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元朝末年俩“吴王”
2020-08-24 14:1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在中国历史上,称“吴王”的可谓夥矣。

从春秋吴国的吴王寿梦开始,吴国就有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闾、夫差7位“吴王”。到了汉代以后,一些封建王朝在分封诸侯时,设立吴国,从而出现了许多“吴王”。如大家熟知的汉代吴王刘濞、曹魏政权时的吴王孙权、西晋时的吴王司马晏等。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65位“吴王”。

一般而言,“吴王”们都是因为封建皇室成员关系而被封为“吴王”的,但在元朝末年,却有两位起兵造反的领军人物相继自称为“吴王”,他们就是张士诚、朱元璋俩。

一般人可能只知道张士诚曾经称过吴王,但对朱元璋称吴王一事并不太清楚。读了《明史》后,我对这一问题也有了新知。

据《明史》卷一《太祖本纪(一)》记载,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秋天七月,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从此,朱元璋一帮人有了正儿八经的政府官僚机构。九月份,朱元璋从应天府南京到镇江去拜谒孔庙,他让儒士告谕父老乡亲,希望大家安心农桑,不能放弃荒废农业生产。不久就又回到应天府南京,要依托南京虎踞龙蟠气势,发展壮大自己实力。

朱元璋除了要与当时的元朝政府军队开战,还要分别与起义军中的陈友谅军队、张士诚军队作战,争夺地盘。又经过八年艰苦战斗,一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春正月,在李善长等率群臣前后三次劝进下,朱元璋“乃即吴王位”,开始以“吴王”身份正式组阁建国,百官齐备,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朱元璋对外发布诏谕说:“立国之初,当先正纪纲” 。要吸取元朝政权昏暗无能的教训。同时立朱标为“世子”。此时的朱元璋仍然保持“缓称王”的低调姿态,没有宣称自己是皇帝。

那么,张士诚又是在何时何背景下称“吴王”的呢?

据《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张士诚列传》记载,张士诚是泰州白驹场(今属盐城大丰)的盐丁,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自称“诚王”,僭号“大周”,建元“天祐”,都城定在高邮。应该说,张士诚的“出道”要比朱元璋早,基调比朱元璋高,他直接当上皇帝了。元至正十六年攻陷平江府(今苏州)后,又接着兼并了湖州、松江及常州诸路,改平江府为“隆平府”,并将都城由高邮迁来苏州。到了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由于元朝朝廷没有满足他加官晋爵条件,接受朝廷招安的张士诚又同朝廷闹翻、分道扬镳了,“复自立为吴王”。如此看来,张士诚称“吴王”要比朱元璋早了一年。

两位“吴王”,都在元朝统治政权的舞台上驰骋厮杀,搅得吴越大地天地翻覆,但最后还是朱元璋这位“吴王”笑到最后,取代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政权。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秋八月庚戌,朱元璋“改筑应天城,作新宫钟山之阳”。南京城墙及皇城宫城正式营建。到了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八月,圜丘、方丘、社稷坛相继成;九月,太庙、新宫又相继成。也就在这一年的九月,徐达攻克平江苏州,活捉了张士诚,古吴大地全部归入朱元璋囊中。

紧接着,朱元璋一鼓作气,先后取得山东济南大捷,中原及浙东等地相继被攻克,元大都北京已经是势孤援绝,不战自克,元顺帝吓得从皇宫中逃跑。也就在元至正二十七年的十二月,李善长帅百官三上“劝进表”,希望朱元璋当皇帝。朱元璋在一番政治作秀后,同意当皇帝。第二年即洪武元年(1368年)春正月,朱元璋在南京南郊举行祭祀天地仪式,取代元朝,建立新的封建王朝政权“明朝”。

张士诚这位出道较早的“吴王”为什么会最后败在了朱元璋这位后起之“吴王”身上?中国自古就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之说,历史又往往是成功者的历史。根据《明史》,我认为,这两位同时代的“吴王”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不同。

