千年的浸润,才孕育出了蓬茸的迷人秀色,潺潺流水,草长莺飞,垂柳轻拂,亦寒亦暖的缠绵,若有若无的烟雨,不仅凸现了水乡文化的生动灵气,还拥有宁静致远的壮阔和超脱千载之下还散发着绵绵不绝的江南情调,不经意间,也会触碰到魂牵梦萦的浪漫情怀,生于斯,长于此,是百水河养育了我,百水河于我有着难于释怀的情愫。

  纵贯马群南北全境的百水河,北起马群街道百水洞,自仙鹤门流经百水桥到沧波门,最后流经运粮河至外秦淮河入长江。之所以叫“百水河”,是因为这条河汇集了白龙山西麓的天然降水和紫金山东麓百余条山涧之水而得名。

  百水河是马群人民赖以生存最宝贵的水资源,千百年来,百水河日夜流淌,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她孕育了马群的儿女,浓缩了马群的历史,见证了马群的发展,被人们称为“母亲河”。百水河是一条沧海桑田的河,一条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河,一条有形遗产、无形财富的河,一条留住乡愁的河,一条承载梦想和希望的河,同时也衍生了一批因河而名的桥、村庄和道路。

  有河就有桥。据《明初京畿重镇——马群》一书记载:在百水河下游流传着和尚捐建和尚桥,村民感恩改村名的地名掌故。有个原名叫苏家巷的村子,明代有村,村中有庙,和尚庙有个姓向的住持,见苏家巷临近百水河,圩田河网密布,交通不便,就四处化缘,捐钱修建了一座单孔青石拱桥,村民感恩和尚的善举,把苏家巷更名向尚村。和尚桥目前尚在,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百水桥位于栖霞区马群街道老宁杭公路马群至麒麟门之间的百水河上。清《同治上江两县志》曰,宋代因建在东驿路(古京口大道)上,并跨白水,称白水桥。宋、元、明、清出版的《上元县志》均对此桥有记载:“白水桥在城东二十里,地属上元县兴贤乡。”证明这座桥宋代以前就有了。张祈有白水桥断碑诗云“出廓悠悠信马蹄,荒烟衰草不胜悲。江南旧事无人记,时有黾蚨载断碑。”清末(1919),该桥被拆重建,以河名“百水”二字更桥名。民国20年(1931),迭加修建至今。自从有了百水河和百水桥,附近的村落、道路、居民小区也纷纷冠以“百水”二字,如百水桥村、百水桥路、百水桥南路、百水家园、百水芊城、百水东苑、百水新桥等。百水河已融入当地历久弥新的人文历史,也成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文化灵魂所在。

  良禽择木而息,古人择水而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马群,本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古镇,世世代代勤劳勇敢的马群人,沿河拦水筑坝,择水聚居,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留下了三个叫“坝”的古村落,百水河下游的石坝村,中游的葛家坝村和上游的狮子坝村。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开发促进了大发展,许多村名在,村子不存,如今的马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百水河下游布局了五个社区,几万人一下聚居在河边,由于前期缺乏规划,生活污水直排河中,河水污染,臭气熏天,百水河一度成为污水河,河水在呻吟,人们在呐喊。

  推动紫东地区崛起,开展百水河环境整治,雨污分流,砌水泥护坡,建河边公园,绿化、美化、亮化,夜晚河边的彩色莹光灯流光溢彩,河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河边公园唱歌、跳舞、打拳、休闲散步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著名剧作家柯灵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每每当我徜徉在整治一新,风景如画的百水河畔,触景生情,感慨万千。百水河既是一首诗,一幅画;也是一份记忆,一种念想;更是一腔情怀,一生眷恋。我爱你,百水河。

  王国樑,江苏南京人,1955年5月出生。当过农民,会耕地耙地;干过工人,也会车钳铣刨;做过教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教师),写作是业余爱好,后来竟然写进了区级机关,成了一名党史工作者。有100多篇文章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参与4本党史书籍和3本街道地情书的撰稿编纂工作,其中担任《明初京畿重镇——马群》(中国文史出版社)一书的执行主编,平时擅长文史方面的写作。系栖霞区作协、南京市作协会员。

  

标签:马群街道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