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2022年12月28日12时,南京地铁七号线北段十站顺利通车,标志着南京地铁智慧城规布局全面打开。作为城市出行服务的窗口,七号线以其全自动运行的“招牌”,始终备受市民瞩目。通过在运行系统上和车站配套服务设施上的更新升级,出台一系列便民惠民的创新举措,大大提升了乘客的舒服度,也让地铁服务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再上新台阶。
智慧车站:智能运管让服务再上新台阶
七号线全长35.49公里,线路北段全长约13.84公里,平均站间距1.5公里。七号线设备系统采用GoA4全自动驾驶技术,相较于传统的CBTC线路,七号线车辆新增了车辆段、停车场自动休眠/唤醒及自检,列车自动正线运行、对位停车及开关车门、车门对位隔离,列车远程控制、复位,障碍物检测和列车脱轨检测等自动及远程功能,全面提升了运行效率、运行安全和乘客服务质量。
基于车站工作需要,七号线启用了智能运管系统,接入了车辆、信号、站台门、ISCS、AFC等多个系统数据,并集成在智能运管系统首页进行统一展现;接入的数据经过系统智能算法分析,为车站提供了环境评估、列车车厢拥挤评价、能源监管、视频智能分析报警等功能,辅助车站提高服务质量;结合车站运作的规律,经过梳理,系统实现了诸如一键开关站、智慧巡查、大客流监测预警等总共14个运营场景,在车站需要时可以一键切入场景之中,全面提升车站的运作效率;在系统中还导入了车站的常用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图,方便员工学习和演练,辅助车站提高处突能力。智能运管系统从设备监控和站务工作辅助两个方向出发,构建智慧车站的运营大脑,全面指导车站运营和乘客服务工作,是智慧七号线的重要体现。
为节省出行时间,市民乘客都想清楚知道自己去往目的地的准确路线,此前也常有热心市民致电南京市政府热线12345反映诉求。七号线基于既有线的经验,积极探索响应乘客需求的解决方法,除了加强员工对于车站的巡视以及主动服务意识的培养,在硬件设备上,信息查询机正好填补了这项需求。乘客可以在信息查询机上找到地铁换乘信息、本站出入口信息以及公交接驳信息等,更好地满足了乘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诉求,推动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信息查询机的配备,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车站服务效能和乘客满意度,尤其是不常乘坐地铁的乘客,也可以快速而清楚地了解该如何乘车。同时结合车站员工服务指引,可帮助乘客更好地了解出行路线。
另外,在每个车站站厅的人工服务窗口也配备了自助票务处理机,乘客可以借助这台机器自助解决无法进站问题、信息查询、行程记录等信息,更加直观地展示了票卡问题,提高乘客参与度和信任度,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窗口服务效率,一举两得。
城市动脉:适老化服务处处暖人心
作为城市动脉的南京地铁始终致力于推行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提升广大老年人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七号线在这方面也积极响应。信息查询机和自助票务处理机以及全线网投入使用的自助充值机,从根本上讲也是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方面困难的举措。一方面,自助设备上设有召援按钮,老年乘客可以通过使用自助设备来逐渐适应智慧交通的便利性,如需帮助,也可以点击召援按钮来向车站工作人员发出信号;另一方面,自助设备的投入使用能够鼓励和引导年轻乘客充分利用智能设备,也可以把人工服务窗口让给老年乘客,提升了窗口服务效率。
同时南京地铁还实行了爱心接力的特服流程,七号线目前已加入其中。乘客通过拨打地铁服务热线或各站出入口公示的值班电话,可提前知会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做好服务引导,并通知目的地站点工作人员,告知乘客乘坐车次、车门位置,无缝做好接力服务工作。在南京地铁微信公众号中,也设置了无障碍(助残)专线板块,并开设了助残专线“88051203”(尾号1203寓意12月3日为国际助残日),运营时间内提供爱心预约直通服务。
交通窗口:挖掘创新型服务无止境
轨道交通是服务社会的窗口,也是疫情防控的卡口。南京地铁积极应对防控形势变化,努力实现与乘客的无接触式服务,实现全线网佩戴口罩、佩戴手套服务,并不断挖掘创新型无接触服务环节。
此外,为更好满足母婴出行需求,七号线各站均在站台设置了母婴室,配备沙发、洗手台、座椅、拉帘、婴儿护理台等服务设施,打造私密又温馨的母婴室,一间间温馨的小屋,成为“宝妈”和宝宝们安心休憩的港湾,更好地保障了母婴人群出行的便利。一位带着小婴儿来车站参观体验的年轻妈妈说:“从底站一路坐过来,宝宝已经困了,我一个人还拎着大包小包,能有个休息落脚的地方真好。”此外,为确保“宝妈”和宝宝们的健康,工作人员每日对母婴室进行清扫、消杀、通风各1次,且在市民使用后立即清理消毒,更好地维护了母婴人群的健康和安全。
七号线分公司自建立伊始,始终如一地积极响应并充分践行着南京地铁以“人文”为核心的“人文地铁”服务品牌的创建工作,提炼了“驰载人文、身心直达”的品牌核心价值,注重细节把控,每个服务巧思的采用都体现了南京地铁七号线分公司对更好服务的追求,以及对主动服务的摸索与创新。
(宁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