一是起兵造反的缘起与动机不同

张士诚有兄弟三人,都以操舟运盐为业,做小本买卖,虽是盐丁,但也有盐商特点。平素轻财好使,很得人心。只因为不愿意甘受富家子弟的陵侮而杀了人,灭了许多富家,纵火烧毁了富家的房屋,最后逃跑到别的盐场,在那里招募少年,起兵造反。当时盐丁们早已对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微薄的生活待遇不满,就推他为头领,揭竿造反。他们一路上攻城夺寨,先后拿下了泰州、高邮、兴化等地,最后在兴化境内的德胜湖建立大本营,集结了一万多造反的人。张士诚依据自己的姓名,称自己为“诚王”,从此开始慢慢做大。

朱元璋作为出生安徽凤阳农村的纯粹农民,步入行伍,完全是出于饥寒交迫、走投无路。元至正四年(1344年),因为旱灾、蝗灾,安徽凤阳一带闹饥荒瘟疫,朱元璋父母兄弟相继死亡,但又无钱安葬,后来还是靠邻里帮忙,好不容易才处理完亲人的丧事,那一年,朱元璋17岁。在孤苦无依的情况下,朱元璋只得到皇觉寺当了和尚。到了至正十二年他25岁时,又因为逃避兵荒马乱,他才投靠到当时已经起兵造反的郭子兴麾下,从此开始了他疆场厮杀、建功立业、直至位登大宝的人生之道。

他们二人在“吴王”的起跑线上,一个因杀人而起,一个因饥饿而动,这对他们日后的人生“三观”形成有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对关爱体恤百姓的重要性认识高度不同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与元朝丞相脱脱带领的官军在滁州展开较量,虽然获得胜利,但为了避免朝廷军队再攻城,以减少百姓伤亡,朱元璋暗中让人将缴获的马匹还给官军,同时派父老乡亲们备置牛肉酒水去犒劳官军,向官军解释守城护城是为了防止强盗侵害,希望不要杀戮良民。结果是官军主动撤退,“城赖以完”,城池和百姓都得到了保护。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进攻集庆南京,大败元兵,占领了今天的南京城,做到秋毫无犯。他对地方官吏及父老乡亲们说:“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是为民除乱的,大家各自过正常生活。我一定对待贤士以礼相待,将旧政中不符合老百姓利益的一定剔除,官吏绝对不许贪暴殃民。”老百姓们听了,个个大喜过望。朱元璋后来又告诫将士们:“克城以武,戡乱以仁”。当他听说诸将领得到一座城而不妄杀时,就会喜不自胜。朱元璋认为:“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唯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

朱元璋的军队进驻南京后,除了安民告示,朱元璋还将元代的“集庆路”改为“应天府”。这里的“集庆路”之“路”不是指现在的“道路”之“路”,而是元代行政区划名称,相当于现在的地区级市,元代的“府”要比“路”级别低一级,但明代没有“路”这一级,“府”就相当于元代的“路”,所以朱元璋这样做,并没有降低南京这座城的级别。

再说张士诚,外表看来似有器量,但实际上没有远图大虑。在拥有吴地中部地区后,因承平日久,户口殷盛,张士诚就逐渐过起了“奢纵”生活,怠于政事。那些骨干爪牙们也不以战事为务,反而喜欢收藏金玉珍宝及古代法书名画,日夜歌舞自娱;“偃骞”不服从命令,遇到战事就称自己有病,不愿意出征,对邀官爵、买田宅却十分热衷;就是到了前方打仗,将帅们也要带上婢妾乐器以娱乐,甚至于还樗蒲蹴踘,赌博猜拳;打了败仗、丧失地盘后,这些败将又不被处理,还继续重用。“上下嬉娱”,贪图安逸,对百姓的生活关心很少顾及。这样的一群人,要想干成大事是难以想象的。

