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辛苦为铁证
——读《纪念碑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田野调查》
2023-04-16 19:2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廷华  
1
听新闻


千般辛苦为铁证

——读《纪念碑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田野调查》

□ 徐廷华

  肖振才与顾茂富两位资深文史研究学者,在2022年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前夕,推出了他们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纪念碑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田野调查》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洋洋洒洒40万字,结合他们最新发现和权威调研,辅以100多幅珍贵图片,全景式地反映、介绍南京现存24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所树立的每个纪念碑的由来、经过和故事,用大量毋庸置疑的数据、血淋淋的案例和幸存者的口述,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的累累罪行,每一章每一节中浸透着鲜血和苦难的历史细节,清晰可见。

  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历史书籍、影像林林总总,有文史、小说、诗歌、剧本、电影等。此书却独具匠心地第一次以现存有关“南京大屠杀”24座纪念碑(馆)为线索,以地域为章节,系统记述了侵华日军在全市各个地区残忍的屠杀暴行,角度新颖、史料齐全、文笔娴雅,书一出版即引起极大反响,一举荣获2022年第十一届金陵文学奖。

  读完全书,感触最深的是作者所付出的千般辛苦。两位作者前后历时六年,孜孜不倦浸淫在资料的积累、遇难同胞后人的采访和资料的梳理中。采访之众,爬梳之细,考释之详,其中的艰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著作者之一的肖振才是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作家兼资深文史研究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每一个南京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早在很久以前,作者就想通过文学形式把日本侵华战争给南京带来的破坏和苦痛记录下来。资料的积累是从2005年9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开始的,那一年中央党史研究室向全国各级党史部门布置了“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工作,其时在市党史办的肖振才有幸参与了这次调研,历时26个月,积攒了大量的资料卡片和采访札记。多年来,望着案头一件件发黄的档案,一串串同胞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数字,一份份凝聚着同胞血泪的控诉,强烈的创作愿望冲击着作者的心灵。他想编写一本经得起历史检验,便于开展乡土教育的文学作品,聊以告慰遇难者的在天之灵。六年前,肖振才将这一想法与鼓楼区党史办顾茂富谈及,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动议这部书稿的写作。

  本书的特点是以田野调查为线索,作一长篇报告。为保证田野调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两位作者依据“南京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结论,拟定了调研提纲,采取走访与查阅历史文献、档案相结合的方法,循着当年日军侵犯南京的路线,从高淳、溧水、江宁,再到栖霞、雨花台等城区,又从浦口、六合到长江边,围绕遇难者丛葬地、遇难同胞纪念碑分头开展深入细致的走访和调研。他们跋山涉水,爬坡过坎,走街串巷,风雨无阻,吃尽了千辛万苦。

  在田野调查中,当年的遇难者丛葬地、遇害地很多都已演变成繁华的街道、工厂或是居民小区,唯有纪念碑屹立在那里。比如,原来远离城区的上新河一带,是当年的一处丛葬地,如今这里已变成滨江公园、绿博园。又如马群、麒麟门一带,当年是南京保卫战的战场,也是日军集中屠杀我同胞的场所,如今也已变为繁华的东南科技创新示范带。

  以往,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大多聚焦在遇难人口较多的城区,很少注意到郊区、农村。这次实地寻访、调研期间,两位作者循着24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走访了24处遇难同胞丛葬地、遇难地,以详实数据、目击证人、加害人述说、采访者手记等形式,再现了“南京大屠杀”全过程,用文字记录下发生在这座城市的那段悲痛历史。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在这些纪念地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已经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纪念碑下》一书的出版,无疑是对现有南京大屠杀史料的又一补充,为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一本紧贴实际的教材,让年轻一代更多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悲痛历史,勿忘国殇,铭记历史,时刻在心中为遇难同胞树立起一座无形的纪念碑。

  两位作者饱蘸六年心血,潜心爬梳,终将4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奉献给读者,功不可没。这是一种历史的责任,一种使命的担当。

标签:遇难同胞;纪念碑;丛葬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