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浚渠”工程提升淮安市域治理
2021-11-15 21:1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伟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淮安市司法局从法制审核“小切口”入手,创新实施“筑基浚渠”工程,在制度体系的构建、人才队伍的提能、对接渠道的疏浚、服务深度的挖潜等方面下功夫,以法制审核质效大提升助力淮安市域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跨越发展。

  强筋健骨,配强“金刚钻”。淮安市司法局从规范法律事务办理、强化法律顾问参与、健全配套制度机制三个维度,形成层次全面、分类精细的法制审核配套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已锻造出以法律顾问为主体的“辅助军”、以内部审核力量为主角的“主力军”两支队伍力量,全市515名法律顾问有效参与办理涉法事务2147件次。与此同时,实施人才提升工程,试点推动市直部门法制处室和司法所至少配备1名通过法考人员,通过印发合法性审查工作手册、汇编合法性审查案例、举办专题培训、集体会议会商“以案代训”等办法,有效提升了法制审查队伍业务能力。

  化积清淤,畅通“主渠道”。着眼市政府(办)、司法局、承办单位“三个主体”,形成运转顺畅的审核体系,是实施“筑基浚渠”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市司法局以疏浚三条“主渠道”为靶向,畅通与市政府(办)对接渠道、内部审核渠道、与部门联动的共审渠道。具体实践中,该局找准市政府法律顾问角色定位,建立扁平化沟通机制,建立起法制审核处室与对口政府办秘书处“直通车”制度,紧急重大涉法事务即批即转即办。形成内部标准化作业流程,一般性涉法事务实行坐班律师、处室集体、局领导三级审查制;重大疑难复杂涉法事务委托法律顾问参与,或召开局重大疑难复杂涉法事务会商会议工作小组会议。打破部门藩篱,严格执行“双重审核”制度,以联席会议为有效载体,整合全市审查资源,就重大复杂事项进行专题会商研讨,形成部门联动共审良性互动。

  贴船下篙,打出“连环招”。实施“筑基浚渠”工程提升法制审核质效,服务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是落脚点。面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需求,为政府各项事务提供全面法制审核和可行性论证,今年以来累计审核政府法律事务163件,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12场次,提出法制审核意见、建议500余条。与此同时,市司法局把服务中心工作作为法制审核工作之要,今年以来已审查百亿元以上项目4件,所提意见基本为市政府所采纳,有效防范潜在风险点、促进项目顺利落地。围绕市“333”主导产业体系建设,为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提供法务决策建议;围绕“十四五”规划审查,为28件重点专项规划提出意见39条;围绕重大民生工程,牵头召开会商会、专家论证,对多个项目的处置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受到市政府领导肯定。

  (王伟)

标签:司法局;法制审核;淮安市
责编:滕方