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贵州屯堡 藏着600年前的“江苏故事”
2020-08-23 18:4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章国荣  
1
听新闻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安顺市平坝区,这里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在天龙屯堡。

当年,明朝军队征服西南后,皇帝朱元璋为了统治西南,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随后,从南京、江西、安徽等地把一些工匠、平民等迁至贵州,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执着地恪守世代传承的文化生活习俗,形成了现今称之为“屯堡文化”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如今的屯堡人始终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 600年前从江苏迁徙到贵州安顺的。600年前的秦淮风物在天龙屯堡被完整保留,使得今天的屯堡就如仿真历史博物馆,那独特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文化活动,让人恍若穿越时空的界限。

天龙屯堡的来历

屯堡二字中“屯”是指军屯,是军队传递书信,接待来往官员和部队家属居住的地方。“堡”是指商人和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当年朱元璋把江南一带无土可耕的贫民、无业游民、犯罪的富户尽数迁移入滇黔入堡屯田。

天龙屯堡古镇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这里就是有名的顺元古驿道,天龙屯堡古镇最早是顺元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名叫饭笼驿。由于这里军事地理位置重要,从明代开始就在这里及周边大量屯兵,清朝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奉旨实行“改土归流”,屯堡人就由世袭的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更名为“饭笼铺”,依然是清廷的驿站和屯兵重地。天龙屯堡古镇一直是军事防御功能完善的古建筑群,它四周建有石拱门,巷道曲折深远,易守难攻,横跨在古驿道上,是上扼滇喉,下控湘粤的军事重地。在本世纪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感觉饭笼铺的“饭笼”二字不雅,于是就取当地天台山的“天”,龙眼山的“龙”二字为村寨之名,这就是天龙屯堡镇“天龙”二字的由来。

洪武十四年(1381年),远在云南边陲的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不服大明朝廷的管辖,数度杀害朱元璋派来的使臣,举兵反叛。朱元璋大怒,在南京点齐三十万大军,派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很快征南战事平息。为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和土司势力再次反叛,傅友德上奏朝廷屯田驻防。由于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使得贵州健全了封建行政制度,奠基了建省的基础,贵州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省,从此“独立”,不再隶属于云南、四川等省管辖。

自从朱元璋派遣大军入驻贵州后,这些明朝军士的眷属在此地已生息繁衍了20多代,其间经过了数个朝代的变迁更迭,不乏战乱天灾,而他们至今仍然不忘与江苏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许多老年人还称自己为“南京族”,他们曾多次到南京寻根,称南京市玄武区丹凤街中段,以及“都司巷”等都曾是屯堡先辈们居住的地方。在如今屯堡镇子里有一块刻着“叶茂思根”的石碑,当地人说,石碑下埋着的是从南京明孝陵捧回来的一包泥土。

天龙屯堡的服饰

历史到了满清,情况发生了变化。满清官兵进入贵州后,为了消灭明朝势力,陆续吸引了各省汉族农民移居黔地。与拖着长辫子的新汉人相比,他们又成了稀罕物,在被歧视和不敬的包围中,在大明子民不甘受奴役的血性中,屯堡人只能趋于自保自闭。时光在无情地流淌着,屯堡人差一点成了被称为“凤头苗”的少数民族。屯堡文化就是这样在自傲、自保与被歧视的不断转换中保留了下来。

如今的屯堡人仍旧身穿大明朝的长衣大袖,在服饰方面屯堡妇女一直保持祖制,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服装依旧是以青、灰、蓝等几种色彩为主的长衣大袖,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脚上穿的尖头的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心灵手巧;屯堡妇女的发型也非常的特别,俗称“两耳盖发”。它是将一绺头发从耳下梳过,结成一个长长的辫子。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然后在后脑勺上盘成碗口大小的发髻,看上去典雅高贵。

屯堡地区妇女的服装颜色和明代江南女子的服饰是很吻合的,但这些服饰虽从江苏传来,在江苏本地却早已失传,在屯堡却很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种服装在当地不仅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劳作时都穿着。屯堡当地的妇女都是自己在家纺布、漂色,再亲手缝制衣服,绣上各种图案。当地人觉得穿着这样的衣服充满自豪感,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