三是对盟友之间的信义重视程度不同

元朝末年,在淮河以南至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各地起兵造反的队伍经过厮杀合并后,形成了以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为首的三股势力,他们各霸一方,形成“新三国”局面。在这三者中,朱元璋的地盘开始是最小的,主要在安徽和南京、镇江周边地带,但由于他的智慧韬略,先后灭掉了张、陈两股势力,直至挺进中原、直扑大都,取得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信义”二字的份量在各自身上得到了不同程度体现。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弑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汉”。陈友谅尽有江西、湖广地盘。他与张士诚谋约,合攻应天府南京,端掉朱元璋的老巢。消息传出,“应天大震”,军情万分火急。朱元璋冷静分析认为,陈友谅居长江上游,舟楫军队力量是他的十倍,与他硬拼本来就很难。但他最担心的是张士诚、陈友谅“二寇合”、联手对付他。经过周密思考,他一方面派战将胡大海去攻打信州,以控制陈友谅,一方面又派康茂才送封书信给陈友谅,骗他尽快来与朱元璋交战。朱元璋要采取各个击破战术,绝不能让张、陈二人联手!

陈友谅仗着势力强大,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果然中计,引兵而东,顺流而下,也不等张士诚回应,就要单方面直接攻打应天府。

朱元璋在南京沿江一线排兵布阵,让大将常遇春带领人马埋伏在石灰山(即今南京的幕府山),徐达带兵布阵在南京城的南门外,杨璟带兵驻扎在大胜港(今南京板桥镇西北的入江处),张德胜等以舟师出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地带),等待陈友谅船队到来后,给以痛击。朱元璋则在卢龙山(今南京长江边上的狮子山)上亲自督战。当陈友谅的船队进入“龙湾”地段时,朱元璋会看天气,觉得老天很快就要下雨,于是让将士们赶快吃饭,吃饱了,乘着下雨的机会来与陈友谅的船队展开决战。

陈友谅“劳师以袭远”,又没有张士诚接应,犯了兵家之大忌。果然一顿饭功夫,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朱元璋的将士们都吃了七层饱,劲头十足,人人嗷嗷竟奋,立志要杀敌立功。暴雨刚停,一声令下,朱元璋的军队就向陈友谅的军队发起水陆夹击,结果大败陈友谅军队。陈友谅乘一小舸逃跑,算保住了性命。陈友谅后来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与朱元璋进行的洪都(今南昌)之战中,身中流矢,“贯睛及颅”而死。前后当了4年僭号皇帝。

再说当时陈友谅虽然派人去约张士诚共同夹击朱元璋,张士诚只是口头答应,实际上根本不行动,他“欲守境观变”。当听说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大军后,张士诚也没有胆子来与朱元璋较量了,“兵竟不出”。朱元璋的战略意图已经完全实现,在打败了前来侵犯的陈友谅军队后,增添了百倍信心,也为他日后定都南京奠定了基础。到了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春二月,朱元璋置宝源局,三月,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国家政权的规模正逐步呈现。

当年张士诚占领苏州时,朱元璋也攻下了集庆南京。朱元璋曾派人送书信给张士诚,以示修好。书信中有:“昔隗嚣称雄于天水,今足下亦擅号于姑苏,事势相等,吾深为足下喜。睦邻守境,古人所贵,窃甚慕焉。自今信使往来,毋惑谗言,以生边衅。”隗嚣是王莽“新”朝末年的地方割据军阀。张士诚得到朱元璋的书信后,不仅不注重睦邻友好,反而把朱元璋的信使杨宪给扣留下,又不给朱元璋回信。与此同时,又派舟师去攻打镇江,结果被徐达在龙潭地界打败。当时常州地盘在张士诚手中,朱元璋派徐达、汤和攻打常州,张士诚派兵来支援,结果大败,这时才派人送来书信向朱元璋求和,并请岁输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觔。朱元璋回信,责备他不讲信义,希望他尽快放回信使杨宪,同时要求他每年向朱元璋的南京进贡粮食五十万石。张士诚接到朱元璋的信后,又不回信,又不放人。双方就这样,结怨愈来愈深,直至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四是对朝廷收买招安的抉择取向不同

