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我的新闻写作引路人
——记传奇作家黄宗英
□ 朱旭先
12月14日,当我从媒体上得知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在上海去世,享年95岁的消息,十分悲痛。
黄宗英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红遍上海的“甜姐儿”,也是演艺圏“黄氏三杰”成员之一,八十年代后转行成为著名作家,在两个领域都留下了举足轻重的成就。
在我的心目中,黄宗英不仅是大名鼎鼎的表演艺术家和作家,更是自己新闻写作的引路人。
此事,还要从35年前部队的一次新闻培训班说起。1985年3月,时任南空后勤部新闻干事的我前往杭州,参加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的宣传报道骨干集训班。在为期5天的集训中,我和来自军区空军各个部队的50多位新闻写作爱好者一道,先后结识了新华社、中央广播电台、《解放军报》《空军报》《文汇报》,以及江浙沪部分新闻媒体的领导、记者和编辑,分别听取了相关新闻栏目的介绍和组稿要求,系统学习了新闻理论、新闻写作要领和写作方法,并深入部队进行了实地采访。集训时间虽短,但对刚入门从事新闻工作的我来说受益匪浅。
集训班结束前,主办方有幸邀请到了黄宗英老师与大家见面,为此深感幸运。已步入花甲之年的黄老师专程从上海赶来,带来了她的许多新作与我们分享。大家围坐在一起,不停地向她讨教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黄老师总是乐呵呵、不厌其烦地一一给予解答。
由于浙江老乡的关系,当时我被黄老师点名在她的沙发旁落座。在近距离的交谈中,我得知了黄宗英从普通演员到著名演员,以及从著名表演艺术家到著名作家的艰难成长历程。
谈到新闻写作,黄宗英用自己在1963年7月深入天津宝坻县农村采访当年全国知识青年代表侯隽,并将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后,受到周恩来总理称赞的亲身经历,教育我们要深入采访,努力挖掘提炼素材,写出人民大众喜爱的新闻来。
黄宗英老师的切身经历和谆谆教导给了我们这些后生以极大的启发和教益。从此,我立志要当一名像她一样敬业的新闻工作者。
随后的十多年里,我先后在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部从事新闻工作,每次工作调动都会给她去信。去上海时,只要黄老师方便,我都会前往她的寓所登门拜访,聆听她的教诲。遵循她的“采访要深入再深入些”的教导,我把采访报道的主要目标和对象瞄准了部队的基层连队、基层干部和士兵。因此,每年我都会用百余天的时间奔走于部队的边海防哨所、高炮连队、雷达阵地以及航空兵机场,采访报道了上至将军下至列兵等百多位军人立足岗位、爱军习武、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动人事迹,写出了一大批反映军区空军部队官兵爱国奉献、爱岗敬业、备战习武的优秀稿件,先后被众多军地新闻媒体采用,受到军区空军机关首长和广大官兵的好评。由于成绩显著,我曾多次在部队立功受奖,并多次被评为空军、军区空军优秀新闻工作者。每当此时,我也总是不忘将喜讯与黄老师分享。
1997年10月18日晚,战斗英雄、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韩德彩中将携夫人在位于上海四平路的天益宾馆,会见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被他在空中击落的“美国王牌”飞行员费席尔。中美两国的军人在异国长空交锋44年后终又重逢。“相逢一笑泯恩仇”,从此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作为军事记者的我在场亲身见证了这一切,会见结束,我连夜赶写出了2500多字的长篇新闻纪实《昔日是敌手,而今成朋友》,在次日《文汇报》的头版头条大半版通栏独家刊登,在当时国内外引发了轰动。万没想到的是,72岁高龄的黄宗英老师从报纸上见到我写的稿件后,通过报社了解到我在上海的住处,主动打电话给予了我许多肯定和鼓励,令我终身难忘。
后因我转业地方工作,加之黄宗英老师年事已高,其寓所又多次调整失去了联系,但她当年对我的教诲迄今仍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每当我捧起当年与黄宗英老师的合影便会想起往事,想起这位前辈作家,想起我的这位新闻写作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