屯堡妇女的服饰可以让我们穿越历史看到最古老的汉族服饰。这也许在世界上是最后一块完整的保留汉族服饰文化的地方了,这种服饰应该是研究明代服饰的活资料。

天龙屯堡的地戏

地戏是天龙屯堡的一种特色曲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追溯地戏的前世今生,其母本是来自江淮地区流行的傩戏,由明朝时期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赴安顺戍边的将士们口口相传而来。

当年驻扎在屯堡的军人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如果长期安逸下去,势必会造成军力退步,因此需要经常操练。这些远离家乡的军人在操练的同时,也将家乡的戏种融进了当时的生活。那时候中原地区较流行的以祭祀为主的傩戏也被带进了屯堡,所以地戏在最初被称为“跳神”“跳大神”,后来与当地民情、民俗结合,渐渐演变为以娱乐为主的贵州地戏。由于天龙屯堡的军垦属性,它的动作是将古代战争中的各种格斗动作演化而成,演绎的内容多以《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代神话、历史故事为主,颂扬了忠君爱国将士,唾弃了卖国求荣奸臣,让人们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不忘沿袭前人的尚武精神。演员的唱腔虽然平板,但有激情,尤其每一句唱词的尾声都拖得长,拉得高,其动作豪迈大方,气宇轩昂,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目前,地戏一般每年演出两次,一次在春节期间,称为“玩新春”,另一次在七月半谷子扬花的时节,称为“跳米花神”。现在随着旅游开发,屯堡里每天都有好几场地戏演出。

演出时,演出者将称之为“脸子”的面具仰戴在头顶,脸罩黑纱。演出者都是普通的屯堡人,戏装是简单的战裙,一般是背插四面小旗,“脸子”上插着长长雉尾,演出者手拿短小的木制兵器,在击鼓声中,以高亢的声调展开剧情。地戏演出,既有娱乐消遣的目的,也有纳吉驱邪、祈求五谷丰登的愿望,因而整个过程充满着傩祭活动内容。地戏演出全是演唱的激烈武打的战争场面,这是一种特有的军傩形式,演员身着长衫戏服,背插小旗,腰系战裙,手持木制短刀长枪,唱着原弋阳腔,在大鼓的击打中,一人启口,众人接腔伴唱,以人物上下更换时空变换,借舞台几步为万水千山,挥马鞭为战马奔腾,以桌椅为山川河流,在扬、开、合、闭的厮杀,挡、架、翻、窜的格斗中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产生极具冲击力的古代战争场面,形成了屯堡地戏特有的艺术魅力。表演中吸收了古代战争中的各种格斗动作,格斗双方手持刀、枪、剑、戟交锋,整个打斗场面表现出古代战争格斗场面的恢弘气势。

天龙屯堡与沈万三

在天龙屯堡里有一座“沈万三故居”, 沈万三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江南首富是苏州家喻户晓的“财神爷”,但沈万三最后的归宿却是天龙屯堡,这也就给屯堡带来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据沈家老谱书记述,“明太祖定金陵,欲广其外城。万三愿与对半而筑。先完三日,太祖不悦,因收杀之,家财入官。”沈万三和明朝政府各修城墙的一半,而提前三天完工,这就引发朱元璋的不悦。《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传》记载:“吴兴富民沈秀(沈万三),助筑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当时贵州尚未建省,而安顺一带属于云南,直到永乐年间才建贵州省。

沈万三在贵州居住了17年,活了88岁。至今,天龙屯堡仍保存着沈万三故居。经过600多年的繁衍,这里有沈万三后裔400多人。在天龙屯堡居住的沈万三第18代后人沈向东说道:“我们老祖宗对明朝也是有功的,虽然后来人生受到多次打击,到边疆蛮荒之地也没有沉沦,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当时的环境,他的这种乐观的精神使他得以高寿。”虽然因为家族原因屡受打击,但沈氏后人并未沉沦,也并未远离财富和商业。天龙屯堡沈氏族谱记载:“沈万三,名富,字仲荣,明洪武初年,因富获罪奉旨戍滇黔,88岁卒,葬贵州平越(现福泉市)福泉山。”

天龙屯堡,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够展示明朝江苏移民的历史遗存,它既保留了旧时江苏人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现存于世的“明代古村落”。

章国荣 东台市新四军和苏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理事,东台市民俗学会理事,东台市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海盐文化和地方文史的研究,在国家、省市杂志刊物发表文章300多篇。

【本文首发于“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感谢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支持】

标签:天龙屯堡;屯堡;服饰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