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书写“文化硅谷”大文章
金鸡湖畔,碧波荡漾,绿意盎然,两边建筑美轮美奂,景区和城市无界交融,古韵今风的现代苏州跃然眼前。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9年来,持续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实现“七连冠”,成为世界看苏州、看江苏、看中国的重要窗口。2021年,捷报再传,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认定名单公示,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市唯一入选区域名列其中。作为江南文化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的典范新城,苏州工业园区始终重视文化的引领作用,聚焦“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擘画了具有国际特色、时代特征、园区风格的“文化硅谷”新图景。
月亮湾文创园
“文化”开新局
工业园区拓展赛道
近年来,文化产业正成为苏州工业园区新的产业标签。在人才、资金、服务等要素的作用下,园区构建起文化产业新格局,走出一条“创意驱动、融合发展”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年,为打响“江南文化”品牌,苏州工业园区为文化产业发展勾画全新蓝图,印发《园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提出构建具有“金鸡湖”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2XN”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2021年,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认定名单公示,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市唯一入选区域名列其中。基地以江南文化的数字化输出为主攻方向,推动文化与旅游、会展、商贸、科技等产业的有机融合,围绕“一流科技园区,新兴文化高地”战略,推动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创制、演艺娱乐等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
4月15日,2023第六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开幕式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以“生动江南 立体苏州”为主题,共设三大主题展、一场学术论坛和20场平行展,展期将持续至6月25日。全球视野下的艺术涌流汇集园区,观众将走进一个生机无限、充满文化韵味和活力气息的当代江南,共享一场极致丰盈的艺术盛会。此次双年展共邀请到17个国家的100余位艺术家参与,整体展出2000余件作品,是苏州近年来参展作品最多、展览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美术展览。同时,苏州范围内的各文化艺术机构、行业协会、商业载体等社会力量也将联动推出“双年展之旅”游赏路线、“艺术无边界”跨界联名、“视听双年展”大咖导览等形式多样的300余场美育活动,助力文化消费和商圈经济,促进文化、艺术、商贸、旅游等方面融合发展。
2023第六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开幕式
打造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持续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互动、沉浸式的消费体验,双年展只是金鸡湖景区营造“邂逅YOUNG苏州,情定金鸡湖”文化旅游氛围的行动之一,“我中意你”金鸡湖景区中意文化交流节,“共赏江南月”金鸡湖中秋美陈,“国际范”文化盛宴与“烟火气”创意集市轮番上演。
城市烟火气,最浓在街区。今年3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被当地人誉为“不夜堤”的苏州李公堤旅游休闲街区入选,多维度焕发城市文商旅融合空间,满足当代城市新生活的人文风貌。
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环境优美,人文荟萃,早已化科技的“百炼钢”为文化的“绕指柔”。诚品书店、苏州中心、奥体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地标性项目云集,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等现代文艺院团演出,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金鸡湖端午龙舟赛、金鸡湖帆船赛、“iSING!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等文体品牌活动,使园区成为最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李公堤夜景
“数变”促蝶变
文化产业活力迸发
苏州工业园区抢抓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机遇,加速以“数字+”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活力。近年来,园区不断扩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规模,加强政策支撑和服务保障,推动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动漫游戏专项扶持、文化出口奖励、对外文化贸易奖励、品牌活动补贴等方式,推动园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通过有针对性的扶持培育,友谊时光、同程网络、蜗牛数字、仙峰网络、叠纸网络、欧瑞动漫等一批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按发展目标,到2023年,园区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形成以数字化为核心、适应新技术新业态趋势、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文化生产、流通、消费生态体系,全面建成“引领苏州、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现代文化产业示范区”。
2022年,园区数字文化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5%,6家企业入选江苏省民营文化企业30强,占全省五分之一、全市三分之二;累计10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占全省四分之一、全市80%,文化进出口总额达7.09亿美元。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园区以“数字文化菁英共生计划”加强数字文化企业的培育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国际化、产业化、技术化为路径,为区内数字文化领域的成长型企业和领军人才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为企业人才搭建多方面赋能体系。
今年4月11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苏州市推进数字贸易加快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数字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数字贸易创新集群建设效应进一步加强。《措施》提出,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等三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数字贸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鼓励相关市场主体积极建设与运营数字贸易特色基地,支持申报省级数字贸易基地。
“出海”再扬帆
文化企业各美其美
去年,园区颁布《苏州工业园区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企业原创产品“走出去”而获得的外汇收入给予奖励,推动欧瑞动漫、智杰影业、功夫家族、友谊时光等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亮相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昂西动漫展等国际舞台,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话语权与影响力。
2022年,园区实现文化进出口额7.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出口5亿美元。文化产品出口2.91亿美元,同比增长66.3%;服务出口2.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
作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园区拥有10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占全市五分之四、全省四分之一。《奇迹暖暖》、爱洛克海外游戏发行中心、《多多的童话》和《浮生为卿歌》等多个项目入选国际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文旅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园区企业欧瑞动漫出品的《孔小西和哈基姆》获得习近平主席“点赞”。
园区企业
欧瑞动漫有限公司总裁钱锋表示,团队积极实践“文化走出去”战略,与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传媒、动漫集团建立联系,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合作。采访中,钱锋谈及《孔小西和哈基姆》在沙特上映后,他再访沙特,街边的孩子兴奋地向他展示动漫里的中国功夫。透过动漫,中国观众看到了沙特的街景,沙特观众也以此为窗口,了解到一个更为真实的中国,形成“1+1>2”的效应。
2022年,园区在全省首创出台《对外文化贸易企业库管理办法》,首批评定13家入库企业,通过文化出口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举办数字文化企业出海模式研讨会,推动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走向世界。今年3月,2023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项目)下发,苏州市共6家企业获293万元专项资金奖励,项目数和资金数均占全省近一半,6家企业全部来自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园区将围绕建设“引领苏州、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现代文化产业示范区”总定位,重点打造“游戏版权、演艺娱乐、影视创制、文体旅消费”四大中心,以全球视野、园区经验,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强化全球招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话语权与影响力。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