朱元璋的“明军”势力日益强大,对元朝政权已经构成严重威胁。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冬十二月,元朝政府派遣尚书张昶前来,准备授朱元璋为“平章政事”官职,希望他归顺朝廷,成为朝廷命官。但朱元璋拒绝接受,要与元朝腐朽政权誓不两立。

与朱元璋不同的是,张士诚曾接受过朝廷的招安。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原先属于张士诚的长兴、常州、江阴等地均被朱元璋夺走了,加之徐达又带兵夺取了宜兴、常熟,形成对张士诚所在的苏州地区紧紧包围之势,形势对张士诚万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张士诚听取了在一线带兵打仗、后来被朱元璋军队俘虏而自杀了的弟弟张士德的建议,决定向元朝政府投降,接受朝廷招安。

当时的元朝政府在江浙的右丞相名叫达识帖睦迩,他向朝廷汇报了这一情况,元顺帝为求得一方平安,就授予张士诚太尉官职,其他将吏也各有等级差别任命。张士诚去掉了“大周”政权伪号,后来又用计占领了杭州。

元顺帝派遣使者向南方征粮,同时赏赐张士诚以“龙衣御酒”,恩宠有加。

张士诚每年通过海路向元大都输送十一万石粮食。他自以为对朝廷有功,希望元顺帝下令,让人们来歌颂他的功德,并希望能够享受王爵待遇。他的这个要求没有得到朝廷批准,所以开始对朝廷不满。

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到了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张士诚复自立为“吴王”。尊其母曹氏为王太妃,置官属,别治府第于城中。并任命弟弟张士信为浙江行省左丞相,把原来那位为他在朝廷说话的达识帖睦迩幽禁在嘉兴,从此不再向元朝朝廷进贡粮食了。

此时的张士诚势力范围已经很大了,南抵绍兴,北踰徐州,到达山东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颖、濠、泗,东薄大海,广袤二千里,带甲数十万。加之张士诚平素又喜欢招延宾客人才,结交各路贤达,所以许多能人志士争相前往投靠张士诚。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一月,朱元璋的“明军”开始攻打苏州,采用四周构筑长堤来围困姑苏城的办法,要消耗张士诚的实力。张士诚距守数月,朱元璋派人给他送信,劝他投降,希望他“畏天顺民”、“全身保族”,做汉代的窦融、宋代的钱俶,不要“自取夷灭,为天下笑”。张士诚坚守孤城,抗击到底,绝不投降。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苏州城还是被朱元璋的军队攻破了。张士诚开始还组织余众残兵进行抵抗,后来仓皇回到府中,关闭门户,准备上吊自杀,所幸被部将赵世雄解救了下来。张士诚从此结束了他的“吴王”生涯。

张士诚被俘后,通过船只押到金陵,他不吃不喝,最后还是在南京“自缢死”,年仅47岁。他的妻子在苏州城被攻破后,与群妾登上齐云楼,集体自焚而死。

在消灭了张士诚后的第二年即1368年,“吴王”朱元璋正式华丽转身,登上金銮殿,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朱明王朝时代。

元朝末年俩“吴王”,在古吴大地上争雄称霸,但一山容不得二虎,后起之朱姓“吴王”终于灭掉了先起之张姓“吴王”。令人感到费解的是:朱元璋在知道张士诚已经称“吴王”的情况下还把自己称为“吴王”,这是为什么?朱元璋这种做法,绝不是在抄袭张士诚,也绝不是为了混淆视听,而是体现了他要代表真正的吴文化精神、成为真正合格的“吴王”的信心和气魄。

正是“吴王”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建立明王朝,使南京这座城市自唐代许嵩“六朝”“六代”之说后,再次成为京师功能齐全、华夏一统正朔的封建王朝都城所在,使南京从此进入“七朝古都”行列!而以南京为基地诞生的“金陵文化”,正是在古老的吴文化大地上发育成长起来的,她与“古吴文化”一脉相承、永续不断。

束有春

2020年8月24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朱元璋;张士;陈友谅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